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
张宝退出张角的静室之后,立刻赶往下一处地方。()在那处地方,成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而那处地方的主人,自然是张氏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人公将军”张梁。
张梁身高八尺有余,全身肌肉饱满,面目威严,一看便是个骁勇的军中悍将。此刻,他正在对一个跪伏在地的黄巾军小帅破口大骂。
“废物!损失了几十个兄弟,竟然连人家的一根毛都没有捞到!你还有脸来见老子吗?”
那个跪伏在地的小帅,不敢申辩,只是将头颅俯的更低了。
“人将,其实这事情,也不能全怪老席。那个董胖子,据说是前几年刚死掉的段颎之后,凉州所冒出来的又一位‘万人敌’。遇上这样的家伙,没有几百上千的兵将一拥而上,可是累不死他的……”
一旁几个小帅,异口同声的为地上的小帅开脱。张梁想了想,怒气渐渐平息,走到那犯了错的小帅身边,没好气的踢了这厮一脚,气呼呼的说道:
“滚!三天之内,别让老子看见你!”
腰上挨了重重的一脚,那小帅不但不恐惧,反而大喜过望,连声谢道:
“谢人将!谢人将!俺这就滚……”
其他几个站在一边的小帅,也一齐舒了一口气。张人将的脾气就是这样。踢了一脚,就代表这件事过去了。三天之内别出现,就意味着第四天一切便恢复正常。
在张梁打发完部下的请罪以后,张宝这才走进张梁的军议大厅。
“六弟!”
“二哥,有什么事情?”
兄弟二人平时各管一摊的事情,如果没有重要的大事,也不会经常见面。张梁脾气直,也不与张宝拐弯子,直截了当的就问起来了。
“四日之后,汉军会全军出战。”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张梁先是一惊,立刻反应过来,高兴的大叫起来:
“好!老子等了这么就,那帮京师来的无胆鬼,终于敢从营地里出来了!二哥,你先等一会。来人,聚将!我这就让小的们准备出战!”
见到张梁的兴奋,张宝也被他感染了一点儿。他也不卖关子,接着抛出了下一个好消息。
“大兄会亲自出面,教训教训这些可恶的汉军。”
“真的吗?”
张梁越发的兴奋了。
“有大兄出手,看来那些司隶公子哥们,这下子是在劫难逃了!既然如此,二哥,我们也全军出动,争取一口气灭了敌人!”
“如何调度布阵,六弟你要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一战关系不小,大兄可不是哪一战都有出手的兴趣的!”
“我晓得的。二哥就放心吧!”
于是,伴随着黄巾军高层传达下来的命令,黄巾军的战争总动员,也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一场超过十万人参加的大战,即将开场!
四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四天里,张宝可以说是忙了一个四脚朝天。毕竟,要管理十五万大军的相关事务,特别是后勤辎重的分发任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缺少大量有能力帮手的情况下,这个任务,自然就更加的艰巨了。若非黄巾军采取的是极为粗放的“渠帅负责”制度,可以将一支部队内部的各种事项都交由带兵的渠帅们自行处理掉,就算将张宝劈成八个来用,也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这种粗疏的管理方法,大大削弱了太平道高层对各支黄巾军内部的支配掌控能力。若非有着“大贤良师”张角那无可比拟的崇高威望,各自将几百数千部下紧紧抓在手中的渠帅们,未必会乖乖的听从太平道高层颁布的各种命令。
张宝和张梁都是明白人,知道如今的组织形式太过于松散,而且权柄操于下边的诸多渠帅,不是长久之计。只是目前局势严峻,黄巾军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改组和整编。但是,在击败了眼前的董卓军以后,如果要乘胜上雒,就必须将目前的十余万黄巾军重新编组。
在张宝的预料中,接下来的几天,将会比刚过去的四天更加忙碌。
十多万大军出征,如果胜利了,打扫战场,清点缴获,记查俘虏,安排犒赏,登记军功……这一大堆的杂务,足可以让张宝忙上十几天。
——若是败了……
——不过,有大兄出马,黄巾军又怎么可能失败呢?
定下的决战之日很快就到了。从这一天的一大早上,黄巾军各部就开始埋锅造饭,整顿兵器甲胄,等待出战的号令。有些大战经验的士卒们都知道,在正式的大规模交战前,别的不说,光是想要让十万大军列好阵型,就需要一个极长的时间。
说起来,广宗黄巾军号称是四十万,实则真实人数只有十五万。而真实的十五万人的大军中,其实与汉军号称十二万,实则四万人一样,也含了不少水分在其中。
十五万的数字,只是一个总的人口数目。在广宗黄巾军大军中,有不少老弱妇孺充斥其间。
这些老弱妇孺,都是黄巾军战士的家属。当然,这些被算进十五万人当中的黄巾军家属,大多是广宗本地信徒的家属。那些来自冀州其余地区的黄巾军战士,家属都被安置在较为安全的后方。
真正算起来,数字高达十五万人的黄巾军大军中,经过简单的战斗操练,可以上阵厮杀的丁壮,大约是十万出头。
在十万丁壮之中,当然也是有着精锐和普通部队的差异。广宗黄巾军最为精锐的部队共有三支,第一支精锐部队,是由张梁亲自统帅的“甲士营”;第二支精锐,是由张角义子张燕所率领的“飞骑营”;第三支精锐,则是由张宝直辖的“九地营”。
“甲士营”,顾名思义,由身强力壮的披甲勇士组成。这只部队,人数大约是四千,人人装备齐全,比起汉军郡国兵也毫不逊色。就连汉军最重要的利器——强弩,都装备了足足有上千具。其中的成员,多是乡间的悍勇轻侠,或者太平道的虔信骨干人员。在战斗力上,张梁自信,当能胜过同等规模的冀州本地郡国兵一筹。
“飞骑营”,自然是一只轻装骑兵部队。与兖州、徐州这些内地的州郡不同,冀州紧挨着的并州和幽州,都是边境州郡。由于离胡人的牧场不远,得到战马的难度并不大。所以,张燕手下的骑兵数量,高达三千之多。就算比起汉军的骑兵数目,也不遑多让。
至于“九地营”,严格说起来,其实并不是一只适合上阵正面战斗的部队。“九地营”的营头中,包括了三百甲士,四百轻骑兵,八十剑客轻侠,还有一百余的五行士。
《孙子·军形第四》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九地营的命名,便是出自这一句兵法。
这些看起来杂七杂八的人员,主要的任务并非与敌人正面交战,而是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心战宣传、要员警卫等等。如果用后世的名词来形容,“九地营”的编制,倒像是谍报人员、侦查部队与特种部队的综合体。
若是将十五万黄巾军比喻为一个人的话,那么“甲士营”是手臂,“飞骑营”是双脚,而“九地营”便是人的耳目。以这八千出头的精兵为根本,作为破敌主力,再搭配上其他的黄巾军作为炮灰,便是冀州黄巾军使用的基本战法。
至于其余的黄巾军,在编组上就显得相当的杂乱。一般来说,以五百到一千人,为一个营头,由一个小帅带领。小帅之上,设有“太平使者”,协调十到二十个左右的小帅作战。而“太平使者”之上,便是“人公将军”张梁。
十五万大军,不可能会在战场上全部出动。一来,老弱拉上战场,那就是个负担,而不会有多少战斗能力。二来,战场的大小,也很难一次性容纳那么多的人。冀州一带虽然都是平原,想要找到能将十万部队充分展开的一块开阔地形,也会有些麻烦。
所以,在张梁的计划中,他只准备出动七万精锐大军,分成三路,从中间和两翼战场一齐发动,以便利用本方的优势兵力,包围敌军,对其展开三面夹击。
这三路大军,左右两路各派出一万五千人,从两翼拉开战线,以分薄汉军的兵力。至于中路军,则由包含了“甲士营”和“飞骑营”在内的四万精兵组成,从正面硬撼汉军。
表面上看起来,黄巾军将七万大军分成三路,似乎违反了兵力集中原则。其实,这也是张梁手中兵力太多,而精锐又太少,难以充分展开的原因。
ps:历史上,张燕并非黄巾军中的一员,而是在黄巾军覆灭之后,兴起的另一支“黑山军”的首领。“黑山军”可以算作是黄巾军的一个分支,在历史上也颇有些名声。不过,本文中,有关黑山军的事情,将另行安排,识者勿喷。
张梁身高八尺有余,全身肌肉饱满,面目威严,一看便是个骁勇的军中悍将。此刻,他正在对一个跪伏在地的黄巾军小帅破口大骂。
“废物!损失了几十个兄弟,竟然连人家的一根毛都没有捞到!你还有脸来见老子吗?”
那个跪伏在地的小帅,不敢申辩,只是将头颅俯的更低了。
“人将,其实这事情,也不能全怪老席。那个董胖子,据说是前几年刚死掉的段颎之后,凉州所冒出来的又一位‘万人敌’。遇上这样的家伙,没有几百上千的兵将一拥而上,可是累不死他的……”
一旁几个小帅,异口同声的为地上的小帅开脱。张梁想了想,怒气渐渐平息,走到那犯了错的小帅身边,没好气的踢了这厮一脚,气呼呼的说道:
“滚!三天之内,别让老子看见你!”
腰上挨了重重的一脚,那小帅不但不恐惧,反而大喜过望,连声谢道:
“谢人将!谢人将!俺这就滚……”
其他几个站在一边的小帅,也一齐舒了一口气。张人将的脾气就是这样。踢了一脚,就代表这件事过去了。三天之内别出现,就意味着第四天一切便恢复正常。
在张梁打发完部下的请罪以后,张宝这才走进张梁的军议大厅。
“六弟!”
“二哥,有什么事情?”
兄弟二人平时各管一摊的事情,如果没有重要的大事,也不会经常见面。张梁脾气直,也不与张宝拐弯子,直截了当的就问起来了。
“四日之后,汉军会全军出战。”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张梁先是一惊,立刻反应过来,高兴的大叫起来:
“好!老子等了这么就,那帮京师来的无胆鬼,终于敢从营地里出来了!二哥,你先等一会。来人,聚将!我这就让小的们准备出战!”
见到张梁的兴奋,张宝也被他感染了一点儿。他也不卖关子,接着抛出了下一个好消息。
“大兄会亲自出面,教训教训这些可恶的汉军。”
“真的吗?”
张梁越发的兴奋了。
“有大兄出手,看来那些司隶公子哥们,这下子是在劫难逃了!既然如此,二哥,我们也全军出动,争取一口气灭了敌人!”
“如何调度布阵,六弟你要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一战关系不小,大兄可不是哪一战都有出手的兴趣的!”
“我晓得的。二哥就放心吧!”
于是,伴随着黄巾军高层传达下来的命令,黄巾军的战争总动员,也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一场超过十万人参加的大战,即将开场!
四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四天里,张宝可以说是忙了一个四脚朝天。毕竟,要管理十五万大军的相关事务,特别是后勤辎重的分发任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缺少大量有能力帮手的情况下,这个任务,自然就更加的艰巨了。若非黄巾军采取的是极为粗放的“渠帅负责”制度,可以将一支部队内部的各种事项都交由带兵的渠帅们自行处理掉,就算将张宝劈成八个来用,也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这种粗疏的管理方法,大大削弱了太平道高层对各支黄巾军内部的支配掌控能力。若非有着“大贤良师”张角那无可比拟的崇高威望,各自将几百数千部下紧紧抓在手中的渠帅们,未必会乖乖的听从太平道高层颁布的各种命令。
张宝和张梁都是明白人,知道如今的组织形式太过于松散,而且权柄操于下边的诸多渠帅,不是长久之计。只是目前局势严峻,黄巾军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改组和整编。但是,在击败了眼前的董卓军以后,如果要乘胜上雒,就必须将目前的十余万黄巾军重新编组。
在张宝的预料中,接下来的几天,将会比刚过去的四天更加忙碌。
十多万大军出征,如果胜利了,打扫战场,清点缴获,记查俘虏,安排犒赏,登记军功……这一大堆的杂务,足可以让张宝忙上十几天。
——若是败了……
——不过,有大兄出马,黄巾军又怎么可能失败呢?
定下的决战之日很快就到了。从这一天的一大早上,黄巾军各部就开始埋锅造饭,整顿兵器甲胄,等待出战的号令。有些大战经验的士卒们都知道,在正式的大规模交战前,别的不说,光是想要让十万大军列好阵型,就需要一个极长的时间。
说起来,广宗黄巾军号称是四十万,实则真实人数只有十五万。而真实的十五万人的大军中,其实与汉军号称十二万,实则四万人一样,也含了不少水分在其中。
十五万的数字,只是一个总的人口数目。在广宗黄巾军大军中,有不少老弱妇孺充斥其间。
这些老弱妇孺,都是黄巾军战士的家属。当然,这些被算进十五万人当中的黄巾军家属,大多是广宗本地信徒的家属。那些来自冀州其余地区的黄巾军战士,家属都被安置在较为安全的后方。
真正算起来,数字高达十五万人的黄巾军大军中,经过简单的战斗操练,可以上阵厮杀的丁壮,大约是十万出头。
在十万丁壮之中,当然也是有着精锐和普通部队的差异。广宗黄巾军最为精锐的部队共有三支,第一支精锐部队,是由张梁亲自统帅的“甲士营”;第二支精锐,是由张角义子张燕所率领的“飞骑营”;第三支精锐,则是由张宝直辖的“九地营”。
“甲士营”,顾名思义,由身强力壮的披甲勇士组成。这只部队,人数大约是四千,人人装备齐全,比起汉军郡国兵也毫不逊色。就连汉军最重要的利器——强弩,都装备了足足有上千具。其中的成员,多是乡间的悍勇轻侠,或者太平道的虔信骨干人员。在战斗力上,张梁自信,当能胜过同等规模的冀州本地郡国兵一筹。
“飞骑营”,自然是一只轻装骑兵部队。与兖州、徐州这些内地的州郡不同,冀州紧挨着的并州和幽州,都是边境州郡。由于离胡人的牧场不远,得到战马的难度并不大。所以,张燕手下的骑兵数量,高达三千之多。就算比起汉军的骑兵数目,也不遑多让。
至于“九地营”,严格说起来,其实并不是一只适合上阵正面战斗的部队。“九地营”的营头中,包括了三百甲士,四百轻骑兵,八十剑客轻侠,还有一百余的五行士。
《孙子·军形第四》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九地营的命名,便是出自这一句兵法。
这些看起来杂七杂八的人员,主要的任务并非与敌人正面交战,而是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心战宣传、要员警卫等等。如果用后世的名词来形容,“九地营”的编制,倒像是谍报人员、侦查部队与特种部队的综合体。
若是将十五万黄巾军比喻为一个人的话,那么“甲士营”是手臂,“飞骑营”是双脚,而“九地营”便是人的耳目。以这八千出头的精兵为根本,作为破敌主力,再搭配上其他的黄巾军作为炮灰,便是冀州黄巾军使用的基本战法。
至于其余的黄巾军,在编组上就显得相当的杂乱。一般来说,以五百到一千人,为一个营头,由一个小帅带领。小帅之上,设有“太平使者”,协调十到二十个左右的小帅作战。而“太平使者”之上,便是“人公将军”张梁。
十五万大军,不可能会在战场上全部出动。一来,老弱拉上战场,那就是个负担,而不会有多少战斗能力。二来,战场的大小,也很难一次性容纳那么多的人。冀州一带虽然都是平原,想要找到能将十万部队充分展开的一块开阔地形,也会有些麻烦。
所以,在张梁的计划中,他只准备出动七万精锐大军,分成三路,从中间和两翼战场一齐发动,以便利用本方的优势兵力,包围敌军,对其展开三面夹击。
这三路大军,左右两路各派出一万五千人,从两翼拉开战线,以分薄汉军的兵力。至于中路军,则由包含了“甲士营”和“飞骑营”在内的四万精兵组成,从正面硬撼汉军。
表面上看起来,黄巾军将七万大军分成三路,似乎违反了兵力集中原则。其实,这也是张梁手中兵力太多,而精锐又太少,难以充分展开的原因。
ps:历史上,张燕并非黄巾军中的一员,而是在黄巾军覆灭之后,兴起的另一支“黑山军”的首领。“黑山军”可以算作是黄巾军的一个分支,在历史上也颇有些名声。不过,本文中,有关黑山军的事情,将另行安排,识者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