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254章 诗、书、画三绝郑板桥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土、板桥道人,晚年署作板桥老人。因排行第一,常自称郑大、郑大郎。江苏兴化人。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郑板桥先世原居苏州,后迁至兴化定居。他家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家庭,父亲郑之本,以开馆授徒为生。母亲汪氏,端庄聪慧,可惜在郑板桥3岁时就去世了,因此郑板桥从小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郑板桥从小与劳动人民接触很多,有很深的感情。

    郑板桥在家里跟着父亲接受完启蒙教育,在十七八岁时离开家乡到真州(今仪征)求学。郑板桥勤奋刻苦、才气横溢,二十多岁已在四乡颇负盛名。

    为了谋生,郑板桥26岁时,开始设塾授课,招收生徒。在教书生涯之外,他还写字著文,赋诗作画。郑板桥认为,诗文书画应该表达自己的高尚志趣,应该从中体察出民间的疾苦,而他也是这么做的。

    郑板桥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也想通过科举之途救时济世。然而他的应试道路并不顺畅,几次赴考,均名落孙山,直到40岁那年才中了个举人。后来郑板桥发奋苦读,44岁时总算中了进士。所以他为自己刻了一枚印章,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郑板桥中进士后并未得到什么官职,为此他两度进京,终于在49岁时被选为七品县令,去山东范县就任。此后郑板桥度过了12年的官场生涯:范县五年,潍县七年,都是县令,未被提升,直到罢官而去。

    郑板桥任父母官,爱民如子,关心民间疾苦。特别是在潍县,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民不聊生,四出逃荒,居然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郑板桥冒着坐牢狱的危险,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与此同时,他还修城凿池,招收远近饥民作工就食,并命令城内富户开粥厂施粥。郑板桥所做的这一切,救活了不少灾民,但同时也得罪了上司。

    在多年的官场生涯中,由于郑板桥为人耿直,为民做主,因此屡次触犯上级。而郑板桥也认识到官府并不是为民谋利所在,是个是非之地。他61岁时,终于去官回乡。,郑板桥为官清廉,离开潍县时只有两头驴子驮着些简单的行李和书而已。

    由于多年为官并无积蓄,因此郑板桥回到家乡后只能重操旧业,以卖画为生。此时的郑板桥名声已经很大,远近官绅土民,都以能得到郑板桥的画为荣。郑板桥自定了酬金,并赋诗一首:“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但是,这不说明郑板桥是个贪财的人。对于那些豪门富商,郑板桥无论他们出多少钱,都是置之不理;对于贫苦老百姓,郑板桥经常免费为他们作画。

    郑板桥作画,偏爱兰竹石,这是因为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恰好表现了郑板桥的高风亮节。

    郑板桥在书法上也自成一家。他以真、草、隶、篆四体相参,创造出“六分半书”,给后世书法艺术以深远影响。

    郑板桥的印章也很著名,被后人列为金石名家。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书札等文学作品。他的作品颇多民间疾苦,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感人至深。

    在扬州卖画期间,郑板桥与当时的名画家李鲜、李方膺、金农等结下了很深的情谊。而以他们八人为主的“扬州八怪”画派代表了清代画坛的最高水平。“扬州八怪”抛弃传统的束缚,卓然成家。他们将画、书、诗、印有机结合的趋向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推向新的高峰。郑板桥则是扬州画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人物。

    乾隆三十年(1765年)冬天,郑板桥与世长辞。郑板桥的书画,早在晚清已载誉中外,闻名于世。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板桥的艺术、文学将越来越显示出它不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