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115章 医圣张仲景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一位大医学家叫张仲景。他单名叫机,仲景是他的字,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

    张仲景自幼爱好医学,并拜家乡名医张伯祖为师。张仲景在东汉灵帝时曾被举为孝廉,到献帝时做了长沙太守。当时正处在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互相进行残酷的屠杀和倾轧。特别是建安年间,瘟疫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hé)门而殪(yì),或覆族而亡。”整个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张姓宗族大家庭有二百多人,竟在瘟疫中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者不下十分之七。此情此景,令张仲景非常痛心,他不愿在官场上角逐,便辞去官职,开始从事医学研究。

    张仲景认真研究前人的医学著作,“勤求古训”,吸取前人宝贵的医学遗产。他反复研读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学典籍,又广泛搜集各种民间药方,加以整理和比较,再做临床检验。

    有一年夏天,湖南一带瘟疫大流行,正好张仲景游历到这里。一天,有位姓李的病人请张仲景去看病,他已经病了三四天,头痛发烧,解不出大便,肚子胀得难受,连吃了两帖发汗药也没有好。张仲景问清病情,摸了摸脉,发现病人脉跳得快而有力;看看舌苔,又黄又厚;摸摸他肚子,肚子也比较硬,在下腹部还隐隐约约摸到一颗一颗的小硬块。张仲景沉思了片刻,对病人的母亲说:“老大娘,您儿子得的是伤寒症。这种病是由病邪侵入体内引起的,起初病邪还在皮肤里的浅层,及时用点发汗药就可以治好。现在病邪已经深入到肠胃里面去了,再用发汗药,汗流得太多,身体吃不消,就不是对症下药了。我想,用凉药通通大便,倒可能把病邪给泻出去。”

    老大娘一听,连声说:“您说得对,您说得对!”张仲景给病人开了药方,病人吃了一剂,果然见轻,再吃一剂,就能坐起来了。

    在治疗方面,张仲景还提出了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的主张,他创立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治疗方法,“随症而治”。有的病人浑身发热,拉出来的大便里有脓有血,张仲景把它叫做“热型”,治这种病要用凉药,帮助病人退烧止泻;有的病人不但不发烧,反而四肢发凉,大便稀水似的,张仲景把它叫“寒型”,治这种病不能用凉药,而要用温药。

    张仲景运用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洽好了无数得瘟疫病的人。从此名声大震。在张仲景之前,一些医生对头痛、泻肚之类的一般病症还知道采用“辨证施治”,但是对瘟疫还缺少办法,束手无策。因此,巫医迷信泛滥,当时的儒者认为天和人之间存在着“相互感应”,地上的各种灾异疾疫都与天的意志有关。他们以阴阳五行说来解释各种疾病形成的原因,认为“迷木,则百姓流行疥癣、热病;迷火,则百姓发生血壅(yōng)成肿、眼病……”张仲景针对这种巫医妄说,指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正是在这种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张仲景创立了自己的伤寒学说。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称,也就是说一切外感疾病都可以叫伤寒病。由于受寒,冬天发病就叫伤寒;春天发病叫温病;夏天发病叫暑病。并著《伤寒论》二十二篇,其中包括三千九百一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是集古来汤药医方学的大成,被后人称为方剂学之祖。

    此外,张仲景还著有《金匮要略》二十五篇,叙述了许多慢性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新陈代谢等,包括了内、外、妇各科疾病四十余种,二百六十多个处方。现在中医的许多方剂,都是从张仲景的方剂变化而来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被统称为《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全备的临症诊疗的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