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90章 《周易》是什么书

    《周易》在先秦著作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书。它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经的部分,这里面有卦及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这些统统叫做《易经》。另一个是传的部分,这里面有彖辞、象辞、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篇,而彖辞、象辞、系辞又各分为上下篇,这样加起来就有十篇。过去的人叫它为“十翼”,我们叫它为《易传》。传和经的关系,传是解释经的,是对经的注释和论述。

    《周易》中的《易经》部分,据历史记载,是起源于殷末周初。因为早在殷代就有凿龟占卜的事实存在。而从《易经》的一些内容来看,如征伐、祭祖、婚丧、农牧业生产情况,与殷代甲骨文的卜辞,有不少相同的地方,所以《易经》部分产生于殷末周初的说法,是可信的。《周易》中的《易传》部分,过去说是春秋时期孔子一人搞的,这个说法不太可靠。《易传》里面固然有一些春秋时期的资料,但也有一些是战国时期的资料,如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种道器相对的术语和思想,是战国以前所没有的,甚至那里面有不少阴阳五行的思想,那是战国末期甚至是更晚的一些东西,所以《易传》大体上是在战国末期才形成的,也同时说明它不是一人一时完成的,更不是孔子一个人写的。当然,孔子是读过易这类书,并作为经典传授给门徒。他或他的门徒对传的部分,作过某些添补,那也是可能的。

    因此,《周易》经的部分可作为研究殷周之际的思想材料,传的部分可作为研究春秋到战国末期的思想材料。

    那末《周易》是怎样出现的呢?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内容逐渐丰富,社会矛盾也逐渐复杂的时候,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能达到科学的理解,他们就求神问卜,在龟甲上钻孔,烧出“兆”纹,以后简化为用一些草杆子,重叠组合出一些变化的数字。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解答种种的疑问,判断吉凶。这样,久而久之,人们根据这些积累,就整理归纳出文字和符号来,以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于是这种卜筮一类的书就出现了,《周易》就是这类书中的一种。

    但是,在《周易》这部书中,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上如天文历算的成就,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复杂现象,并且对这些现象又力图作种种的解释和说明。因此,《周易》就不仅仅是一部宗教迷信书,而且它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在哲学上,《易经》把人们在自然界中经常接触的天、地、雷、火、风、泽、水、山的八种物质,作为产生世界万物的根本,其中又以天、地为最根本,其他六种是天地产生的。这八种东西各有卦名,如天为乾、地为坤等等,这八种卦又互相组合,就产生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用物质性的东西来说明万物生成,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在以天地(即乾坤)为主的八卦、化成万物的过程中,又以阴阳二者来推动万物形成和变化,而阴阳二者又是对立的,阳是积极进取的性质,阴是消极退守的性质;因此阴阳二者在各种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作用,即所谓“刚柔相推”, 使不同事物之间相反相成、进退顺逆;从而显示了千变万化的世界。而某一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过渡到“物极必反”的对立面中去,这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这是《易经》部分的主要思想,它在后来的《易传》部分又有了发挥。例如在《恒卦》的彖辞里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者也”,强调了世界是在永恒的变化着。又如在《系辞传》里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所谓“穷”,就是事物发展到顶点,“变”就是由顶点向反面变化,“通”就是变为反面之后又开始新的发展,“久”就是表示有这些过程之后才能长期存在下去。其它还有所谓“物不可以终尽”,“物不可以终通”等等,这些都是发展了《易经》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但是,《周易》这部书也有许多糟粕,这在传的部分尤其明显。首先是它在一些地方,把发展的整个过程,看做是“无往不复”的循环论。例如它把“日月相推”的变化,看作是寒往暑来岁岁如此,看不见质的飞跃。正如恩格斯说:它把运动理解为“永远在同一个圈子里旋转着,从而也就永久停留在同一地点上”(《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二卷,371页)。正是这种循环的观点,又引申出“中”、“和”的调和论,以至在动中求静,即所谓由“变易”开始,到“不易”为极终。其次,在《周易》中,还有不少阴阳五行之类的神秘气氛,以及儒家等级尊卑的思想等等。

    由于《周易》一书,既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又有不少糟粕,所以它对以后的哲学史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对它分别引用并加以解释和发挥,曾为中国哲学史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内容之一。

    当然,《周易》一书的内容,不仅仅就是这些哲学方面,它还有社会历史以及自然科学思想等等的资料。总之,《周易》一书,是我们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方面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