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战国与“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使用,荒地大量开垦,耕地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手工业生产和商业交通出现新的繁荣景象。也就在这个时期,各诸侯国的卿大夫在长期兼并战争中加强自己武装力量的同时,也向“公室”(诸侯)争夺土地和人民,扩大经济实力,逐渐形成了“公室”衰弱,卿大夫左右诸侯国命运的局面。社会变革的政治、经济条件都酝酿成熟了。
战国初年,原来“五霸”之一的晋国,这时已是“六卿强,公室卑”,“政在私门”,国君完全由大夫摆布。韩、赵、魏三家先后消灭了六卿之中的另外三家——范氏、中行氏、知氏,进而瓜分晋国,在公元前403年列为诸侯。与此同时,春秋时期“五霸”的姜姓齐国,政权操在大夫田氏手中,并在公元前386年被取代了。这时候,那个名义上曾作为“共主”的东周王朝也和鲁、宋等几个小侯国一样,在大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而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从此我国的历史翻开了剧烈的统一战争的新篇章。七个大国的诸侯都在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推动下,先后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和整饬军队,确立和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进而为扩大势力范围和争夺人民,彼此展开了规模宏大而频繁的进攻战和防御战,胜利者扩大疆土和增加人口,战败者丧失土地和人口。因此,七个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是不断变化的,秦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以西,其他六国在函谷关以东,称为山东六国。
战国初年魏国是最强盛的国家。魏文侯选用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和军队,西门豹在邺郡(今河南安阳市北和河北临漳县一带)革除社会恶俗,使百姓安心生产,吴起驻守西河郡(今陕西合阳一带)治军有方,秦国不敢东向染指,内有李悝(亏)等人出谋画策,魏国很快崛起成为一等强国。魏国的疆土大致占有黄河西岸的陕西东部,以秦为邻,山西南部,北与赵相交;河南北部一带,东与齐交界,南与韩、楚接壤。魏惠王(因国都迁至梁,又称梁惠王)雄心勃勃,轻视力量积蓄多年的东方齐国和变法之后蒸蒸日上的西方秦国。结果是公元前358年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县东北)被齐国打败,将军庞涓被擒(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汉简《孙膑兵法》记载了这一事实)。接着在西方又败于秦国(公元前310年),国力大衰。惠王害怕秦国的进逼,把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安邑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黄河西岸的大片国土陆续被秦吞并,失去了防御的天险黄河,魏国无力阻止秦国东进了。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把国都从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迁至新郑(今河南新郑县)。这时韩国的范围包括河南中部和南部,山西东南部,东方受到魏国的威胁,西方守着东进的强秦,南方是不断开拓疆土的楚国,国又无险可守,经常受到周围诸侯国的攻击。韩昭侯时申不害为相,进行了某些改革,国力暂时有所加强。申不害死后,韩国又连年遭到诸侯国的攻伐,毫无抗击之力,只得听任大国摆布,战战兢兢的等待着灭亡的降临。
赵国建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烈侯时任用贤能,节俭财用,国势渐强。赵武灵王又提倡胡服骑射,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拓土千里。疆域包括了河北中部和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以及内蒙河套一带。西方和南方临魏国,东方为齐国,北方是燕国,西北和胡人等少数民族为邻,成为一时的强国。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北)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葬送了赵国四十多万军队,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战国时期燕国建都下易(今河北易县),国力较弱。燕昭王时为了增强国力,报齐国破国之仇,遍求贤能得乐毅,联合其他诸侯国出奇兵攻齐,连下七十余城,一度成为北方的强国,致使山戎不敢掠夺燕地。燕国的疆土达到东北辽宁,河北北部,内蒙南部。
进入战国以后,齐国更加强盛,占有山东大部,南与楚接界;河北东部,隔清河与赵为邻,北与燕为界;东临大海。建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县)。齐威王时推行法治,反对弄虚作假,煮杀了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的阿大夫,各级官吏莫不尽心竭力;又贯彻邹忌提出的鼓励批评朝政的建议,于是齐国大治。军事家孙膑和田忌也得到重用,他们统率大军在桂陵打败魏国的强兵,创出了齐国威慑东方的局面。至齐湣(敏)王骄傲自大,放松了对临国的警惕,结果被燕国将军乐毅趁机出奇兵横扫齐国,只有即墨(今山东即墨)未陷落。后来田单利用乐毅遭诬陷离燕军的机会,以火牛阵破燕军,收复了国土。尽管如此,齐国往日的繁盛再也不能恢复了。
楚国是南方的强国,不断拓地开疆,灭了越、鲁以后,北与韩、魏、齐接壤,西达湖南沅陵和四川巫山县,与秦相交界,南至湖南九嶷山;东临大海。还曾派将军庄蹻率军入云南。春秋晚期,把国都从郢(今湖北江陵北)迁至都(今湖北宜城),战国中后期在秦兵的接连打击下,又迁于陈(今河南淮阳),最后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仍称郢。
本来秦国是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到了秦孝公时重用法家商鞅实行变法,一跃而成为强国。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公元前359年和350年),大力推行奖励耕战的政策,使民风质朴的秦国很快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赶上和超过了山东六国,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首先挫败劲敌魏国,夺取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土地,进而占领函谷关以东的韩国辖区;秦兵就可以自由往来攻打山东六国。在秦兵连连打击下的山东六国迫于灭亡的危机,在苏秦倡导下联合起来实行合纵政策,妄图抗拒秦的统一。针对山东六国的合纵政策,秦国进一步推行张仪的连横主张,利用东方六国的矛盾,实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方针。就这样秦国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战役,秦将白起率军于公元前278年攻破楚都郢,又于公元前260年坑杀赵兵四十多万于长平。此后,犹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山东六国,公元前221年最后灭齐,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历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上面简单的叙述使我们看出,战国时期既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又是由割据走向统一的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相互交流,为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就把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二百多年的战争时期称为“战国”,而把互相攻伐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叫作“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原来“五霸”之一的晋国,这时已是“六卿强,公室卑”,“政在私门”,国君完全由大夫摆布。韩、赵、魏三家先后消灭了六卿之中的另外三家——范氏、中行氏、知氏,进而瓜分晋国,在公元前403年列为诸侯。与此同时,春秋时期“五霸”的姜姓齐国,政权操在大夫田氏手中,并在公元前386年被取代了。这时候,那个名义上曾作为“共主”的东周王朝也和鲁、宋等几个小侯国一样,在大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而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从此我国的历史翻开了剧烈的统一战争的新篇章。七个大国的诸侯都在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推动下,先后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和整饬军队,确立和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进而为扩大势力范围和争夺人民,彼此展开了规模宏大而频繁的进攻战和防御战,胜利者扩大疆土和增加人口,战败者丧失土地和人口。因此,七个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是不断变化的,秦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以西,其他六国在函谷关以东,称为山东六国。
战国初年魏国是最强盛的国家。魏文侯选用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和军队,西门豹在邺郡(今河南安阳市北和河北临漳县一带)革除社会恶俗,使百姓安心生产,吴起驻守西河郡(今陕西合阳一带)治军有方,秦国不敢东向染指,内有李悝(亏)等人出谋画策,魏国很快崛起成为一等强国。魏国的疆土大致占有黄河西岸的陕西东部,以秦为邻,山西南部,北与赵相交;河南北部一带,东与齐交界,南与韩、楚接壤。魏惠王(因国都迁至梁,又称梁惠王)雄心勃勃,轻视力量积蓄多年的东方齐国和变法之后蒸蒸日上的西方秦国。结果是公元前358年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县东北)被齐国打败,将军庞涓被擒(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汉简《孙膑兵法》记载了这一事实)。接着在西方又败于秦国(公元前310年),国力大衰。惠王害怕秦国的进逼,把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安邑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黄河西岸的大片国土陆续被秦吞并,失去了防御的天险黄河,魏国无力阻止秦国东进了。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把国都从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迁至新郑(今河南新郑县)。这时韩国的范围包括河南中部和南部,山西东南部,东方受到魏国的威胁,西方守着东进的强秦,南方是不断开拓疆土的楚国,国又无险可守,经常受到周围诸侯国的攻击。韩昭侯时申不害为相,进行了某些改革,国力暂时有所加强。申不害死后,韩国又连年遭到诸侯国的攻伐,毫无抗击之力,只得听任大国摆布,战战兢兢的等待着灭亡的降临。
赵国建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烈侯时任用贤能,节俭财用,国势渐强。赵武灵王又提倡胡服骑射,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拓土千里。疆域包括了河北中部和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以及内蒙河套一带。西方和南方临魏国,东方为齐国,北方是燕国,西北和胡人等少数民族为邻,成为一时的强国。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北)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葬送了赵国四十多万军队,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战国时期燕国建都下易(今河北易县),国力较弱。燕昭王时为了增强国力,报齐国破国之仇,遍求贤能得乐毅,联合其他诸侯国出奇兵攻齐,连下七十余城,一度成为北方的强国,致使山戎不敢掠夺燕地。燕国的疆土达到东北辽宁,河北北部,内蒙南部。
进入战国以后,齐国更加强盛,占有山东大部,南与楚接界;河北东部,隔清河与赵为邻,北与燕为界;东临大海。建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县)。齐威王时推行法治,反对弄虚作假,煮杀了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的阿大夫,各级官吏莫不尽心竭力;又贯彻邹忌提出的鼓励批评朝政的建议,于是齐国大治。军事家孙膑和田忌也得到重用,他们统率大军在桂陵打败魏国的强兵,创出了齐国威慑东方的局面。至齐湣(敏)王骄傲自大,放松了对临国的警惕,结果被燕国将军乐毅趁机出奇兵横扫齐国,只有即墨(今山东即墨)未陷落。后来田单利用乐毅遭诬陷离燕军的机会,以火牛阵破燕军,收复了国土。尽管如此,齐国往日的繁盛再也不能恢复了。
楚国是南方的强国,不断拓地开疆,灭了越、鲁以后,北与韩、魏、齐接壤,西达湖南沅陵和四川巫山县,与秦相交界,南至湖南九嶷山;东临大海。还曾派将军庄蹻率军入云南。春秋晚期,把国都从郢(今湖北江陵北)迁至都(今湖北宜城),战国中后期在秦兵的接连打击下,又迁于陈(今河南淮阳),最后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仍称郢。
本来秦国是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到了秦孝公时重用法家商鞅实行变法,一跃而成为强国。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公元前359年和350年),大力推行奖励耕战的政策,使民风质朴的秦国很快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赶上和超过了山东六国,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首先挫败劲敌魏国,夺取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土地,进而占领函谷关以东的韩国辖区;秦兵就可以自由往来攻打山东六国。在秦兵连连打击下的山东六国迫于灭亡的危机,在苏秦倡导下联合起来实行合纵政策,妄图抗拒秦的统一。针对山东六国的合纵政策,秦国进一步推行张仪的连横主张,利用东方六国的矛盾,实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方针。就这样秦国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战役,秦将白起率军于公元前278年攻破楚都郢,又于公元前260年坑杀赵兵四十多万于长平。此后,犹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山东六国,公元前221年最后灭齐,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历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上面简单的叙述使我们看出,战国时期既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又是由割据走向统一的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相互交流,为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就把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二百多年的战争时期称为“战国”,而把互相攻伐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叫作“战国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