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修真记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这下发了

    系统空间。



    “三十块灵玉石一共可以吸收4300点灵气值,主人是否吸收?”随着小正太的声音说完,朱厚照大喜!这回真的发了呀!



    “等等,先留八块可以布阵的灵玉,其余的全部吸收”朱厚照刚说完,空间的地上就只留下八块石头,剩余的全部一转眼就被系统吸收一光。



    拿起地上的一块乳白色玉石,他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是于阗玉,也叫昆仑玉,“难怪!这昆仑玉不就是后世的新僵吗和田玉吗?这种玉石拿在手上就感觉很舒服,原来是有原因的。”



    前世不习惯戴金佩玉的,连手表戴手上都感觉是个累赘。所以很少去接触那些玉器之类的东西,对刻印章的鸡血石、寿山石、青田石、老挝石等倒是有些了解,毕竟书画印章是不分家的,写字画画这是作为一个师范生的基本功,是要考核过关才能毕得了业的,落款盖章这是一些有追求的人士必不可少的工具。



    前世的田黄论克卖,价格比黄金还贵,“一两田黄十两金”可见人们对田黄是多么的追捧。现在应该还没多少人用这种石头吧!“只是不知道田黄当中是否含有灵气呢?如果含有灵气的话那就更是方便收集灵气了。”



    当年在买印章石的时候,倒是对寿山石、鸡血石做过一翻了解。寿山石用于刻章始于元代,后来据说由于本朝太祖老朱,当年为了躲避灾荒逃到了福州寿山。在饥寒交迫之下,又偏偏碰到大雨,走投无路后躲进了一个寿山的山洞里躲雨过夜。这场雨一连下了几天,他也就在山洞里睡了几天。等到雨过天晴,朱元璋一骨碌爬了起来,这时奇迹发生了,他原先全身上下都是疥疮,连最糟糕的满头的疥疮被人称为癞痢头,此刻突然不治而愈。



    原来他当时睡觉的时候抱了一块石头当枕头,而且石洞里由于山民采石留下的寿山粉末比较多,朱元璋因为身上发痒就把粉末往身上涂抹,结果居然歪打正着的治好了身上的疥疮和癞痢头。朱元璋大喜,抱了那一块当枕头的石头放在行囊里。据说以后朱元璋当了皇帝,还舍不得扔掉这块石头。后人称之谓“皇帝石”。后来宫里也经常派太监去寿山采石,但是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寿山石在明朝并不流行。



    “这块石头现在应该找不到了吧,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太祖带进孝陵里去了!”据说那个洞是芙蓉洞,也就是那个洞里出产的石头称为芙蓉石,而田黄石则是产自于田里。



    “自己应该派几个人过去弄点田黄回来试试看有没灵气?还有鸡血石,那么红应该是火属性的吧!”



    “系统,那这块祖母绿是否含有木属性的灵气呢?”朱厚照手拿着自己带回来的那块祖母绿玉石问道。



    “没错,主人,这块玉石含有150点木属性灵气值,请问要不要吸收?”



    “哦,吸收!”眼下主要的是要灵气,布阵的玉石已经留下八块了够用就行了。



    “主人,现在总共吸收了2860点灵气值,加上原来的33点,总共2893点灵气值。”



    “哈哈!总算有点灵气值了,这下灵气值足够帮父皇买洗髓丹还有学那本孟子了!”



    点开商城,直接购买了一粒洗髓丹。还剩2843点灵气值。



    “50点灵气值还算便宜!”



    “便宜?原来才33点灵气值的时候就只觉得贵得要死,一下子得了近三千的“横财”,就开始充起大款了。”朱厚照只感觉到系统的一大波鄙视正扑面而来。



    不理会系统那鄙视的念头,自顾自的算起了学四书五经的花费。



    “《孟子》十一篇,共计七万二千三百个字,需要灵气值370点灵气值!”



    “《论语》二十二篇,共计三万五千字,嗯,只要175点灵气值”



    “《尔雅》共计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字只要116点灵气值不到”



    “《孝经》二千九百零三字,只要15点灵气值”



    “《连山》《归藏》《周易》三部再加上注疏合起来二十九万七千五百三十二字,需要灵气值1487点”



    “《尚书》共计二万五千八百字,需要灵气130点”



    “《礼记》共计十五万五千零四十二字,需要灵气值776点”



    “《诗经》九万九千二百二十四字,需要灵气值200点”



    “《春秋》《左传》三十四万六千五百二十七字,这个占大头还要1733点灵气值。”



    “先学《孟子》跟《论语》吧,别的等灵气多的时候再学!”



    朱厚照刚说完,《论语》跟《孟子》两部书马上化为一道白光直没印堂识海之中。



    “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模式啊!感情自己以前读的都是假书,还有现如今天下的士子能按真正儒家方式读书的还没有吧!就算有那也是王守仁悟道之后的事了。”



    原来,失传的孟子四篇最后一篇是为《苍生正气诀》儒道功法。却是周文王汤阴羑里的时候得授此诀并以人道配合后天八卦洛书推演出了《易》经,而成为易道宗师,而后演易得神相姜子牙辅佐有了周家天下八百年。后传于四子周公旦,可是周公旦最后以梦入道,成道之后就不再现于世间,再之后以入梦大法传此诀于孔丘,孔丘作《春秋》绝笔而麒麟现,以春秋荣枯兴亡之意化刀,划破时空,终成后世宗师,而后孟子化文气为浩然之气,惊神泣鬼,群邪辟易,终为成道宗师。



    功法总共九重,九重九法,第一重格物,第二重知道,第三重行止,第四重身定,第五重心静,第六重意安,第七重思虑,第八重得道,第九重成道。可惜,秦朝焚书坑儒之后儒家传世功法不全,所以儒门之后再未出成道宗师。



    而宋时程颢、程颐所传功法更是吸收道家之法在其中,兄弟二人皆就学于周敦颐,周敦颐所悟之道是以道家为主,莲性高洁之意,兄弟二人始终未能得悟,变成存天理灭人欲的迂腐儒士。



    其实儒门最终成道也是与现下的道门所传道法相似,只不过是一门入世,一门出世罢了。



    正好,眼下自己还没有法器之类的施展道术,明日可以试试这儒门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