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铁军闯大明
字体: 16 + -

第四章 固安失陷

    赵疆率领手下扩充到了六百人的部队在涿州晃悠了三天的时间,赵疆赶路的途中还一直在忙于训练手下的这些士兵

    现在赵疆手下的部队被他主要划分了三个部分,射手,骑兵和步兵

    射手除了原本聚拢来的弓箭手,弩手和火枪手,还有赵疆最新从小酒馆招募的一百名雇佣兵

    赵疆这两天又在酒馆中招募了一百名西班牙火枪手,一两银子一个,花费了上百两的银子,不过还算比较划算,这些火枪手装备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滑膛枪,大大增强了部队的远程火力

    火枪手易于培养,这个时代的火枪的射击还不讲究什么精确度,完全就是靠密集的火力网形成压制。

    因此只要能熟练地填装弹药,进行大致地瞄准,就算是个合格的火枪射手了

    本来赵疆还想在武器商店买点火枪,但是却被告知还没有供货。没有办法,赵疆只好用重弩代替火枪使用了。

    “将军!派出去的斥候回报,乱军已经攻入顺天府,固安县守军不战而降,固安已经失陷了”

    赵疆还没离开涿州,就收到了固安失陷的消息

    闯军现在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明军早就闻风丧胆,完全没有抵抗的勇气,要不兴许还能拖延些时日。现在看来,必须尽快加强手下的部队实力了

    赵疆的目的地自然是京师

    现在皇上最盼望的,自然是军队,强大的勤王军队,征调吴三桂的部队因为百万军饷的事情恐怕是要暂时搁置了。

    崇祯和吴襄(吴三桂的爸爸)好言相商,吴襄却开口就要百万两的军饷,皇帝让满朝文武捐款,却都个个哭穷,不肯拿钱

    这些大臣们可不是没钱,很多人的家产比国库充盈多了,比如当朝的国丈周奎,家中宝物堆积如山,还是不肯拿出一分钱来

    清朝人编写的明史说李自成从皇帝的内帑(皇帝的私房钱)搜出了千万两的银子,这个实在不可靠

    清朝人是极尽虚伪抹黑造假之能,为了让自己的统治看起来合法自然什么事都愿意做

    有的野食记载,崇祯皇帝身上穿的皇袍都是缝缝补补,每天吃个鸡蛋都算加餐了。周皇后时常身穿布衣,亲自洗衣服做饭,孙承宗也是说过这些事情。

    边关吃紧的时候,皇帝也亲自用内帑填补过,亡国危机,皇帝不至于不舍得花钱。

    吴三桂的边军调不过来,其他的部队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吴三桂的边军,大明尚有一战之力的也就只有左良玉的军队了,但是左良玉拥兵自重,加上畏惧李自成,根本不可能前来勤王

    所以现在崇祯现在是完全没有什么依靠了

    实际上就算是吴三桂的边军到了,恐怕也难以和李自成的乱军抗衡,顶多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如今的农民军早就不是当年被明军几千人就能追着十几万人驱赶的流寇了,农民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人数以百万计,早就成了气候

    赵疆一面扩充实力,一面四面派出斥候打探消息,察看乱军推进到了什么位置

    “郑先生,你拿着我的书信前往京城,请求面见皇上,请求陛下私议迁都之事”

    赵疆收到固安沦陷的消息后立马就下令军队停了下来,赶快写了一封奏折,叫来了自己的谋士吩咐道

    这个名叫郑嵩的谋士是赵疆在路经固安的时候遇到的一位高人,熟读经史又有报国之志,赵疆和他攀谈多时最终把他收入了旗下

    “迁都?这么大的事皇上怎么会听我这个一介草民的!”

    郑嵩道

    “你拿着我的奏折,就说有紧急军情,见了陛下,直言本将奏请陛下迁都,请求参与廷议,无论皇上准不准奏,都告诉陛下,无论陛下何时准备南下,本将都将誓死护卫左右!我要说的话都在这奏折上”

    赵疆答道

    “郑先生应该清楚,乱军来势汹汹,强行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赵疆说完叹息道

    “将军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辜负将军”

    郑嵩拿起赵疆写好的奏折,拜别离去

    “高虎,派几个可靠的军士护送郑先生”

    赵疆吩咐道

    送走了郑嵩,赵疆立马下令全军继续北上房山

    不过虽然途经多地,赵疆都没有和当地的明军接触

    在这明末乱世,总兵到处都是,像赵疆这样的游击将军,更是多如牛毛,至于自己的奏折会不会引起重视,会有多大的影响,赵疆也不清楚。

    只有强大的武力才有足够的话语权

    赵疆暗暗决定,如果京城中的那些腐儒脑子不开窍,几天后自己就亲自去敲开它们

    郑嵩在十几个骑兵的护卫下一路上倒是畅通无阻,两天后就到了北京城外

    “城下何人?”

    守城士兵见突然来了十几个穿着明军衣甲的骑兵来到城外,高声问道

    “游击将军赵疆旗下,有紧急军情奏报陛下!”

    一个护卫骑兵答道

    “等着”

    那守城的士兵没看出来什么问题,很快打开了大门放了他们进去

    “陛下,外面有信使要奏报军情!”

    一个内侍打破了朝堂上令人压抑的气氛

    怒气冲冲的崇祯帝勉强压了压心中的愤懑坐回宝座上

    “传他上来”

    崇祯道

    满朝文武官员低着头都不说话,不多时郑嵩就快步走了上来

    “下臣叩见陛下”

    郑嵩快步走上朝堂,跪拜道

    “有什么要奏报的,呈上来吧”

    崇祯道

    “下臣携带赵疆将军的奏折,有要事私议”

    郑嵩道

    “哪里的无名小将,有什么事何不说明”

    郑嵩说完,就有朝臣低声说道

    崇祯看着这个信使,面无表情,不过心里倒是有些好奇

    这段时间的奏报无不是兵败城陷的战报,这个虽然不知道是要说什么,但是看起来至少不是兵败的战报,这让崇祯的心里舒服了一些

    崇祯不说话,下面的那些腐儒们这个时候就慢慢吵吵了起来

    “好了,肃静!”

    崇祯听着下面一群群苍蝇一样的文官翁嗡嗡地叽叽喳喳,不耐烦地说道

    “让他下去吧,不愿意说就算了,今天就到这吧,退朝”

    崇祯起身离开,同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