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殿下客气了。”于志宁说道:“殿下里面请。”
一群人一起从正门走进了于家。
进入正堂之后,于家大大小小的人出来参拜太子殿下。
这是比较正式的参拜。当然了,在大唐,跪拜是不用的。别说是李承乾这个太子了,即便是李世民这个皇帝,平常见面的时候,臣子们也是不用跪的。
对于这些礼节,李承乾再熟悉不过。不过他没心思管这些,而是在人群之中不断地寻找,很快便在后方看到了一个小娘子。
她年纪约莫十四五岁,面容精致,身材窈窕,此时正在下拜。
“诸位免礼吧。”李承乾收回了目光,笑着说道。
等到所有人都站直了之后,李承乾笑着说道:“于师,今日孤到这里,来恭喜于师升任太子詹事。”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孤心中甚是欣喜。以后能够聆听于师的教诲,孤心中实在是激动不已、按耐不住,才有了今日之行。”
李承乾这话没人信,于志宁更不相信。
他太了解太子殿下的为人了,这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缢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可是外面的人基本都认为这是太子逃脱罪责的方式,而且还很拙劣。
不过这话没人敢拆穿,明知道是假的,也只能硬着头皮听着,而且还要把它当成真的。
于志宁拱手说道:“太子殿下厚爱,让臣惶恐。”
“于师切莫如此。”李承乾伸手拉着于志宁,笑着说道:“以前是孤不懂事、年少轻狂,辜负了于师的一番良苦用心。如今思之,当真是悔之莫及!”
“如今孤已经幡然悔悟,明白了于师的良苦用心。今日来探望于师,一来是恭贺于师,二来便是赔罪。”
于志宁连忙客气道:“臣不敢当。”
“于师当得。”李承乾笑着说道,又对身后的人说道:“把孤准备的礼物拿上来。”
话音刚落,一个内侍捧着个盒子走了上来。
李承乾站起身子,伸手将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卷轴,笑着对于志宁说道:“这是孤画的一幅画,顺便在上面题了一首诗,今日送给于师。”
于志宁不敢怠慢,连忙伸手接了过来,随后轻轻地展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根长在岩石中的竹子,画风古朴大气,看得出来是出自高手的手笔。
太子殿下有这个手笔,于志宁倒不意外。他也认得出来,这的确是李承乾的手笔。
在画的留白之处,题着一首诗。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凿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四句,却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这幅画搭配上这首诗,自然是最合适的。
现在送给于志宁,自然就是以物喻人。与其说是在赞扬竹子,不如说是在赞扬于志宁的品格。
看到这幅画、这首诗之后,于志宁激动了起来,不由得感叹道:“好诗!好画!”
“于师喜欢就好。”李承乾笑着说道:“以诗喻人,古所谓能以义匡主之失,少之又少。于师不畏人言、献苦口之忠,此乃世所罕有,可见品格高尚。”
“孤年少轻狂,不明其意,不能查于师之品格,乃孤之过也,与于师品格无碍。”
于志宁看着李承乾,脸上的表情很精彩。
看着李承乾真心实意的样子,于志宁连忙说道:“殿下能回心转意,实在是天下之幸!大唐之幸!殿下对臣的夸奖,实在是太过矣!”
李承乾不以为意,拉住于志宁的手说道:“于师对于孤倾尽心力,不能明其意是孤的过错,于师切莫介怀。从今以后,还望于师多多提点。”
“这是臣的本分,殿下尽可放心。”于志宁说道。
两人虽然各怀心思,但表面上依旧相谈甚欢。
于志明收下了李承乾的礼物,顺便遣散了家人,只留下了两人在一起相谈。
与此同时,消息也传进了皇宫大内。
太极宫之中。
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的内侍张昭,语气十分诧异的说道:“你说太子去了于志宁的府邸?”
“是,陛下。”张昭不敢怠慢,连忙回答。
听了这话之后,李世民思考了片刻说道:“知道去做什么吗?”
“太子殿下刚刚进于府,暂时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张昭连忙说道。
“那就让人盯着点。”李世民语气随意的说道。
“是,陛下。”张昭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外走了出去。
等到张昭离开之后,李世民脸上露出了所有所思的表情。
这是上一次自缢之后儿子第一次有动作。上次儿子在自己这里表态希望不要再像以前一样,自缢的事情是真是假,李世民都不在意,他要看的是儿子的想法和手段。
希望儿子这一次有些长进,别再那么青涩了。
良久之后,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沉着脸说道:“好好做,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而此时,于志宁的家里面。
李承乾与于志宁相谈甚欢,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李承乾准备走了,于志宁笑着送了出去。
等到李承乾离开之后,于志宁转身回到了屋子里。
他的儿子于遂古已经在等着了。
看到老爹回来之后,于遂谷连忙问道:“阿爷,太子这是要做什么?”
于志宁沉着脸,看了一眼儿子问道:“你以为呢?”
于遂古想了想说道:“恐怕没安好心,咱们要小心一些。阿爷,不如收敛一些?”
作为于志宁的儿子,于遂古自然知道老爹和太子殿下的关系。自从老爹到了东宫之后,两人的关系就没好过,现在太子幡然悔悟,怎么看都太假了。
于遂古有些担心的说道:“毕竟是太子啊!”
一直以来于遂古都很担心阿爷,希望他不要对太子过于苛刻,也不要玩命的劝诫。可是阿爷说不听,于遂古也只能是听之任之。
这一次太子的反常行为让于遂古更担心了。
于志宁看了一眼儿子说道:“我问心无愧,何须蝇营狗苟?”
一群人一起从正门走进了于家。
进入正堂之后,于家大大小小的人出来参拜太子殿下。
这是比较正式的参拜。当然了,在大唐,跪拜是不用的。别说是李承乾这个太子了,即便是李世民这个皇帝,平常见面的时候,臣子们也是不用跪的。
对于这些礼节,李承乾再熟悉不过。不过他没心思管这些,而是在人群之中不断地寻找,很快便在后方看到了一个小娘子。
她年纪约莫十四五岁,面容精致,身材窈窕,此时正在下拜。
“诸位免礼吧。”李承乾收回了目光,笑着说道。
等到所有人都站直了之后,李承乾笑着说道:“于师,今日孤到这里,来恭喜于师升任太子詹事。”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孤心中甚是欣喜。以后能够聆听于师的教诲,孤心中实在是激动不已、按耐不住,才有了今日之行。”
李承乾这话没人信,于志宁更不相信。
他太了解太子殿下的为人了,这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缢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可是外面的人基本都认为这是太子逃脱罪责的方式,而且还很拙劣。
不过这话没人敢拆穿,明知道是假的,也只能硬着头皮听着,而且还要把它当成真的。
于志宁拱手说道:“太子殿下厚爱,让臣惶恐。”
“于师切莫如此。”李承乾伸手拉着于志宁,笑着说道:“以前是孤不懂事、年少轻狂,辜负了于师的一番良苦用心。如今思之,当真是悔之莫及!”
“如今孤已经幡然悔悟,明白了于师的良苦用心。今日来探望于师,一来是恭贺于师,二来便是赔罪。”
于志宁连忙客气道:“臣不敢当。”
“于师当得。”李承乾笑着说道,又对身后的人说道:“把孤准备的礼物拿上来。”
话音刚落,一个内侍捧着个盒子走了上来。
李承乾站起身子,伸手将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卷轴,笑着对于志宁说道:“这是孤画的一幅画,顺便在上面题了一首诗,今日送给于师。”
于志宁不敢怠慢,连忙伸手接了过来,随后轻轻地展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根长在岩石中的竹子,画风古朴大气,看得出来是出自高手的手笔。
太子殿下有这个手笔,于志宁倒不意外。他也认得出来,这的确是李承乾的手笔。
在画的留白之处,题着一首诗。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凿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四句,却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这幅画搭配上这首诗,自然是最合适的。
现在送给于志宁,自然就是以物喻人。与其说是在赞扬竹子,不如说是在赞扬于志宁的品格。
看到这幅画、这首诗之后,于志宁激动了起来,不由得感叹道:“好诗!好画!”
“于师喜欢就好。”李承乾笑着说道:“以诗喻人,古所谓能以义匡主之失,少之又少。于师不畏人言、献苦口之忠,此乃世所罕有,可见品格高尚。”
“孤年少轻狂,不明其意,不能查于师之品格,乃孤之过也,与于师品格无碍。”
于志宁看着李承乾,脸上的表情很精彩。
看着李承乾真心实意的样子,于志宁连忙说道:“殿下能回心转意,实在是天下之幸!大唐之幸!殿下对臣的夸奖,实在是太过矣!”
李承乾不以为意,拉住于志宁的手说道:“于师对于孤倾尽心力,不能明其意是孤的过错,于师切莫介怀。从今以后,还望于师多多提点。”
“这是臣的本分,殿下尽可放心。”于志宁说道。
两人虽然各怀心思,但表面上依旧相谈甚欢。
于志明收下了李承乾的礼物,顺便遣散了家人,只留下了两人在一起相谈。
与此同时,消息也传进了皇宫大内。
太极宫之中。
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的内侍张昭,语气十分诧异的说道:“你说太子去了于志宁的府邸?”
“是,陛下。”张昭不敢怠慢,连忙回答。
听了这话之后,李世民思考了片刻说道:“知道去做什么吗?”
“太子殿下刚刚进于府,暂时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张昭连忙说道。
“那就让人盯着点。”李世民语气随意的说道。
“是,陛下。”张昭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外走了出去。
等到张昭离开之后,李世民脸上露出了所有所思的表情。
这是上一次自缢之后儿子第一次有动作。上次儿子在自己这里表态希望不要再像以前一样,自缢的事情是真是假,李世民都不在意,他要看的是儿子的想法和手段。
希望儿子这一次有些长进,别再那么青涩了。
良久之后,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沉着脸说道:“好好做,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而此时,于志宁的家里面。
李承乾与于志宁相谈甚欢,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李承乾准备走了,于志宁笑着送了出去。
等到李承乾离开之后,于志宁转身回到了屋子里。
他的儿子于遂古已经在等着了。
看到老爹回来之后,于遂谷连忙问道:“阿爷,太子这是要做什么?”
于志宁沉着脸,看了一眼儿子问道:“你以为呢?”
于遂古想了想说道:“恐怕没安好心,咱们要小心一些。阿爷,不如收敛一些?”
作为于志宁的儿子,于遂古自然知道老爹和太子殿下的关系。自从老爹到了东宫之后,两人的关系就没好过,现在太子幡然悔悟,怎么看都太假了。
于遂古有些担心的说道:“毕竟是太子啊!”
一直以来于遂古都很担心阿爷,希望他不要对太子过于苛刻,也不要玩命的劝诫。可是阿爷说不听,于遂古也只能是听之任之。
这一次太子的反常行为让于遂古更担心了。
于志宁看了一眼儿子说道:“我问心无愧,何须蝇营狗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