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综里修道士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道士勤练术

    智行没管那边的风波,自己也想不到慢慢名声已初显,就算知道也不会当一回事,自己又不是要算命赚钱。

    智行自己也知道如果以后抽到阵法,肯定需要大量的金钱,财,侣,法,地,是修道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同时也是修炼丹道的四个要素。

    “法”指的是修炼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修道三千六百旁门,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往。

    道教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派系各自的修炼方式不同,全真派以丹道为主,主张性命双修;而正一派则是以斋醮符箓为主,更多是以科仪为修行方式。

    所以在修行之时要确定自己的方向,要了解修炼的方法。许多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很难突破,需要云游参访隐士高人来助力自己。

    有句话叫“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很多修行道法只能让自己的弟子知道,对于前来参访的修道者,很多高人不愿传授于他们。这样也造成了道教在发展的过程中日渐式微。

    “财”即是修道过程中需要的财物支持。很多人认为既然悟道修行,为何还贪恋黄白之物?

    道教认为“无财不养道”,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就曾感叹:“无钱难修炼,不敢对人言,恨只恨,我无钱,昼夜告苍天。”

    在财物方面,道士们也无法免俗,毕竟就算是辟谷修行,也要服用坚果、草药等,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普通修行之人是达不到“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境界。

    自全真派创立之后,道教的修炼由外丹转为内丹。在修炼外丹之时,炼丹所用的丹炉,及炼丹所需的各种名贵的材料如金银汞等都是一般人是无法承受的财力。

    “侣”指的是在修行过程中志同道合的道友,也可以称为道侣。有人会问,很多隐世高人不都是独自在某个山洞闭关修炼多少年,为何还要找道友结伴修行呢?

    《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必孤陋寡闻也。与道侣一起修行可以在道法上互相精进,饮食起居也可以互相照顾。

    还有就是在打坐入定之时会进入冥想的境界,外界不能有干扰,容易造成所说的“走火入魔”,这个时候有道侣在旁可以守护。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侣可能是“法财侣地”中最难的一个因素,因为这个“侣”要懂得道法,甚至道行比你高。“你在关里头到什么境界他看得出来,不该叫你的时候不叫你,不该动你的时候不动你”,这种同参道友才能够做道侣。

    “地”指的是修行之所。道教有“洞天福地”之说,修行一般会选择远离尘世喧嚣的清净之地,这样可以不受外界的干扰,潜心修道。

    古代的众多高道莫不是选择在深山修行的。著名大师陈撄宁先生就在《仙学必成》中写道:“选择适宜于修炼的场所,须要近山林,远城市,有终年不断的泉水,有四季长青的树木。东南方形势开展,可以多得阳光;西北方峰峦屏立,可以遮蔽冬季寒冷之风。”

    智行以前还觉得闯出名堂算命也是赚钱的,但有了精神力后觉得赚钱还是很容易的,无论香港还是澳门去赌场走一遍就有了,会影响心境?智行觉得不会,如果贪心,早有精神力时去澳门那边发财了。

    智行无论前世今生都没贪什么,前世无数案例起因就是一个贪字,人心永远不会满足的,控制不住就是无限深渊,也许一早得势风生水起,心想事成,但有些东西始终都要还的!临老得不到安宁比比皆是。

    始终觉得钱够用就可以了,赚钱不多,那清茶淡饭也不错,还能养生,所以智行虽然银行里躺着三十多万,在道观吃的都是自己种的青菜,偶尔才买点肉炒青菜或者瓜类,只有出外面才吃好的。

    虽然智行前世一般都餐餐有肉,刚开始不太习惯,但还是按照前身记忆饮食习惯,以清淡为主,智行也奇怪怎么吃这样营养怎么跟得上,慢慢发觉身体记忆自动调节,虽然瘦点但也很健康。

    所以智行发觉并不是大鱼大肉才会健康,这才想起70,80年代以前几千年,有多少人有大鱼大肉的生活,寿命短了点,不知道调养或者养生,辛苦命活得累医疗条件差而已。

    看在后世多少80岁老人能挑能扛,以前又有什么吃的。所以智行有钱也不想要什么大鱼大肉的,清清淡淡能吃饱就行了,最起码知道绝对是绿色食品。

    所以智行现在也没必要要更多的钱,以后如果抽到阵法,练丹之类要大量的钱财,那也以后再说。

    法也有了,侣也不用,得来的修炼功法直接学会,苟着修炼就行了,地就是这道观了,风水不用说,虽然比不上什么洞天福地,但在香港还有哪里比这好,想静直接到山顶进去就是荒芜人烟,也许香港就这一块静地了。

    其他山头哪座都是旅游景点,哪座山头都有人去。只是道观这边山太多了,离城区远少人来,只有山脚下才有农村,远点都是荒野,谁会来,爬山而已,哪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