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将
字体: 16 + -

第178章 民声

    事情的顺利超乎了郝月的想象,羌渠对汉室朝廷的惧怕超乎了郝月的想象。

    不过十车金银,加上自己被误认为使者的身份,就将这个统领着数万人的贤王给彻底镇住了。

    而之后郝月的各种要求,也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应予。

    其实,最大的功劳,该是远在晋阳的朱淑,貉式的贤王羌渠,在这十多年里,每次的北伐也的确十分的受朱淑赏识,而羌渠也是因为朱淑从而头一次的对弱不禁风的汉人产生了非常大的改观。

    学识,有无穷尽的力量。

    加之近年来,不断传出的朝廷使者召见匈奴单于而后将他们软禁,绞杀的消息传入了羌渠的耳中。

    对汉人特别是汉室文人就更为的敬畏了起来。

    告别了羌渠,郝月赶着一大批的牛羊马,就开始了赶回广牧。

    “本想着胡人尚武,也许还应该让阿布你去露两手才会有成效的。”

    “没想到事情会这么的轻松。”

    “我看了一圈,没有人是我的对手。”吕布却是说道:“就算是打也是无聊的比斗。”

    “做做戏嘛。”郝月笑道:“上哪去找能和你过几招的对手啊。”

    吕布话音一转,颇为兴奋的说道:“你啊。”

    “呵,你想打我?”

    吕布跃跃欲试的说道:“我们也好久没有切磋切磋了。”

    郝月摇头说道:“我不想出手,我一出手,必见血。”

    吕布没有明白郝月的话中之意,也是说道:“我也是啊。”

    “不,我是认真的,如果真的让现在的我出手,哪怕对手是你,也会见血。”郝月极为严肃的说道:“为了不让我的手开始颤抖,我已经收不住手了。”

    “所以,千万别找我切磋。”

    “我的自制能力,比你还差。”

    听着郝月的感叹,吕布挠了挠头,不知该怎么去回答。

    “那你以后就别出手了,让我来。”

    “嗯。”

    这时,在后方沉思了半天的严云,也是驾马过来于郝月齐行,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愚兄想了很久,莫非月弟在何处知晓了羌渠的经历?”

    “这我怎么可能知道?”

    “那你是如何得知,刺史大人无羌渠的事迹?莫非,真是刺史大人有所提及?”

    郝月笑了笑,点头说道:“嗯,是真的。”

    “不可能,万万不可能!”

    “哦?师兄何以见得?”

    “虽然你说的有凭有据极为通顺,但其中的漏洞可有不少。”

    “唔,愿闻其详。”

    “刺史大人乃正统士人,天下士人对于胡人无不是痛辱大骂,岂会挂于嘴边?还告与他人?这是有损名节之事!”

    郝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这个临时计划,并不是相当完美,在有识之士的眼里的确显得漏洞百出,遂也是点头说道:“师兄所言不错,岳丈大人的确没有与我说起。”

    严云追问道:“那你是如何得知?莫非,瞎猜?”

    “嗯,师兄果然厉害!有答对了!”

    “这如何猜?”

    “观察,推测。”

    “我不过是随口一说顺便提起了岳丈大人,羌渠就是尊称其公,可见他对岳丈大人非常的尊敬。”

    “而羌渠之所以这么尊敬岳丈大人的原因,定是只有一个。”

    “除了近年来岳丈大人身体不适渐渐未去边关之外,每次的北伐岳丈大人都是亲临前线,可想而知,羌渠认知岳丈大人的时间,定是很久很久以前。”

    “所以几番推测之后,我就编出了岳丈大人对他十分看好的故事出来。”

    郝月说完,也是感叹的说道:“结果你也看到了,真当是兵不血刃,岳丈大人的名头真是好用呢。”

    严云沉思了良久,才是叹道:“...如此诡辩,兄不及你万一。”

    “也算不上诡辩,只是瞎猜猜到了。”郝月笑了笑,而后说道:“此番我们购得牛羊马各五百匹,师兄认为,该如何运用。”

    金银万两只买上千牲畜,怎么看都是一笔非常败家的买卖,实则不然。之所以只买了一千五百头牲畜,主要原因是郝月带来的人不够,此时的一百县兵为了管理这一千五百头牲畜已经是忙的不可开交,队伍的行程也是走走停停,极为缓慢,若是再多一点,怕是要走上月余了。

    而且所购都是成年牲畜,真要算其价值,远远的在于那金银万两之上,毕竟这是让郝月的起点,足足缩短了四年时间。

    见郝月问起此事,严云早有想法,神色一正认真的说道:“广牧共有八千余百姓,排除尚有地可耕的一千余人,则还剩七千。所以,愚兄认为,一户养一畜的方法便是可行。”

    郝月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一户人分配一头牲畜么?那牲畜的交配会成问题吧。”

    “散而分,这样能让每户百姓都能够珍惜他们所分配到的牲畜,聚而养,虽然牲畜被分配到了每户百姓的手里,但是百姓是聚集在一起的,牲畜的交配繁衍,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郝月复问:“那,诞生的新畜呢,如何处理?”

    “自然是上交官府,由官府分配,上交的越多,获得奖赏也就越多。”

    “那对于分配到种畜的百姓,岂不是很不公平?”

    “恰恰相反,种畜反而更受欢迎,为了更多的奖赏与分配,获得雌性牲畜的百姓便会去寻求获得雄性牲畜的百姓的帮助与许可,而养殖种畜的百姓便可从中盈利,月弟你只需定制个合适的标准与规矩,自可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

    “师兄果然高见,论起民生,我不如你。”

    “不怕月弟笑话,我年轻时,便是经常往民间跑,对于民间的生活,我从小就有着一种向往。”

    “向往?”

    “嗯,也许是小时候接触的多了,所以我以前时常在想,如果我是穷人家的的孩子,该怎么生活,该怎么让家里富裕起来。”

    “正是因为我没有这些烦恼吧,所以我对民间的事物非常的上心。”

    “师兄心系苍生,是为大义!”

    “月弟言重,心系苍生的是你,愚兄看到的只是当下,而月弟则是看到了未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