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书童
字体: 16 + -

第六十五章 小丫鬟

    周延他娘疑心重重的打量着房间里的小丫鬟和周延,见他娘这犀利的眼神,周延心底还有些发毛。

    当即解释说:“本想回来见娘,但天又已经晚了,就先住下,这姑娘是我请进来帮忙找东西的。”

    话虽然解释了,周瑞家的脸色仍然不好,催促着小丫头快些离开,自己在房中坐下,还不忘教训说:

    “日后行为要小心些,在咱们家和这些丫头们独处没问题,只是你如今住在后院里,旁边又是宝姑娘住的梨香院,怎么着也得小心些,别让人生出闲话。”

    周延恭敬的站在一旁,将他娘这些话依次听进去,但梨香院那种误会根本不会发生。

    那地方王夫人常去,周延再心宽体大也不敢踏足那里。

    周延被扯着坐下,周瑞家的说道:“如今我跟着琏二奶奶做事,发觉琏二奶奶对你没有恶意,日后咱们家只要避开太太,也就行了。”

    这两人说了大半夜闲话才睡去,第二日一早,小丫鬟过来服侍周延洗漱。

    经过昨晚那一遭,他怎么敢和这姑娘再有牵扯,怕是再有牵扯反会害了这姑娘。

    周延吩咐道:“我自己来就行了,你去我娘那里看看有什么要服侍的。”

    小丫鬟仍杵在这儿,说道:“周大娘那里向来不用我伺候,我见哥儿起得早,怕哥儿累,就过来服侍的。”

    话才说到这儿,周瑞家的就像一阵风似得窜过来,瞥了一眼小丫鬟没好气的说道:

    “纵使我不要你侍候,这活还有干不完的时候,总杵在这屋子做什么,去把水烧了。”

    小丫鬟不甘心的离开了,转过身时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周瑞家的在她走后骂道:“小骚蹄子,没事总爱和男人家拉拉扯扯。”

    周延好奇问道:“家里什么时候新买了丫头?我竟然不知道。”

    “什么买的,那是人家寄养的咱家的,过些日子还要回去呢。”

    “这倒奇怪,竟然还有人寄养丫鬟,怎么自己不拿来使唤?谁家寄养的?”

    周延问了一连串问题,就是想让他娘消消气,能看的出来,周瑞家的对那姑娘极不满意。

    “哼,府里要数体面,赖嬷嬷家算一个,就是他家送来的丫头,宝二爷房里的晴雯也是出自他家。”

    周延他娘明显对这种行为憎恶极了,尤其是牵扯到周延身上,便说道:“他家我还能不知道?无非是仗着地位高些,在老太太跟前说着讨巧话,我记得她孙子赖尚荣靠着府上才当了知县。”

    说到这里,周瑞家的转向周延恳切问道:“老爷接你回来读书,定是指望着你日后考取功名,你是什么想法?”

    他这些时日,除了读《史记》和戏本外,每天都在念四书五经,练八股文。

    周延想法很简单,在这个古代,除了农耕行商也没啥职业,再加上重农抑商,难道自己就去种地?

    当然不会,不是说不好,只是这样的日子太对不起穿越这个身份了,俗话说:学而优则仕。

    自己多练些文章道理,考个功名捞个小官,若是日后贾家被抄,起码可以养一些自己看重的红楼的女儿们。

    虽说有些没追求,但周延觉得挺好,他丝毫没想到在贾家被抄前,这些女儿们早已走的走、散的散,没剩下几个了。

    因此周延回答他娘:“科举这条路不错。”

    周瑞家的满意的点头,提醒道:“府里都猜你乐意科举,宝二爷似乎不是读书的料,老爷如今看重你,借着府里的威风便可扶摇直上。”

    府里都这么猜,赖嬷嬷家自然也这样想。

    古有馆陶公主、平阳公主为皇上送女以求荣宠,如今赖嬷嬷家也送,那小丫鬟若是能吃住周延,凭着周延的大好前程岂不是赚了。

    而对于赖嬷嬷家,不就是:汝富贵莫相忘。

    正因如此,周瑞家的才总防着那个小丫鬟。

    周延失笑道:“母亲放心,我有分寸,这几日无人有约,不能陪着母亲了。”

    周延离开后,当即坐上马车赶往汤小楼那里,甄应显早已经到了,对着纸上描摹的图案赞叹不已。

    周延过去看时,共画了两张纸,一张上写些“如意冠”,另一张上写着“鱼鳞甲”,字迹周围皆已画上图案花纹。

    甄应显将周延带入室内,宛花先生正在作画,画上女子头戴如意冠,身披鱼鳞甲,配着双剑,系上斗篷,可不就是后世中的“虞姬”模样。

    周延小声问道:“虞姬?”

    宛花先生点头,并说道:“既然是霸王别姬,虞姬少不得随军出征应穿铠甲,鱼与虞同音,绘上鱼鳞般的纹路称之为鱼鳞甲;随军出征受劳碌风霜,自然要有斗篷,斗篷上绘锦鸡,为‘姬’的谐音。”

    周延单是听了这些就赞叹不已,若是让他画这些东西,绝对没有这些门道,大师不愧是大师!

    甄应显却接话道:“这还不止,斗篷内绣鸳鸯游于芦苇之间,暗喻一双伴侣四面楚歌的情境;底色为鹅黄,边缘为武旦常用的月色和湖色,还饰有铆钉,强调虞姬擅武的一面。”

    一件斗篷就有如此多的门道,周延当真开心,这活做的越精细越能得到赏识。

    英隐先生所言不差,这出戏怕是真要献给贤德妃贾元春。

    汤小楼听了,疑惑问道:“为何虞姬是武旦?”

    “不全是,但虞姬自刎而死应当加上一场舞剑。”

    浓重的笔墨将双剑画的更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