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之群英争霸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铁骑飞将军(求推荐收藏)

    凤鸣山上的老太公知道了游世平和陈玄玉的来历,与他们讲起了他们族人和纨绔子弟王迁的恩怨。



    老太公一族人本来生活自洛阳西郊,九村十八寨的人都视老太公为族长。族人们多数都姓姜,是周朝国相姜子牙的后裔,经历世代世袭分支,到老太公这一辈,土地已所剩不多,族人们靠这些祖上传予的土地,勉强维持生计。



    中书侍郎王绍的女儿嫁给皇帝做妃子,皇帝赏赐王家封地,这些封地刚好和姜老太公族人的土地紧挨着,王迁贪得无厌,一心想扩大封地,把九村十八寨的族人赶出去,把土地占为己有。



    族人们坚决抵制,王迁勾结洛阳高官,增加族人的苛捐杂税,肆意抓捕青年服兵役,抓捕女子送往皇宫和官衙做奴婢,使得族人们生活无以为继,苦不堪言。老太公召集族人商议,不可坐以待毙,遂抢了王迁的车马,牲口,粮食来到凤鸣山,开始了自种自足的绝世生活。



    王迁仗着自己国舅爷的身份,多次让洛阳府幕派兵围剿,每次围剿,族人都浴血死战,打退官兵。



    周而复始,官兵不断来战,族人死伤无数,青年男子所剩不多,每次抵抗,族人老幼皆上战场,大的有六十多岁的,年少的有十二三岁的,誓要战到一兵一卒。



    姜老太公有十一个公子,几次和官府打仗,已战死八个,只剩老三,老七,和老十一。老三和老七还在身边,老十一从小出门学艺至今未回。



    姜老太公讲的惆怅愤慨,为族人年轻后生一个个战死,痛心不已,自己倍感心力憔悴。



    游世平和陈玄玉听姜老太公讲完,对王迁更加深恶痛绝,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尤不能解恨。



    游世平给老太公分析,即便这次自己引兵退去,还会有别人来,应想个万全之策才好。



    正在这时,刚才那个小孩又急忙跑来,说来了个丑陋的大汉,急着要见二位公子。老太公命他领来这里。



    小孩口中的这位丑大汉正是大哥刘元霸。



    刘元霸着急来见游世平,是因为洛阳府方面又派了三千铁骑官兵,领兵的是个道人,刘元霸一时没了主意,赶忙跑来告知游世平。



    陈玄玉猜想那道人就是那晚与他打斗的人,告诉大哥和三弟,此人懂法力,并非凡人,不好对付。



    兄弟三人决意留在山上助姜老太公一臂之力,合力对付那个妖道。姜老太公感动不已。



    姜老太公火速召集族人,又要打仗了……



    再看族人队伍,多数老弱病残,穿着各异且破旧不堪,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有刀,有长矛,有木棍,有闸刀,有锄头……多数身上都有伤。这些要对抗的可是武器精良的铁骑战队,不知是怎么一次次打退官兵的,想必是殊死搏杀,确切的说应该是殊死肉搏,命换命的肉搏。



    游世平三兄弟让老太公找来了村名的衣服换上,又把脸涂画一番,以防被老道带来的官兵认出。



    族人们要对付山下的三千铁骑士兵,还有那个妖道更是麻烦,好在游世平不在,山下的五千铁骑老道指挥不动。



    游世平指挥族人们沿着山路设伏,隐藏在两旁的山上,备好石头,白灰。



    不多时,老道骑着马,带着三千士兵浩浩荡荡走在上山的路上。



    隐蔽在山上的陈玄玉看清了那道人,正是那晚打斗的那位妖道。



    大军进了埋伏圈,姜太公的三儿子大喊一声“砸!”山上立刻滚滚石头飞了下来,大军乱作一团,士兵被砸死砸伤无数。白灰飞扬下来,士兵被迷双眼,山路上空,白茫茫一片。



    一轮下来,大军军心涣散,死伤过半。



    石头,白灰皆用尽,族人全数冲杀下来,和官兵混打在一起。



    无论老人和孩子无不舍命搏杀,虽老弱病残,气势仍为雄壮,无一退却,慷慨激昂。



    道人挥动拂尘杀伤不少族人。



    游世平见状,忙上前和道人打,不敌,刘元霸也来帮忙,两兄弟一起战道人,仍然不敌道人,两人皆被打伤,陈玄玉也上前帮阵。陈玄玉自从被师傅化露为血之后功力大增十倍,就这样三兄弟合力战妖道,虽有旗鼓相当之势,三人合力仍占下风,难胜道人。



    官兵剩的不多了,唯独这个道人,越战越勇,三兄弟越打越感觉吃力,有些力不从心了。



    老太公的两个儿子也加入了战道人的行列,五人战妖道。道人从容应对,左一阵玄光打到三人,右一道玄光打到二人,太公七子冒死举刀刺道人,被他一拂尘打的粉身碎骨,尸骨无存。



    众人更加悲伤愤怒,却又无可奈何,道人坐在马上放声大笑。



    此时山中忽起一阵瑟瑟寒风,吹得树枝晃动,树叶哗哗作响,落在地上的白沙又被吹了起来,夹杂着灰尘,让人什么也看不清。



    寒风停息,飞沙落下,每个人身上都洒满白灰尘土,个个像是兵马俑一般。



    从寒风吹来的方向又出现了一道五彩霞光,一声骏马嘶吼的声音像是从天上传来。



    一匹白色的骏马踩着五彩霞光飞驰而来,骏马上驮着一个少年,少年约莫有十八九岁,一身戎装,一副少年将军摸样。



    这少年,手持三尖两刃刀,英气勃勃,飒爽英姿,面目俊朗,双目如鹰眼咄咄逼人。



    飞马轻盈落地,双腿腾空,嘶叫一声,整个山谷回荡许久。



    众人都停下了打斗,全部盯着这少年。



    少年驱马来到道人跟前,怒目相对,大喊一声:“妖人,休要猖狂,今天我要你命丧小爷的刀下”



    道人不屑,笑道:“无知小儿,乳臭未干,敢出此狂言,可笑至极”说着,道人一甩袍袖,甩出三颗带火标箭。



    少年挥刀拦住标箭,标箭被弹出反射向道人,速度之快,众人都未来得及反应。道人也没反应过来,见标箭又回射回来,吓得从马上跌落。



    道人不甘心,飞起身来,挥耍着拂尘,直冲少年而来。



    少年也从马背上飞起,和道人在空中打斗起来,少年一招一式皆玄光带风,道人也是吞云吐雾,火光四射,少年步步逼近,道人节节后退。



    少年忽然口吐焰火,道人挥动拂尘灭火,不料兽毛被烧光,只剩木柄。道人无计可施,欲要逃窜,少年快速一刀,刺入道人喉咙,道人疼的面目凝固,浑身颤抖,从空中摔落地上,再看那道人,身体不断缩小,人形变成了一具蛤蟆形状,被少年打死,现出了原形。



    少年也飞身落地,来到督战的老太公面前,跪在面前,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爹爹,小儿子姜末宝来迟一步,请爹爹惩罚”



    大家这才明白,少年原来是老太公的小儿子。



    老太公扶起姜末宝,此时的他已经是老泪纵横。



    大家快速打扫战场,姜末宝的七哥已经尸体破碎,无法收殓,姜末宝用玄天意念法,还原了七哥尸体,只是魂魄已然被道人打碎,命是救不回来了。



    一切收拾完毕,游世平等人也跟着山里的族人上了山。



    老太公给小儿子讲了这几年族人们的遭遇,父子二人皆泪如雨下。



    老太公又让姜末宝拜见游世平他们三位义士,姜末宝磕头致谢,感恩戴德。游世平三人对姜末宝少年英才,法力超群更是赞叹不已。



    老太公给游世平三人讲起来这个十一子姜末宝。



    姜末宝出生那年,老太公已经六十多岁了,老年得子的老太公对这个小儿子更是喜欢的不得了,可谁也想不到,这孩子一出生,浑身发烫,烫的人都不敢碰他,老太公和老伴更是急的不得了。



    孩子抱也抱不得,喂也喂不得,眼瞅着要饿死了。



    有一天老太公家里来了一位老人,说能治好小儿的病。果不其然,那老人不知使了什么神通,孩子身上不烫了,老人说孩子天生奇异,不同寻常,要收他为徒,老太公和老伴都觉得孩子太小有些舍不得,婉拒了老人。



    老人走后的第二天,孩子身体又和之前那样其烫无比,老人再次来到家中,此时老太公无计可施,答应了那老人。



    那老人抱起孩子瞬间就无影无踪了,老太公知道那老人肯定是个仙翁高人,也只盼小儿子能来日学成归来,能有个好出息,只这一别就是十八年,直到今天父子才算重逢,老伴日夜思念小儿,第二年就仙逝了。



    游世平尤感这个姜家十一子不简单,将来若有此人辅佐,定会如虎添翼。只是他相信缘分,只求顺其自然。



    此次击退了官兵,还会有下一次,这样族人们还是无休止的打仗,死人。游世平三人和老太公商量,斩草除根,必须除了王迁这个败类,才能平息无休止的征战。



    游世平跟老太公建议放弃凤鸣山,说有个至交好友在南阳白龟山,那里有山,有几十里的水泊,老太公携族人全部迁至白龟山生活,游世平书信一封给范流儿,老太公与族人皆赞成。



    姜末宝告诉父亲,他这次下山,是受师傅差遣,一是来解家族之难,更重要的是来辅佐胸前有颗月牙的人,解决王迁之事后要拜别父老,去寻找此人。



    陈玄玉心里装不住话,他告诉姜末宝,不用费心去找,胸前有月牙的人就在眼前,他就是游世平。姜末宝惊奇之余就剩下惊喜了。姜末宝又重拜游世平。



    从此之后,姜末宝就一直伴随游世平左右,游世平给十一子起了个别名叫‘铁骑飞将军’。



    游世平三兄弟带着姜末宝告别了老太公下山了,五千士兵还在原地未动,游世平谎称山中匪人已灭,道人和三千将士与匪人同归于尽,无一生还,士兵本不愿打仗,也甚是高兴。遂跟着游世平返回了洛阳城。



    接下来几位要做的就是,血刃恶王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