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暴亡之谜
字体: 16 + -

第6章

    官史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七日,因圣体不豫,康熙从南苑围场返回畅春园,八日传旨:“偶冒风寒,本日即透汗,自初十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期间康熙帝命令胤禛去南郊祭天,胤禛以“圣躬不豫”为名推辞不去,多次恳求留在康熙身边,遭康熙拒绝(《大义觉迷录》对此有雍正自叙)。

    十三日丑刻(凌晨2点),康熙病危,急招胤禛,命吴尔占代行祀典。

    十三日巳刻(上午10点),胤禛赶到畅春园,据其《大义觉迷录》自述:“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注意此时康熙并未提及传位事。

    雍正七年时,雍正提出中间寅刻(凌晨四点)胤禛未到时,康熙招三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三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和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按此说法,“八人受谕”的现场有皇十七子允礼等人在寝宫外伺候,但隆科多密折上却说:“圣祖皇帝宾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亲王(允礼)在内值班,闻大事出,与臣遇于西直门大衔,告以皇上绍登大位之言。果亲王神色乖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邸,并未在宫迎驾伺候。”所以,允礼根本不在寝宫外伺候,也不知道传位雍正的遗诏。)

    十三日戌刻(晚上八点),“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号呼,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皆仆于地”(摘自《大义觉迷录》)。(其于此时之胤禛,有何可惊?)

    康熙去世当晚,胤禛命令淳郡王胤祐守卫畅春园;十六阿哥胤禄、世子弘昇肃清宫禁;十三阿哥胤祥等人多备仪卫,以銮舆运载康熙遗体至乾清宫。胤禛本人在隆科多护卫下先回大内,在隆宗门跪迎康熙遗体扶至乾清宫。

    当夜,胤禛命令关闭京城九门,“诸王非请令旨不得进入大内”。(六日后方开启。)

    十四日戌刻始大殓,既殓,胤禛下谕(未即位已称朕),第一谕命令胤禩、胤祥、马齐、隆科多四人总理事务,第二谕即命抚远大将军奔丧来京,第三谕即封胤禩、胤祥为亲王,胤礽子弘皙为郡王。其中第二谕由刚刚晋封为贝子的延信传送,延信走后不久,胤禛又发了一道密谕直追:“你抵达后,将大将军王所有奏折、所有朱批谕旨及伊之家信全部收缴封固后奏送。如果将军要亲自带来,你从速开列缘由,在伊家信(等)带至京城前密奏。你若手软疏怠,(使伊得以)检阅奏文后,并不全部交来,朕就生你的气了!若在路上遇见大将军,勿将此谕稍有泄露。”

    十六日颁布康熙遗诏。内容与康熙五十六年的遗言大体相同,只增加了传位与丧事办理两项内容。鸿胪寺官员宣读先皇遗诏时,只宣读了满文本,御史联名参奏宣读官员失职,指责他们不公布汉文本。胤禛答称:“且宣读清文诏书时,大小臣公既已共闻,即与宣读汉字诏书无异”。

    二十日胤禛正式举行即皇帝位礼仪。是日,各官齐聚于朝,胤禛素服诣康熙帝梓宫前,跪上香,告受命于大行皇帝,行三跪九叩礼。受命毕,至东偏殿换礼服,至皇太后宫行礼毕,于太和殿升宝座,鸣钟鼓,中和乐设而不作。王以下文武各官行朝贺礼,免宣庆贺表。是日,颁发《大赦诏》。以明年为雍正元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