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之崛起
字体: 16 + -

第2章 三人会议

    “哦,还是听郑大夫高见。坐下说,坐下说,经历过赵韪霍乱,我也是深感自责啊,自以为宜州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士大夫勤政不已。到头来却发现和漏筛子一样,并不牢靠啊。再说现在天下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定都许昌,袁绍四世三公,携祖上余恩割据一方。韩遂马腾天高皇帝远,在雍凉作威作福,孙策这个小老虎行猛虎姿势南下江东。而我继先父遗志,只愿在这乱世中保一方人民,还希望两位先生多多指正啊”

    郭大伟心说,就怕你们不说话,只要愿意献上计策就行。反正也是要割据一方为一代诸侯的,先简单的漏个底,再好好的笼络一番,不怕你们不给我卖命。虽说没做过管理吧,但总是见过的,画大饼嘛,就和前世老板忽悠员工一样呗。再说了就我这网上混迹十几年的经验又岂是瞎混的,人称键盘侠,打嘴炮是我的专长。

    郭大伟示意了下人开始上饭菜之后开始坐下来,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前面的两位。

    郑度刚开始打算自己的长篇大论,好好展示下自己的才华和眼见。毕竟之前郑度在刘家只能说混的一般般,从事而已。大多数还是主簿黄权为主。益州两任主人,刘鄢、刘璋都不算和他亲近。刘鄢还算雄主,马踏西蜀,安民而抗豪强。也是当时刘鄢不依靠当地豪强,郑度才有机会在益州州牧府上行走,所以郑度还是很感激刘鄢的,这也是早年跟随刘鄢入蜀的人走的走,死的死,叛乱的叛乱,郑度才混到现在从事的职位。不过在郑度的眼中新主刘璋并不算明主,暗弱,懒惰,举事不明。所以郑度在刘璋刚坐上益州牧的时候是消极的,难过的。不过今天的刘璋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似乎换了个人一样,并没有之前的那股子公司性,愈发的更向先主了。郑度对眼望了下黄权,发现黄权的眼中也闪烁着光芒。

    摆了摆袖子,郑度还是站起来正色到“赵韪,甘宁实乃小害,一无民心,二无强兵,本身亦非能征善战之辈,只会有一些小心思罢了,张任将军大军一到不足为虑。倒是益州本地还需要主公多费心思。其一,主公新任益州牧不久,先主去世,余威不在,刘瑁将军又于半年前病逝,东州兵已不稳矣。还朢主公派遣能成名将以作整顿。其二,先主之前打压当地豪强,与豪强相互遏制,以图保持着益州的稳定。而今新主去世,主公即为,某些豪强又隐隐欲动,当然赵韪最是明显。度以为主公应当好生安抚,度本自寒门,本应排斥豪强,然而川蜀豪强本身并不强势,也并没有谁有大心思。他们只是想更多的赚取利益,保持自身罢了。而一旦遇雄主,应该会鼎力扶持,携手共进。而且主公统治益州所需铁甲,钱粮,壮丁等等还需要豪强配合。所以望主公三思啊,如何与豪强掌握那个度携手共建益州,以及主公如何驾驭这些。其三,汉中张鲁,因不满其母被杀,已经不在听从益州了,早年放张鲁屯兵汉中,切断与朝廷的来往,如今,张鲁在汉中大力宣传其五斗米教,教众不下万人,跟随者云集,已造成养虎为患之势。主公应早作决断。”郑度说完之后,拱拱手,立在桌边,等着刘璋的反应。

    而刘璋呢,刘璋望着郑度,手托着下巴,久久不语,内心确实一万头草泥马飘过。我滴个乖乖,这诸侯不好当啊,不是说川蜀富饶,安稳如室外桃园么,战乱时期不是都是来川蜀避难的么,怎么现在这么乱,我还能不能当我的后花园,能不能好好的征战天下,能不能有时候脾气来了做个纨绔什么的了。还有张鲁又是啥回事?张鲁之前还是我手下?之前看三国电视剧,玩三国游戏的时候咋没有人提示。从来都是两份势力啊,要是汉中也是我的我也就可以先美美的睡一觉了,再学习学习刘邦,观天下大势。也不知道前主人造了什么孽,就这么把好好的一份基业给送人了。要想想当年刘备为了自己的一块底盘弄了多久。不过当地豪强这个,当时刘备入蜀的时候是咋弄得了,得想想,好像是娶了个老婆,好像是吴懿的妹妹。对联姻,古代不都这样的么,政治联姻稳定四方,笼络人才。还好我电视剧小说看的多,不然要耍手腕,现在还不知道咋弄,而且好像还是个大美人。嗯,就这样。

    回过神来,刘璋看着黄权和郑度,发现他两正满脸期待的盯着他看呢

    “咳咳,东州兵这个,就让严颜先整顿吧,后续等张任回来再全部由张任将军统领练兵。”反正西蜀我就知道张任和老将严颜,张任既然剿匪去了,就先让严颜带着,不过最后还是得交给张任,毕竟印象中严颜可是投降了刘备的,张任却死战到底。而且张任好看啊,上次一副铠甲的站在那,好看耶,颜值高,颜值既正义。

    “至于,当地豪强,其中可有适龄女子,两位先生觉得联姻如何?我记得吴懿的妹妹就温婉可人,你们觉得我这样怎么样?”说完刘璋抬头向黄权郑度看去。却发现并没有期待的欣喜以及满意的神态,而是一脸狐疑的看着他,眼中似乎有怒气。

    “怎么?我脸上有东西么?还是二位先生觉得有何不妥?”刘璋疑惑道

    “那可是你的兄嫂!”黄权一脸愤懑的站起来

    “咳咳咳~这个,这个”刘璋闹了个大红脸,一脸尴尬的说到“头还是晕的,这次病的把脑子烧坏了,好些事都没记起来,先生见谅,先生见谅,让先生笑话了。”

    “哈哈哈哈,主公想法是好的,但人选确实是有问题,主公当为自身声誉考虑啊。而且度以为,除却联姻之外更多的应该把一些士族的人才利用起来,给予有才能的士族官职。以起到巩固之用,公衡以为如何?”郑度端起杯子来打哈哈的说到。给刘璋一个台阶,顺带着把话题带过去了。

    “唔,是应该好好利用下当地的士族,先主在时好些要职都是先主入蜀时带来的,以及后来提拔上来的寒门,比如像从事正德郑大夫,笼络士绅乃当务之急。然而光笼络士绅是不行的,给予他们官职,到后面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让士绅的力量越来越大。主公应当同时加大力度提拔寒门用以制衡士绅,让双方都为主公所用。毕竟确实比起来寒门还是太弱了,如大才正德先生这样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有真材实料的还是在士绅那。黄权缓和了下脸色道。

    “哎,寒门,寒门子弟求学难啊。”郑度一脸叹息着

    嗯,看样子还是缺人啊,对了法正呢,传说中才智不下于郭嘉的法孝直。还有缺人自己培养啊,前世的郭大伟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办一所自己的学校。把大学的理念放到放到高中,再把实习研究生的放到大学,避免大多数人在两个时期产生很大的迷茫,也给人更多的试错时间。简单来说,就是上大课,然后主修自己的方向,其中可以可以挑选3个选修,然后到时候按照这四个选修选择一个方向去实习。不过按照前世郭大伟的想法是需要一个商业帝国支撑的,然后再反哺商业集团。不过现在就不用啊,现在好歹也是一方诸侯,弄个学校,国子监之类的还不是小意思。

    “公衡,你觉得开办官学如何,由官府出资,收益州所有的寒门以及相应的孩童,辅以老先生教学,并延请一些专业领域的人教授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讲授如何为官,如何未将,如何为帅,如何为谋士,如何打理财富,如何打造土木利器。并从中挑选一部分优异之人外放到相应职门应职,做的好的继续做,做不好的和本人协商换相应职务。”

    还没等黄权回话,郑度就摆手抢着说到“主公提议甚好,然而很多细则需要多推敲,教书历来由士绅把持,且不说主公说的后续相关专业人士哪里去找,新学开始的时候士绅也不会把优秀的小辈放出来,都是放在自家培养的。”

    “这个容我思量思量,考虑周全了再和两位先生细说。对了,汉中张鲁这事,公衡正德可有啥良方教我?”

    “张鲁!五斗米教已经席卷汉中,张鲁在汉中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然而也只是那一州之地,主公当暂时不必理会,带张任将军剿灭叛贼归来时再慢慢图之。”黄权说到

    “唔,如此也好,攘外必先安内,就让他先逍遥一段时间。两位先生快吃,光顾着谈事,饭菜却凉了,是璋愚钝怠慢了,以后还请两位先生多多扶持。”

    “主公不必如此”

    剩下的就是宾主尽欢了。

    (嘿嘿,虽然不知道有没有人看,也不知道看过的人怎么想,可能会想是不是就开始招生时期了,然后培养什么姜维,陆逊,邓艾什么的~~~嘿嘿嘿,那你们就错了。不是哦,真的只是现实的野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