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上大夫
字体: 16 + -

第1章 前尘旧梦

    大明王朝,国都金陵。

    皇极殿。

    大殿内百官各站半边,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却静不做声,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时大殿上那身着龙袍的人却不耐烦了,说道。

    这时,文官一方的几位官员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轻轻的点了一下头,一穿青袍上绣仙鹤的中年男人仿佛下定决心,站了出来,道:“臣,有事启奏!”

    “说。”皇帝仿佛知道了什么,闭上眼睛,缓缓的说道。

    “遵旨,东厂阉贼为祸大明,东厂厂公王振更是不思报国,对陛下旨意更是阳奉阴违!臣!恳请陛下即刻废除东厂,处死阉贼王振及其党羽!”话音刚落,文官阵营的所有官员皆跪,道:“臣等恳请陛下处死阉贼王振及其党羽!”

    皇帝怒极反笑,道:“好啊!都是朕的好臣子啊!东厂稍微触及尔等利益,尔等就要朕处死王振。朕不同意,你们是不是就长跪不起?在向后去,你们是不是就该逼宫!挟朕以令诸侯!令天下百姓!”皇帝越说越怒,到最后都是喊的。

    “臣,不敢。”文官一系全部跪在地上,说道。

    “不敢?尔等做了什么小动作别以为朕不知道!王抚!你私通建奴,倒卖粮食!李恒!你族中子弟恃强凌弱!欺男霸女!还有你!你!你!你们做的好哇!真是朕的好臣子!哈哈哈!太祖皇帝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被尔等猪狗不如的东西给慢慢地腐蚀了。”天子最后仰天大笑,没人注意到,他的眼角有一滴泪。

    这时,一些文官的脸色一时白一时红,突然那领头的官员突然发作,从袖中掏出一竹管,向大殿外放了一炮,冲着周边的人喊道:“王抚!李桓!此时不动更待何时!大清国答应我,到时给吾等白银万两!若失败,则九族尽夷!”

    “赵文,你胆子竞如此之大!竞通敌叛国!”天子说着,面色一变,口中吐出一口鲜血!

    “来人啊!快来人!保护陛下!”这时也有几个对天子忠心耿耿的文官武将喊道。

    。。。。。。。。。。。

    “快!快去那边搜搜!你去这边,剩下的人跟我走!”一个身着皮甲,后脑勺留着金钱鼠尾鞭的大汉操着不熟练的汉语说道。

    这时,花园里一座不起眼的假山后面露出了一个头,随即又隐了下去。

    “陛下!快从密道里逃出去!城外有王公公来接应,臣来吸引建奴的注意。”一大汉小声的对着一旁的皇帝说道。

    然后用力,将假山后面的一块石砖拍了下去,然后一块不起眼的青石砖下面发出“噗通”的声音。那大汉随手把石砖移开,露出一地道,不等天子说什么,便把他给推了下去,然后冲着他说道:“不管有多少岔路,一律向左走!”不等天子说话,便把石砖堵了回去。然后看了一下周围,下定决心,提起一旁的长剑就像皇极殿去了。

    。。。。。。。。。。

    却说天子,天子按着镇东将军所说,沿着地道左边行走,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忽然看得前方有一丝明亮,便欣喜若狂的像前方奔去。

    刚出密道,他的眼就被强烈的阳光给刺到了,他揉了揉眼,却看到王振跪在地上,浑身是伤,道:“陛下,奴婢没能将太子殿下给救了出来,等臣到的时候皇后娘娘她悬梁自尽了,皇后娘娘还给陛下您写了一封信。”

    他颤抖着接过那封信,打开:

    陛下,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臣妾已经不在您身边了。

    别人不知道陛下的苦,但是臣妾知道。

    大明已经被这帮蛀虫给腐蚀了。

    还记得当时家父贪污五万两,陛下为公正,将家父打入天牢。

    那段时间陛下您对我一直都很愧疚,但臣妾从来没有怨恨过陛下...........

    看着皇后的信,他不由得留下眼泪。他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这么优柔寡断。恨自己作为皇帝却被臣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挟。他恨自己。。。恨自己没有能力来保护他心爱的女人。

    过了许久,他站了起来,他勉强挤出一副笑脸,对王振说道:“走吧,陪朕去煤山。朕要看看朕的大明。”

    王振没有办法,只能应允。

    。。。。。。。。。。。

    站在高处,一阵秋风吹来,卷下枯叶片片,就这样站着,站着。他回头看了一眼王振,随即将腰间的带子解下,一头穿过树枝,然后打了个死结,又捡了几块石头。他突然停了下来,对身旁的王振道:“若是有来生,希望你能护朕的大明江山,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将手指咬破,轻轻的印在王振的头上。朕给你取个表字,就叫承恩吧。”

    然后将头申了进去,把脚下的石头踢了......

    王振回过神来,留下了两行清泪。

    “陛下!奴婢这就来陪您。”他大喊一声,留下了两行清泪。

    。。。。。。。。。。

    伴着秋风,他将腰间的布带给解了下来,同样系在了树上......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一曲悲歌送壮士!

    记住这是架空文,别问我为什么陪皇帝自尽的是王振而不是王承恩。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