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今
字体: 16 + -

第96章 军功三之剿世充(下)

    李世民很快就率军来到了河南,他没有直接向洛阳发动总攻,而是打算先将洛阳周围的慈涧、伊阙、洛口、洛城、河内和北邙等城拿下,对洛阳形成包围之势,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意思,让外面的粮食和军备都进不来,使王世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再夺取洛阳不迟!

    这叫关门打狗。

    阿嚏!

    在攻取慈涧的战役中,李世民亲率轻骑侦查敌情,这时突然遇到王世充的大部队,并且被包围了,双方的人数相差悬殊,可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不是李农民,他是见过大场面滴人,因此一点都不胆怵,把对方看做是浮云而已,只见他策马飞奔,左右开弓,敌人皆应弦而倒。之后在射箭之余,竟然还擒拿住对方的一员大将,就此震慑住了敌人,把敌人都吓跑了,不愧是打架高手!

    阿嚏!

    王世充对此非常恼火,隔水传话,说你在关中当你的皇帝,我在河南当我的皇帝,咱们各过各的日子,不好吗?难道非要打架吗?

    希望息兵讲和。

    被李世民严词拒绝了。

    不好,当然不好!

    老子要当你爹!阿嚏!

    王世充对此非常恼火,怎么遇上这么个不讲理的主儿,他决定寻找机会,好好教训一次李世民。

    让你吃饱了撑的,来我河南耍横!

    机会,还真让他逮着了。

    这一天,李世民率领500骑兵巡行战地,刚登上北邙山,便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率领的万余人马包围了,只见对方的一员猛将单雄信(李密降唐后他投奔了洛阳),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持槊(长枪)直趋李世民,眨眼间便冲到了李世民后方,趁李世民不备,挺长槊便刺……

    黑枪,典型的黑枪!

    如果中枪,李世民就成为被人民缅怀的人了!

    这是李世民征战史上最凶险的一次,因为他已经站在了死神的门口!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员大将大喝一声,以骂人不及掩耳之势横刀立马冲杀了过来,犹如一道幻影,声到,人到,枪到,举长槊向单雄信刺去,将单雄信斜刺于马下,关键时刻,救了李世民一命,并且保护着李世民突围而出,走了。

    好险!

    好险啊!

    太险了!

    好在有惊无险!

    那么,是谁这么猛呢?竟然能够将单雄信那样的人物一枪刺于马下?这武功也太高强了点吧!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被李世民收编到秦王府的尉迟敬德同志,若不是他及时赶来救李世民,李世民就“啊朋友再也见不到”了。

    阿嚏!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尉迟敬德当初投降后,李世民知道他是员猛将,对他非常器重,任命他为将军,还让他统帅旧部,屈突通担心尉迟敬德迟早会像李密那样再造反,便劝李世民不要重用此人,但李世民的原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用你,就充分信任你。

    结果,正如屈突通担心的那样,降唐的刘武周将士又纷纷叛逃,去找刘武周了,唐军诸将不得不怀疑尉迟敬德也会找机会逃跑,便将他囚禁了起来,然后这才报告李世民,说:这个人留着是个祸患,不如索性现在就杀了他吧。

    当时,很多人都先降后逃,唐军诸将的话不无道理,按一般领导的见识,肯定会杀了尉迟敬德,了事,但李世民认为,以尉迟敬德的勇猛和智慧,如果他真想叛离,恐怕早在那些人叛离之前就叛离了,怎会留在他们身后坐等被抓呢?

    于是,李世民不仅没有听别人的劝说,杀掉尉迟敬德,反而在第一时间来到狱中,亲自解开了尉迟敬德身上的绳子,将其带入了卧内(没有把你当外人),赐给其大量金子道:大丈夫做事,讲求意气相投,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的仇怨就介意,我不会听信谗言杀害你的(吾终不信谗言以害忠良),如果你一定要走,这点金子就权当是路费,请务必收下,聊表我们曾共事一场的情谊……

    尉迟敬德当时就感动坏了,啥?你这么信任我?不仅不杀我,还给我金子?

    此时此刻,就算尉迟敬德有过随大流叛逃的想法,也不会走了,就算因为刚才被抓而有怨恨,此时也早就不怨不恨风淡云轻了,心想,能遇到这么够意思的老板,傻子才走,我跟定他了,士为知己者死,我就算为他死,死了也值!

    这才有了千钧一发之际,他救李世民的行为。

    试想,假如李世民当初听信谗言杀害了尉迟敬德,这次还能被救吗?已经玩完了,去见老阎了。

    阿嚏!

    这里,与其说是尉迟敬德救了李世民一命,不如说是李世民用包容的胸怀救了自己一命。

    有时候,给别人一条路,就是就是给自己未来一条路,阿嚏!

    朋友多了路好走!

    李世民被救后,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盔甲,抖擞了精神,重新拿起兵器,和尉迟敬德又杀向了敌军,向外突围。

    这两个为打仗而生的优质种子选手,左突右杀,前砍后刺,如入无人之境。但是,毕竟他们的人数才有区区500人,而对方有万余人,很快,他们的处境又很危险了,毕竟,人数相差太悬殊了!

    关键时候,屈突通率领唐朝的大军赶到了,如下山猛虎般杀向了敌阵。李世民一看,更来了精神,人少都不怵你,援军来了你就更是菜了!他们里突外冲,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王世充独自逃回进了洛阳。

    我估计当时李世民冲着王世充的背影用河南话说了三个字:

    打死你个龟孙儿!

    阿嚏!

    此次战斗,虽然没逮住王世充,却活捉了王世充的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敌1000余人,俘虏6000余人。

    李世民不得不对对尉迟敬德感慨道: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你的回报了!言外之意,我没有看错你,没有白对你够意思,才被你救了一命,于是赏赐给尉迟敬德一箱子金银作为奖励,对其是“宠遇日隆”。

    这次战斗之后,王世充和李世民又交手过数次,他每次都和中国足球在世界杯上的表现一样稳定——完败,没有一次能够战胜李世民。

    王世充终于算是明白了(被打明白的),李世民不是人造的,根本不是人造的,至于是啥造的,不知道,反正不是人造的,再和他打下去,自己的小名儿估计就快变成“欠揍”了,再玩就该玩蛋去了。

    阿嚏!

    所以不能再和他玩了!

    姥姥!

    自此,王世充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则,龟缩在城内不出来了,皇帝一言九鼎,说不出来,就不出来,即便你骂他是缩头乌龟王八蛋,他也不出来,当皇帝的,说话一定要算数!

    李世民也没有强行攻城,而是将洛阳围了起来,像木乃伊一样围了起来!

    这一围,就从620年的8月围到了621年的2月,唐军将士都累得想回关中了,因此有人建议,不如暂且班师,待休整好了,再来不迟!

    这个建议可以说不错,反正谁也打不赢谁,僵持着干耗着干嘛?

    可是,关键时刻,李世民再次表现出了他的军事天才,他客观冷静地分析了目前的形势,说,洛阳成为孤城已经很久了,此时城内一定缺粮了,等里面的军队快要揭不开锅的时候,胜利就指日可待了。

    关于这个道理,就算达尔文来了也得认可,阿嚏!

    没有粮食,不能生存,再阿嚏!

    正如李世民预料,王世充果然非常缺粮,快要揭不开锅了,能吃的东西全都米西过了,就差人吃人了。

    照此下去,李世民瓮中捉鳖的好戏就可以上演了,胜利的曙光就要到来了,蚂蚁牙就要嘿了……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说河北的窦建德,此时正率领10万大军,从黄河下游急驱而来,要解救王世充。

    原来,是王世充向窦建德发出了sos,救我,老窦,我是老王!

    不是隔壁那个老王,阿嚏!

    对于李世民而言,一个对手还没有解决,又来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对手,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怎么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