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今
字体: 16 + -

第57章 大忽悠式征兵

    隋朝的法律规定,遇到紧急情况,比如说外敌进攻啦,或者附近发生叛乱啦,官员可以征兵去对付外敌或者土匪,这叫“得便调发”。

    对于李渊来说,在这样一个乱世,最不缺的就是这两种情形发生,只要稍具有耐心,这样的机会很快便会到来,有时比银行排队还快。

    阿嚏!

    在这样的机会到来之前,李渊做了一件非常必要的事,就是制造恐慌:他伪造了一份杨广的诏书,说年底要第4次去攻打高丽,凡是太原、雁门、西河郡、马邑等地20至50岁的男人,都要被征兵去打群架,并于年底在涿郡集合。这样一来,征兵的时候大家才会踊跃报名——因为只有你在太原当了兵,到时才可以不用被征兵去打高丽。

    据说此锦囊妙计是刘文静提出的,可见这家伙一点都不文静。

    阿嚏!

    这个官谣很快就被转发了“500次”以上,太原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当即人人不满,个个骂娘。要知道,这以前打高丽,哪一次不是肉包子打狗,只见包子去就没见包子回来的(就算是回来了也都是露馅的包子),谁还愿意再当包子?恐慌情绪因此四处蔓延,都不想当包子去打狗,都在骂,杨广你这个韭菜包子,你真是你妈的包子!

    反动情绪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阿嚏!

    就在此假诏书发布后不久,配合李渊征兵的人出现了,恰到好处。

    此人名叫刘武周,是太原马邑郡的鹰扬府校尉(连长级武官,土豪出身),因与上司王仁恭的侍女私通,担心事情败露(隋朝不允许办公室恋情),会受行政记过处分,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死了常受贿却不赈济百姓的王仁恭,直接起兵造反了,占领了马邑郡,投靠了突厥,还把杨广的行宫汾阳宫顺便打劫了,把里面的宝贝抢劫一空,全都献给了新主子始毕可汗,因此被突厥人封为“定扬可汗”,意思是“能搞定杨广的可汗”,赠给了他“狼头旗”,扶植他当了皇帝,年号“天兴”,鼓励他把扬广从宝座上搞下来,阿踹阿踹阿踹踹踹……

    踹死他,阿嚏!

    在突厥的支持下,刘武周连续攻取了太原北部的娄烦和雁门郡。

    下一个目标,直指太原城,很是嚣张!

    这样一来,李渊征兵的理由有了,就是讨伐逆贼刘武周。

    为此,他召开了紧急会议,放大性地介绍了太原所面临的局势,表达了对刘武周叛乱行为的不满——实际上相当感激,对刘武周投靠突厥吃里爬外的行为深表遗憾——实际上相当欣慰,对刘武周抢劫皇帝行宫的行为提出了严重的抗议——心想又没抢我的……发言时,李渊的情绪异常激动——真得特别激动,太激动啦,但这可不是为刘武周叛逆和认贼作父以及杨广的财产和老婆被抢而激动,而是为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征到兵了激动,不是生气的激动,而是开心的激动耶。

    阿嚏,真激动!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不阿嚏了!

    最后李渊这样讲道,刘武周背叛党国,投靠了外敌,攻取了皇帝的离宫,抢走了皇帝的小妹,这可是皇帝的奇耻大辱呀,更是我们在座各位的失职耶,按律大家可都是要灭九族的,我们该如何是好尼?按史书的话说是“武周据汾阳宫,吾辈不能制,罪当族灭,若之何?”

    阿嚏!

    言罢,李渊摆出一幅不知所措的样子,盯着王威和高君雅看。言外之意,老夫说的不少了,你们也发表发表意见吧,你们的意思如何?

    这二人也不知该如何,便拱手而言道:一切听从的大人安排就是(王威等皆惧,再拜请计),基本意思就是,你是领导,我们听你的。

    按道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人家都已往你设计好的套子里钻了,你赶紧接茬说征兵就得了。可李渊却不说,偏要像“卖拐”一样开始忽悠,非要让你说出来才行。只见他停顿了一下,才缓缓说道:朝廷用兵,行止进退都要向皇帝禀报,如今贼人离我们只有3百里了,而皇帝却远在3千里之外(不许唱千里之外),请示和汇报都来不及了,倘若敌人此时来袭击,就凭我们目前的兵力,主动出击只有束手就擒,据城以守又无法保全,进退维谷,该怎么办?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说罢,李渊再次装作不知所措的样子,将目光再次投向了王威和高君雅,意思是,老夫真得不知该怎么办,你们两个副职也说说吧!

    这两个蠢货果然上当了,说唐公您是谁呀,您是皇亲国戚呀,又是太原的最高领导,如今形势危急,哪有时间等皇帝批准,不是有“得便调发”的条文嘛,我们可以征兵呀,只要能剿灭乱贼,这事就由您定好了。言外之意,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是不该被尿憋死的。

    阿嚏!

    请注意,这可不是李渊提出要征兵哦,是副将提出来滴。

    这是借用副职的口表达出了他想要的意思,完美。

    基本做到了把你卖了还得让你数好钱再交到他手里说声谢谢!

    再阿嚏!

    李渊等的就是这句话,但还不能立即表现出中大奖状,说太好啦,我就是这个意思,你们终于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啦,而是假意犹豫了一会,才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叹息道:既然如此,没有别的办法,我只有顺从你们的请求,先征一些兵好了,只为对付刘武周给皇帝雪耻。

    这就叫领导的艺术——想说不说,却专门引诱下属来说(这个机会必须留给下属),让下属把你想说的话以他们的心声表达出来,而且还得说得相当积极主动才行,你的拍板不过是对他们的肯定罢了。

    把下属忽悠瘸了,再让他们提出来买拐,必须的,阿嚏

    李渊因此名正言顺下令,“听从”王威和高君雅的建议——征兵!

    征兵小广告就此发出去了,很快便征到了3万余人。

    这3万人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我根据史料推算了一下,太原市在1949年解放时也不过才30万人左右,在隋朝国力最强时也不过才10万人,而此时报名参加李渊军队的人竟然达到了3万人,可见除去妇女老人和儿童,凡是20岁到50岁的男子,就几乎全加入到李渊的军队里来了,可以说,是个男人就参军了。而说到太原的百姓如此踊跃报名参军,可以说完全是前面的那份伪诏书起了作用——如果不想在年底以肉包子的身份去打高丽,唯一的办法就是此时参军,届时便不会被第二次征兵去打高丽了。要知道,去打高丽必死无疑,去打刘武周或可不死,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肯定死和或许死之间,毫无疑问选择后者,因此纷纷报名参加李渊的军队,只为年底不去辽东送死。

    至少死在家门口比客死他乡好!

    可见“办假证”也是为一个伟大朝代诞生做出过贡献滴!阿嚏!

    充分证明了凡是存在滴就是合理滴,办假证就是厉害,再阿嚏!

    李渊就此有了造反的“本钱”——兵力,充足的兵力。

    最后,有一点值得我们大家深思,就是李渊假诏书上的那个假公章,究竟是在哪里刻的?是用萝卜?还是土豆?我靠,阿嚏就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