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今
字体: 16 + -

第29章 屁股决定脑袋的决定

    首先,杨玄感决定加强领导班子的完善,也就是组织建设。

    我们知道,造反离不开军师,就算狗头军师也得有一个,杨玄感也不例外。此时,他想到了父亲给他极力推荐过的黑小子李密,说此人如何如何能干,你有事就去找他,于是,向长安的李密发出了邀请。

    请他上船。

    这船是不是贼船,此时说了还不算,得看后来能不能靠得了“岸”。

    能靠岸的,便是“渡船”,即便它是一叶轻舟。

    最终沉没的,便是贼船,即便它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泰坦尼克号。

    阿嚏!

    此时李密正在家中待业,接到杨玄感的来信后,异常激动,认为表演的舞台来了,凭着杨素家族的影响力和自己的策划力,趁此乱世取代杨广坐拥天下当易如反掌,当年刘邦不就是在乱世中才脱颖而出的吗,大丈夫建功立业当在此时,于是很高兴的应邀上了船。他认为,杨玄感这是将一艘“泰坦尼克号”停在了自己的面前,政府不用爷,自有用爷处,杨广,你曾经看我不顺眼让我下了岗,如今,老子我又上岗了,也要让你尝尝下岗的滋味,奶奶个熊!你就等着瞧吧,阿嚏!

    大风起兮云飞扬……荣华富贵已经在向我招手了!

    李密不知道的是,泰坦尼克号最后是撞冰山了。

    他更没有认真思考,革命不成功,就成仁了。

    什么叫“仁”?按象形字的解释就是:人加上二,合起来就是仁。也就是说,革命一旦失败了,不单“败者为寇”,还会有人说你二。

    关于这一点,李密似乎没有考虑到,阿嚏!

    且看李密参加革命队伍后的表现:

    他刚一入伙,就给杨玄感提出了三个策略,三个讨伐杨广的策略。

    不愧是军师,策略都是打包提出,就是有三下子(两下+一下)!

    阿嚏!

    一个是向北拿下蓟城(今北京西南),阻断杨广从辽东赶回来的唯一必经之路,守住此路,以逸待劳,坚守不出,隋军的归路便被切断,高丽人知道了,也会追出来落井下石,到那时,腹背受敌的隋军不出1个月便会因粮草耗尽而降,我们就可以不战而胜而擒杨广了。

    一个是以最快的速度率军直捣长安,路过的城池一概不理会,此时长安非常空虚,很容易南下,拿下后,我们抚慰士民,招纳豪杰,据险坚守要置,杨广失掉了象征政权的国都,折腾不了几天便会垮台。

    最后一个是就近向东袭取洛阳。

    这是李密唯一没有把握的策略,因为东都已经知道他们造反了,已经做好了固守的准备,要是率兵强攻的话,如果百日不能攻下,等全国各地的隋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围攻围剿他们,结果就不可而知了。

    三个策略该选哪个?

    对于一个敢于造反的政二代来说,这几乎就是个一加一等于几的学龄前问题,更是一个将大象关进冰箱分几步的问题,首选第一个,次选第二个,最不好的策略是第三个,可没想到在“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好读书”的杨玄感这里,这么简单的问题却变成了“比黄赌毒更毒的奥数问题”,面对一个用脚都能蒙对的答案,他硬是表现出了比“脑残更脑残”的智力,以屁股决定脑袋的智商选择了第三个策略。

    在李密送上的金戒、银戒和铜戒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铜戒。

    还说这是最好滴,阿嚏!

    可见对于一个“大愚弱智”的人来说,你直接告他做什么得了,千万别出什么选择题让他选,否则这样显得你足智多谋了,他却傻了。

    就这样的智力还敢玩造反,可见富二代就是有勇气。阿嚏!

    而杨玄感之所以这样选,是因为他认为前两策都太浪费时间,只有洛阳离他最近,且朝廷官员的家属大多住在洛阳,拿下洛阳,便可让赶来平叛的国军投鼠忌器,进而胜之。可他却不想想,领导的家属都住在东都,你哪儿也不打偏打这儿,人家还不都拼了老命和你玩命。

    关于这一点,杨玄感似乎没有考虑到(明显缺脑水)。

    就这水平还号称“好读书”,莫非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阿嚏!

    李密已经无法用人类的语言形容他对杨玄感的鄙视了,非常怀疑这位领导在起兵前督促军粮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脖子以上的部分曾经被驴踢过,或者被门挤过,亦或进过水,不止一次,至少两次,不然不可能这么没脑子……可是做为一个打工仔,他只有无条件服从执行的份,谁让人家是领导呢,放个狗屁,都算红头文件,必须得听。

    阿嚏!

    就这样,大部队向洛阳进发了!

    那么结果如何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