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国争霸
字体: 16 + -

第17章 书信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除了课本教材上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和文章,其余的自己也不会背啊!而且文章这种东西,大多里面都引用的有各种典故,在这个只记载了一百来年的历史的世界,保留的有多少典故还不知道。就算是诸葛亮在写个《出师表》,恐怕也不会自比管仲乐毅了。毕竟,这两个人在这个历史缺失的世界可是都没有被记载的啊。

    更重要的是,万一自己名声打出去了,一堆文学大佬来找自己探讨,很容易露馅的啊!

    想象很美好,但是具体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啊。

    见胡歌神情变幻莫测,虞子期露出了一个“我懂”的笑容。又开始继续吃菜了,留下胡歌一脸懵逼。

    大哥,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啊!

    “虞大哥,你就直说吧,这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你真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

    “看你的表情我还以为你也知道呢。可惜了,又少了一个同道之人啊。”

    “。。。。。。”

    看着虞子期的脸上那略带猥琐的笑容,胡歌一脸懵逼,总感觉这个虞子期要变坏人的节奏啊。

    “贤弟,你可听说过江南名妓李师师之名。”虞子期眉飞色舞的说道:“这首诗就是写她的美貌的啊。据说此人生的花容月貌,不仅如此,更是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已经做好打算了,她就是我的第一站。”

    虞子期还在哪里如数家珍的说着其它的。不过听到李师师的名字,胡歌已经有所了然。看来这个系统不仅仅把那些历史名将塞到了这个世界,连这些在历史上留名的名妓也塞了进来。不过这些也都还在胡歌的意料之中。毕竟《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甚至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面虚构的李元芳都出现在这个世界了。

    是夜,两人秉烛夜谈,进行了友好而深刻的交流,虞子期不愧是经常行走四方的人,对汉末各个地区的名妓头牌都有自己的深刻见解。当然这些大多都是他道听途说得来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是虞子期要去更远的地方的原因了。有些事情,当然是要自己亲自操刀上阵才能领悟真谛的啊。

    这一夜,胡歌对这个世界的有了更多的了解。

    仅此而已。

    不要想太多。

    第二天,虞子期一大早的就离开了。按他的话说,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美女可都等着他去拯救呢。

    于是乎,小小的这个茅草屋里就又剩下一老一少两个人了。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

    “傲天,起床吃饭了。傲天。”呢喃细语的声音在胡歌耳边响起。

    睁开眼睛,看着茅草屋所搭的屋顶,胡歌已经没有初来时的那种好奇了?这茅草屋怎么搭的?怎么做到的夏日防嗮,冬日防寒。胡歌已经不去管它了。他现在想的是如何能在这将要到来的乱世中获取利益。

    “哎,娘,这就来了。”翻身起床,这几日下来,胡歌倒是没有赖床的毛病了。

    简单洗漱了下,胡歌来到了饭桌旁边,老妇人已经把饭菜都给盛好了,就等胡歌过来了。

    见老妇人没有一直没有动筷等着自己,胡歌说道:“娘,以后你不用等我的,自己先吃就好了啦”

    见胡歌落了座来,老妇人顿时喜笑颜开:“那哪能啊,你不过来,娘怎么能吃的放心啊。来来来,趁热吃。”

    “不是娘说你啊,都这么大了,以后不准贪玩了,你看你哥哥昨天回来一趟都见不到你的人影。可担心坏我了。”

    见老人絮絮叨叨的说着,胡歌心中一暖,道:“娘,你放心吧,我没事的。我跟你保证以后不乱跑了。”

    “来,多吃点。”谈话之余,老妇人又给胡歌夹了许多菜,做父母的总是觉的孩子的饭菜是不够吃的。

    “你如今也长大了。也该和你哥哥一样出去闯闯了。我本来想让你跟着你哥哥在县衙里做事。只是你那哥哥,唉,不说了。”说着老妇人眼眶又是一红。

    “娘,你别担心。哥哥过几年就会回来的。”见老妇人这样,胡歌也是慌了神。急忙安慰道。身为子女的出点什么事,最难过的永远是父母啊。

    见胡歌放下碗筷,忙着安慰自己,老妇人抬头望了望屋顶。道:“天儿,快吃饭。娘没事的。人没死就什么都好。”

    虽然这样说着,但胡歌看他仍然是眼色微红。于是继续安慰道:“娘,哥哥他很快就会回来的,你也别太担心。我就在家里陪着您等哥哥回来。”

    胡歌刚说完,却见老妇人放下了筷子,怒道:“大丈夫当志存高远,你怎么能想着总待在我身边呢?你父亲去世的早,我要不然他定然早早的就让你们出去闯荡了。”说完语气又缓了下来。

    “傲天,你也不小了,不能总待在娘的身边。明天你就离家出去闯闯吧。”说完老妇人站起身来了走向后屋,竟是饭也不吃了。只留下胡歌一个人在这里一愣一愣的。

    “以前只听说过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没想到穿越过来,自己的母亲也这么有个性。”正这样想着呢,却见老妇人又悠悠的拐了回来。

    这是什么操作???

    老妇人拐回来并不是继续吃饭的。只见老妇人拿出一份书信递给胡歌道:“这是昨日我向那项家娃子讨的,他在太守底下这么久也是认识一些大人物的,你拿着这个也可以去讨个差事做。”

    胡歌接过书信,之间上面写到:冀州别驾沮授亲启。

    胡歌抬头看了看老妇人,又看了看手中的手信。这样来回望了两三次。胡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幸福来的太突然啊。他还正想着还怎么谋划这天下呢。毕竟他来到这个世界可不是为了旅游的。之前说陪着老妇人更多的是为了安慰她才那样说的。事实上,胡歌正头疼着如何在乱世来临之前积攒够足够的资本呢。

    有了这封书信,至少他不用再窝在这茅草屋里了,甚至于通过这封书信他可以直接接触到冀州的权利中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