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江湖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初到樊城

    晴空太阳之下,离樊城十里的大道上,一些难民因匪患或者老家活不下去,逃难出来,零零散散的在这大道上走着。



    在这难民队伍中,跟在一对老夫妇身后有一个少年,身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一些地方有破裂的口子,但是他脸上依然比其他难民干净些。



    这少年正是东方寻。那日夜间跑回树林后,看见遍地的尸体,又看见坤子穿着自己衣服打扮的与自己相似,东方寻明白了。



    张翰把自己留在小庙,最后却让坤子代替自己死去,就是为了保全自己,让自己以后再也不用受到司空家的追杀。



    而这个代价却是张翰和所有剩下的兄弟以及坤子和老翁的性命。如果早知道会是这样,东方寻一定会拦住张翰,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东方寻已经无能为力了。



    知道张翰是为了自己,为了东方家,东方寻不能够去责怪他,是他把自己从王城这个陷阱中带出来,也是他为了自己以后更顺利的活而死去的。



    东方寻不怪他,跪在张翰的尸体旁,让着寒冷的空气侵袭着自己,东方寻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这一切都是司空家造成的,所有的源头都来自司空家,爷爷、二叔、小雪、张翰叔、整个东方家,还有无辜的坤子和老翁的性命,这些血债,都应该算在司空家头上。



    爷爷、张翰叔、整个东方家希望自己好好活着,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替他们报仇。所以,自己绝不能死,还要好好的活着,只有足够强大了,才能回去,为东方家讨回这笔血债。



    想到这里,东方寻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一直紧攥着的手也缓缓松了开,对着张翰的尸体磕了三个响头,又走到坤子和老翁身边,对着这位替自己死去的少年和无辜的老者磕了三个头,然后毅然转身离开,朝着树林外走去。



    东方寻并没有把这些尸首掩埋,尽管知道夜间这里有野兽出没,但是如果自己这么做了,那便暴露自己,使得张翰叔的一片心血白费了。



    



    东方寻一路向南,前往樊城,打算从樊城再往西前往终南山。



    这几日自己孤身一人,便混在这难民群中,随着人流走向樊城。



    一路上,东方寻依旧保持着自己以往的作风,做到干净整洁,遇见需要帮助的就上去搭把手,一路上又不多话,所以在这难民群中人们对这位不爱说话的热心少年还是很有好感。



    



    



    又走了两日,终于在清晨看见了樊城的城门,城头上“樊城”两个大字十分的显眼。因为从王城出来,为了躲避司空家的追杀,张翰带着东方寻没有进入通州,而是绕开了。



    所以这次来到樊城可谓是东方寻离开王城后看见的第一个城市。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以及一路上的劳顿,让东方寻想在樊城逗留几天。



    清晨一开城门,樊城门口站着的守卫便开始检查着来来往往的路人,看到那些难民时一脸的鄙夷,推推搡搡的让他们赶紧进城。



    东方寻走在最后面,等着前面的人一个个进去,轮到他时,守卫看都不看的喝道:小乞丐,赶紧走,别磨磨蹭蹭的。



    听了这话,以前作为四世三公赫赫有名的东方家族最疼爱的孙子,无论走到哪都有人弯腰行礼的,如今却沦落到被人喊乞丐,想想还是真心酸。



    不过东方寻并没有因为这一句话而愤怒,当他从树林里走出来时,便知道,今后再也没有东方家了,东方寻也死了,如今自己用新身份只有坚强的活着才是所有人的心愿。



    东方寻平静的在守卫不耐烦的眼神中走进这座从来没有来过的城市。



    樊城,比起东方寻出生的王城可谓是百分之一的大小,繁华也只及百分之一,但对于这外面的世界,这算是繁华之地。



    毕竟地处南北东西交界处,南来北往东渡西行的商客都得经过这里。



    进了城后,东方寻便离开了那些难民,毕竟自己并不是难民,自己还有事要做。



    来到城里,首先得解决的便是吃饭问题。



    落难的这些日子,自己跟着难民,幸亏自己人好热心,那些好心的人才会把吃的时分自己一点,偶尔自己也会去采些果子分给大家。



    但是毕竟落难,也经常有一顿没一顿,时常还吃不饱。如今,离开了难民队伍,进了城,总归还是得先解决肚子问题。



    逃亡开始后,自己身上便没有丝毫银两,树林里走出来时也没考虑,所以对于现在身无分文的东方寻来说,填饱肚子才是要紧的。



    曾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他,现在正站在一家馒头铺不远处望着蒸汽腾腾的热馒头出神。以往没尝过的热馒头,如今成了最大的奢侈。



    老王在这樊城卖馒头已经买了三十年了,自从当初老岳父招他进门,并把这馒头铺子传给他起,他就一直把买卖做到现在,再加上他为人老实厚道,善良,所以这馒头铺可谓是出了名的。



    今天一早刚出摊,街上还没有多少行人,自己的摊子上也只有零星几个客人。



    正忙活着的老王看见在不远的街角站着一个少年,衣服虽有些破旧,但依然整洁,说像乞丐吧,可脸上又干净,跟难民也不像。



    此刻这少年正站在街角看着自己的馒头,一手捂着肚子,眼神中正渴望的看着铺子。东方寻看了好久,但由于真的没有钱,最终还是转身准备离开。



    老王看了这少年很久,知道这一定是位流落在外正饿着肚子的可怜孩子。看到东方寻转身欲离开,老王走出铺子喊道:小伙子,等一下。



    东方寻听见有人叫喊,回身看了下,看见老板正在铺子外对着这边喊话。在确定四周除了自己没有别人外,东方寻走向老板,问道:大叔,你是叫我么?



    是的,正是叫你。老王答道。



    大叔,你叫我有什么事么?东方寻问道。



    小伙子,这么早,应该还没吃早饭吧,要不要来两个热馒头?我家的馒头可是远近出名的。老王说道。



    听见老王在向自己推荐馒头,东方寻揉了揉肚子,看着馒头,最终还是不好意思的说道:不用了大叔,我……我没有钱。最后几个字声音轻的老王只能勉强听见。



    老王听了,还是热情的拉着东方寻进铺子,在一张擦得很干净桌子上坐下,说:没关系,就当大叔请你的。



    东方寻推辞道:大叔,真的不用,我……我真的没钱。



    坐下吧,放心,大叔不收你钱。老王把东方寻按在凳子上,拿来两个热腾腾的馒头,说 :没事,吃吧。



    看着眼前的馒头,听着老板的劝说,加上肚子真的饿的不行了,东方寻只来得急说了声谢谢,便抓起馒头有些不顾吃相的吃了起来。



    由于吃的太急,还是被噎到了,正在此时,老王端了碗热汤过来,说道:没事,慢慢吃,不够还有。



    喝着热腾腾的汤,吃着馒头,看着忙碌的老王,东方寻的眼眶不觉一红,忙低下头不让自己的窘态被看见,但眼泪还是落在了那热汤里。



    这是多久了,自逃亡开始,自己这是第一次吃到热的食物,在张翰叔死后,这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好心的人,东方寻不觉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吃完这顿早饭,东方寻默默走出了铺子,不敢面对这位热情好心的老板。一直注意着东方寻的老王看见东方寻吃完要走了,忙叫道:小伙子,等等。



    东方寻转身为难的道:老板,很感谢你的早饭,但是我真的没有钱,实在是……



    说着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老王忙道:我叫住你不是收你钱,是有东西要给你。



    说完又在铺子里包了几个刚出炉的馒头递给东方寻。东方寻惊呆了,都不知道说什么,直到老王把东西塞到他手里。



    东方寻急忙推辞道:老板,真的不行,今天吃你的已经是过意不去了,怎么还能再拿你的,这样不行的。



    老王一把推回去道:拿着吧,饿了可以吃,谁没有落难的时候,在说这几个馒头又值不了几个钱。



    两人推了一会,最后东方寻湿着眼眶拿着那包馒头,对着老王深深地鞠了一躬,最后离开了。



    在樊城西南部,住着的都是穷苦人家,南部却是富贵显赫之人,所以有钱人找穷人帮忙做工也近,穷人们也会在附近看看是否有什么活可以干。



    但是同时,一些富豪也通常不把穷人当做人看,还时常以欺负刁难他们为乐。穷人却也敢怒不敢言,自己无权无势又怎么斗得过有钱的富豪,更多的时候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东方寻明白,如今张翰已死,但司空家还是不会轻易罢休的,所以东方寻这个名字是不能再用了,他只能给自己取了个化名——千羽。



    只有等到自己羽翼完全丰满,有百鸟朝凤之势,才能回去完成自己和大家的心愿。



    东方寻,或者说是千羽,既然决定要在樊城逗留几天,便要寻个暂时的安身之处。



    他在西南部边缘靠近南部不远处找了个地方,坐在那里休息。这个地方在穷人区与富豪区交汇处,即可以看到西南穷人区,又可以观察到南部富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