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墨传
字体: 16 + -

第三章 独行

    几个人还在说着什么,但杨墨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他需要时间想一想接下来该怎么做,毕竟这才是目下最紧要的事情,首先要活下去。

    正在这时,有几个人影影影绰绰的向这边走了过来,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什么人?”

    “是我。”

    随着人影走近,几个人才看清楚来的是校尉李陵和几个侍从。众人慌忙站了起来行礼,杨墨也急忙从石头上站了起来,一边把右手横在胸前行了个军礼,一边思存这个时候李陵过来有什么事情。

    就见李陵摆了摆手让大家都不要起来。

    “某只是路过,你们都不要动,累了一天了继续休息吧。”

    众人听了便都又坐了下去,只是杨墨还站着没动。借着月光,杨墨注意到李陵已经脱下来刚才身上穿的铠甲,换了一身深色的紧身衣,只在腰间挂了口宝剑,这是怎么回事啊。

    “校尉这是要去哪里?”看到李陵也在注视着他,杨墨决定开口问一下。

    李陵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杨墨招了招手:“今夜月色不错,悔之可愿与某一同巡营。”

    “喏。”

    杨墨应了一声,便跟在李陵身边向前走去。李陵缓步走着,并不在说话,杨墨也就一路跟着,他猜李陵应该是有什么话要和自己说的。

    直到走出了杨墨的屯寨,李陵才停下了脚步看着身边的杨墨开了口:“悔之是什么时候从的军。”

    “三年前的事情了。”杨墨答道,

    “没记错的话,悔之今年应该才十九岁吧,为何三年前就从军呢?”

    是呀,为什么从军呢,十六岁在后世还是个花季少年,这一世的杨墨却已经投笔从戎了。杨墨了解了本主的经历也只能感慨造化弄人吧。依照汉律,男子要到二十岁才算成丁,二十三岁开始可以服兵役,一生要服两年兵役,一年在本郡,一年在边境。这就是当时普遍实行的征兵制,但后来因为汉武帝连年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征兵已经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所以在征兵之外又开始了招募士兵,杨墨就是属于这种招募兵。

    他稍微迟疑了一下,想着该怎么回答才好。杨墨是被李陵亲自提拔起来的,李家世代从军,以善待士卒著称于世,李陵对手下军官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又怎么会不知道杨墨是怎么回事呢。突然拉起家常大概是有什么话一时不好讲吧,这么想着他便搜索了一下脑子里本主的一些记忆答道:

    “当时年少无知,一时义愤在家乡杀了两个恶少年,为了躲避朝廷的抓捕就跑了出来,正好贰师将军要征伐大宛国,赦免天下邢徒参军,便报名参了军,想着奔个前程也好有朝一日能重返家乡。”

    杨墨说话间察觉到李陵有意无意的扫了他几眼,知道自己的说辞他并没有全信。好在李陵没有追问他杀人的事情,而是说道:

    “大宛国离我大汉万里之遥,一路下来想来悔之也是吃了不少苦头吧?”

    “去的时候还好,只是回程有些波折。好在上天眷佑,终究还是让我生入玉门关。回来后我不愿再在李贰师手下,就找人到了校尉这里。”杨墨说话的时候深吸了一口气,尽量控制自己的语气平和,他发现自己在回忆本主这段经历的时候明显受到了本主记忆中所带的情绪干扰,看来这段经历对本主不但印象深刻而且极其糟糕。

    不过这记忆里除了满眼的黄沙,就是随处可见倒毙的士卒尸体。还有如行尸走肉一般举着给马匹遮阳的布蓬自己却暴晒在烈日下的士兵。为了把从大宛国弄来的天马运回长安,将近二十万从征大宛国的汉军和民夫活着回到玉门关的只有一万多人。这样九死一生的经历自然让人刻骨铭心,

    只是他还有些搞不清为何自己只是查看一下本主的记忆,自己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这鸠占鹊巢到底不如自己的本体好控制呀。

    李陵也感受到了杨墨语气中的变化,瞟了他一眼说道:“悔之,李贰师起于微末,不通军务,媚上而凌下。两征大宛国,丧师数十万而天子不加罪,因外戚之故也。此我不及多矣。今我兵败被围,即便能够解围而出,恐亦难逃天子降罪。某少年从军,戎马近二十载,惟愿有一日能大破匈奴,建功于异域,献俘于阙下。博一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告慰父祖两代在天之灵。奈何造化弄人,”

    李陵说到这里稍微顿了一下,没再接着往下说,只是发出了一声长叹。

    “哎!”

    “校尉,”

    杨墨听出来这是李陵在给自己解释他拒绝诈降的原因和顾虑,想要安慰几句李陵,却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他能理解李陵此时的心情。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无法封侯的厄运缠绕了李陵的爷爷李广一生,最终自杀身亡,而李陵的父亲早亡,叔父李敢因为李广自杀的事情去找过大将军卫青,还伤了卫青的胳膊。卫青倒是没有计较,但李敢最终还是被霍去病射杀。如今本想建功立业,重振家门。偏偏落了个兵败被困的下场,李陵的心情的复杂自然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李陵摆了摆手没有再让杨墨说下去,迈开腿大步向前走去。杨墨刚刚想出几句话也没有了说的机会,急忙跟了上去,原本看到他们说话而远远捎着的几个侍从也从后面跟了过来。

    等到李陵再次停下脚步的时候,杨墨赫然发现他们已经来到了汉军临时搭建的营门口了。发现过来的几个人中有李陵,几个守卫的士卒正在忙不迭的行礼。

    李陵很郑重的还了一个军礼,这才转身对杨墨说道:“今日能与悔之一诉衷肠,不亦快哉。天色不早,你且回去吧。”

    “校尉有何打算?”

    李陵抬手指了一下远处的山上说道:“今日白天某见到单于的王旗就在那里,某将登山斩单于之首。”

    杨墨大惊,忙劝道:“校尉不可,单于帐前猛士如云,岂是可以轻取之辈。”

    “无妨,悔之且宽心,某去之后,营中之事皆由成安侯处置。”成安侯韩延年是这次出征的副手,李陵离开由他接管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李陵看杨墨还要开口的样子,便说道:“我意已决,无复多言。”

    又对几个要跟上来的侍从说:“尔等就在这里等候,某大丈夫一人取单于儿。”说吧转身出了营寨直奔山上而去。

    直到李陵的身影消失在远处的夜色里,杨墨才回过神来。他原以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种事情也就是在评书中能说说,没想到自才来到汉朝就遇上了这么一个人,李陵难道是疯了不成。

    等杨墨环顾四周,看到无论是李陵留下的侍从还是守卫营门的士卒都是一脸崇拜的望着李陵消失的方向,这才发现这地方不正常的人还真是不少。他也不想守在这里干等,既然李陵让他回去,杨墨觉得还是回到自己的屯寨好一点,起码刚刚和几个队帅的谈话证明这几个都是正常人。

    等回到屯寨杨墨才发现自己的判断还是出了很大的偏差,几个看似正常的队帅在打听到李陵单人去杀匈奴单于之后的反应甚至远胜于营门口的那几个人。

    胡小乙第一个拍着大腿叹息道:“真壮士也!”余下众人也是频频点头,杨墨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完全就是一副大丈夫当如是乎的样子。气的他一摆手说道:“都赶紧休息吧,等校尉回来还有仗要打呢。”

    众人听了也不废话便散开了,各找地方躺下休息。这会的天气已经很凉了,但因为营帐等辎重大半早就被毁弃了,所以众人也就只有席地而卧了,都是常年驻守边塞的老兵,这种天作被地当床的日子也是过惯了,一会儿的功夫不少人就睡着了。

    杨墨可睡不着,他重又坐到了石头上,抱着膝盖开始思考。很显然他能理解李陵的处境,但无法理解李陵近乎疯狂的行动和身边人对这行为的反应,这也正常,他们毕竟和杨墨隔着两千年的差距,他还没法理解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好在这并不妨碍杨墨判断接下来的情况。

    “李陵应该能回来的。”

    在好好检索了一下自己知道的李陵的故事后,杨墨还是很肯定的下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