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明镜
字体: 16 + -

第3章 除魔物,一片死尸是何人

    这丹顶白鹤跟道祖早已修成仙道能说人言,只是未修进人身,当下说道:“道祖您看这些尸首,大多不是正面致死,似是遭受伏击受创。”道祖看到七零八落的尸体,这些死尸像是训练有素的武士,当危险来临不可能毫无反应;但尸体如此凌乱确实没有还手就已死去。这一切就说明他们没有觉察到危险就遭受到伏击,而且是一击致命的。

    道祖默默地点点头、叹息道:“青年良骏,死的不明不白,可惜可惜。遭受小人伏击暗算毫无反应已做刀下之鬼,可悲可悲。”

    “道祖且莫悲惜,先来这里。”白鹤呼唤道。

    道祖听得传唤连忙走过去,道:“有何发现?”

    “道祖您看这里没有寻常打斗迹象。这些人站着死的奇怪。”

    “这有何奇怪。”道祖一眼便已看出这几个是武士中的精英,他们已嗅觉到了危险,五五背向而立,共有三组只有十四个人。他们明知一死,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他们战死而不倒,手中长剑入地五人靠背站立而死。

    道祖继续对白鹤说道:“你未修人形,不知人的尊严,他们战死不倒,可佩可佩。”

    白鹤道:“他们宁死不倒,看这周围也不见别的尸首,他们身上也无刀剑之伤,却是怎么死的?”

    道祖一愣,便仔细往尸体瞧去,只见尸首个个面色红润,穿着一袭黑衣佩戴一个‘宁’字花纹腰带,系着纯白玉坠。道祖走进跟前解开衣服仔细验看,身上确是无伤,验完之后又体面的给死尸穿上。道祖神情凝重,捋着胡须正在不解,呼地一阵微风吹来,吹的尸身上玉坠锦丝飘动,那股风如玉坠上带的花字一样,阵阵清香。道祖懵然醒悟,道:“原来如此。”

    一旁的白鹤急不可待的问道:“什么情况?”

    道祖对白鹤详解道:“他们中毒而死。这不是一般的毒药,这种毒叫冲灵散,就像灵络丹一样,服用之后面色红润功力大增。可冲灵散服用后表面功力大增,实是昙花一现之后,功力衰竭血脉喷张而死。”

    白鹤似有所悟,道:“我只知道丹药能救人,原来毒药也能杀人。”

    道祖一边验看尸首一边道:“天道变化无穷,凡事都有对立。你看他是毒药可那老晶鸦便欢喜的当成丹药,拿来吸食修炼以毒养毒。”

    白鹤咬牙切齿道:“那老晶鸦修炼阴毒功法真是罪该万死!”

    “哎呀!”白鹤猛然惊颤地问道:“道祖您收了他的毒魔气,不会中毒吧?你可别中毒啊!”

    白鹤急切地丹冠明亮,两只小眼圆睁,眼巴巴的望着道祖,最希望道祖说声无事。

    道祖道:“这些毒能耐我何!凭我金身一个大周天就自行化去。”

    白鹤听道祖说有金身护体,便放下心来,却又不明白什么是大周天,疑惑地问道:“周天还分大小,那是多久?”

    道祖不知这些尸首是何许人士,见白鹤困惑,不忍弗了他心情便把尸首丢在一边。两眼深邃,捋一捋胡须道:“练功练气,修身修心。气走周身归于田为一小周天,血走周身归于心为一大周天。”

    白鹤依旧没有明白一个大周天是多久日子,此时也非疑问之时,道祖自有法祛除便安下心来。

    欢快地走到道祖跟前,问道:“您验看了这么多尸体,有何发现?”

    道祖摇一摇头,道:“果然是中毒而死,这也非天劫之兆。不知这些人是何方人士,为了何事命丧于此!哎,可悲也!”

    白鹤劝慰道:“道祖莫悲,他们丧于此皆有缘由,如若当初不踏上这征途之路,也不会死于此!道祖若想知他们为了何事死于此,怕是难了!你看那行凶之人,事做的滴水不漏,伏击打的是斩草除根。做如此阴毒之事岂会让人知晓。道祖只有上得九重天打开明镜大千,方可知晓。至于这些是什么人,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便知晓。”

    道祖眉头一皱道:“为这事开明镜大千,岂不是大材小用。再说这些凡夫俗子,无有大能,大千明镜是看不到的。凡事皆有因果,既能知是何方人士,便能寻得为了何事!”

    白鹤点点道:“正解!”

    道祖问道:“你可寻得哪些蛛丝马迹?”

    白鹤讪讪笑道:“你看他们腰带有个‘宁’字,旁边旌旗上也有斗大的‘宁’字。必是和宁有关!”

    道祖一拍手忽而嬉笑,道:“我知此地了!这一带乃是边缘的地方,西方乃是莽林地带猛兽多出没,东方是人居之所;两者之间有大山河流相隔,在那大山东面缓冲地带有一宁州城。这必是城中之人!”

    白鹤说道:“我们也走了一圈,死人衣服也不尽相同,有青衣的,有锦服的,有粗布长衫的,还有这黑衣的,看来他们不是一家人。”

    道祖点头默认,心里想道:“尸首有一片是带剑的,有一处是带刀,还有一方是刀枪剑棍都有的,更甚是还有什么武器都没有带的;这不像是同一个门派或帮会的人,却为什么来这里,离奇地命丧此地?”

    道祖正在疑思,见白鹤像孩童一样好奇地玩弄死尸的玉坠,连忙道:“小心有毒!”

    白鹤听后慌忙地躲在一边道:“那上面有花纹。”

    道祖拿下玉坠仔细翻看,并没有毒。这玉通体透亮,手感润滑,是上好的羊脂白玉。那雕工精细,纹饰华丽,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更巧的是那纹饰,道祖在手上翻弄,光线照射之下竟显现出来一个字。

    道祖寻到线索,便把一十四人的玉坠统统卸下,在阳光下一一照看,发现上面的反光各不相同,像是每个人的身份标志。

    道祖又去别的尸首找去,却是没有发现,看来这一十四人非比寻常。

    一边的白鹤见道祖来来去去,莫名其妙地问道:“道祖您为何走来走去?”

    道祖回道:“找这些尸体的身份。”

    “那可找到?”

    “已知这十四人的。”

    “那么这是什么人?”

    道祖走过来,轻描淡写地说道:“这十四人是宁州城宁府的。”又把玉坠的纹饰反光跟白鹤一一说了。

    白鹤听后也是连连称奇,又道:“既然寻得人,那便好寻得这一切为何发生!”

    道祖道:“这些人间之事,非你我能管,自有城主管理,并非天劫变便是好的。如果想知此是缘由,去宁州城一探方知,可我们有要紧事做,这事先放一边。”

    白鹤问道:“我们要去寻那天劫征兆吗?”

    道祖便把来时打开大千明镜看到的景象一一对白鹤说明,道:“大千明镜能知过去未来,来时我在镜像之中望到仙界犹如炼狱,人间惨不忍睹;趁劫难还未成,先要消除一切劫难之兆!”

    道祖乘白鹤将要离去,又不忍心这些尸首暴尸荒野。口中念到:“尘归尘,土归土,生死两殊途。生是人杰,死亦翘楚,寄来生,踏征途,一剑功成万骨枯。”

    念罢只见道祖右手一转,托出一团明火撒向空中。明火在空中幻化出一片点点蓝光,如繁星闪烁,似流星划空;又像长了眼睛的火蛾一样,个个寻往尸体扑去。

    也是稀奇,蓝色火星落向尸体就地燃烧,却不焚燃草木,尸体如沐浴在蓝色火海之中无声无息、无气无味。盏茶的时间,尸首就焚燃的无踪无迹;草青花艳,一切焕然如新。

    白鹤在一旁看的赏心悦目,如欣赏烟花一样,却是并没有感到烤热,说道:“道祖,你这烈焰掌已是登峰造极了!”

    “这些只是雕虫小技,比起火神相差甚远!”道祖说道。

    二者就要离开,去寻那天劫祸兆,在这时隔空一震,一段声音传来:老儿休走,拿命来!

    写完这篇有一个困惑,那十四人的名字本想用数词代替,觉的不妥当。一时拿捏不定,删了一点,好在不碍大局,以后想一个名字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