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的盛宴
字体: 16 + -

第13章 封侯是个阴谋

    宫人轻摇着镶着金丝的摇扇,一缕缕轻风便将小小铜炉里的熏香带到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大明宫内弥漫着朦胧的光线,缕缕香烟潜伏于文武百官之间,香烟飘渺,却带给这座大殿无声的寂静。

    大殿之上,那把象征着九五的王座从远古而来,它无数年来浴身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百姓的尸骨,随之埋葬的是可以记载于史册的阴谋和背叛,然而此刻那上面所端坐的,只是一个看似柔弱的女人。

    “陛下,昨夜火烧长安之贼人已被捉拿,其中一人逃脱。”

    一名袍衫紫色,束金玉带的男子走了出来,双手敬握着朝笏,躬身说道。他正是许敬宗。

    “可曾审问出是何人指使?”

    那高坐于九五宝座之上,一身无爪龙袍的美丽女子轻声开口,威严的声音顿时传遍大殿。

    很多官员不禁缩了缩脑袋,冷汗滴答滴答落下,却洗不净他们内心浓郁的局促和不安。

    长安城内一夜之间混入如此多的贼子,所负责皇城守卫的洪山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军,也不禁口干舌燥,双腿发软。

    许敬宗犹豫片刻,但还是如实回答。:“这些人一部分招供是受宰相狄仁杰指使,另一部分却招供受司仆少卿来俊臣指使,如今已经发生内讧,甚至死了几个人。”

    他的话音一落下,就如同瀑布于三千尺飞落而下,满朝文武无不惊慌失措。

    那头顶龙凤九步冠,侧伴南海玉珠十二旒的女帝面无声色,红唇微启:“狄相和司仆可有话说?”

    同样衣着紫袍的狄仁杰看起来不过三十多岁,面孔俊朗文雅,只见他侧跨一步,眉头微蹙,义正言辞。“臣冤枉,臣愿亲自查探其中细节,还自己一个清白。”

    另一一个嘴唇微薄,面目阴冷的中年男人同样侧跨一步,十分恭敬说道:“恳求陛下将那些人交给我审问,我相信不出一天,就会真相大白。”

    他的语言铿锵有力,而他的话语出口时,很多大臣皆是面色一白,忌惮地看了一眼前面那个身影,然后有垂下头颅脑海内浮现出一幕幕他的所作所为。

    自从来俊臣坐上高位,审理过的案子不下数十件。

    而这些案子动辄为逆反或贪污大案,数十位大臣在他的酷刑下,招认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一杀就是千家。

    俯瞰天下百官,掌拥万里疆土的女帝却是摇了摇头,将话题转向了别处:“武试结果如何?”

    许敬宗再一垂头,说道:“武试前十已经派选而出,但……”他的声音突然停下,语气里有着一抹无奈。

    “尽可一一道来。”

    许敬宗闻言再不犹豫:“只是在武试之中以一剑夺得魁首的李白却是在武试之后,消失没有踪影。臣已经派人搜查全城,却是无果。想来应该是出城去了。”

    女帝的脸上没有显露怒意,反而带着好奇:“武试魁首竟然舍弃荣誉,你看这是为何?”

    许敬宗接着回话:“李白在武试之中以助人晋级为生意赚取钱财,几乎得罪了半个江湖的门派,而后在最后一轮笔试中,一句‘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剑寒光映九州’彻底激起天下豪杰之愤,

    但在黑衣人夜袭长安时他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却大打折扣,其中定然有所古怪。微臣愚见,想来他应该是惧于天下之怒,所以就此远遁。”

    女帝问道:“此人可是出自阴山?”

    许敬宗道:“按照百骑司的情报,此人于三月前出阴山,而后随商队一路来往长安。”

    “陛下,微臣以为,此人藐视皇权,应当悬首级于明德门,以正龙威。”兵部尚书姚崇可不是一个善良的家伙,混迹朝堂多年,他明白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臣,附议。”在来俊臣隐晦的目光下,位列后班的卫遂忠当即一步站了出来。

    随后又陆陆续续站出几位臣子,同样附议,认为应杀李白以正皇威。

    谁知道一怒便可伏尸百万,血海漂船的武则天却是悠然摇了摇头。

    “传我旨意,封,武试魁首李白为阴山侯,称号‘剑仙’。”

    话音落下,满朝哗然。

    但女帝眼眸坚定,目光落在大殿之外的无限天地,久之,那红艳无双、精致优雅的朱唇上,勾起一抹令百官俯首称诺的冰冷笑容。

    ……

    炙热而又金黄的太阳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之上,肆无忌惮地释放它的光芒和热量。宛如在释放几个月的寒冬带来的压抑。

    金色的波鳞被涟漪荡漾在绿色的湖面,岸边上李白一边在捣鼓着手中的一个奇怪的木头架子,一边时而打量湖面上的浮子。

    在他身旁,几个半大的孩子带着一脸好奇,更远些,有光着大腿的儿朗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湖面的浅水处,拿着一根叉子仔细地在水中搜寻。

    半晌,李白终于完成了手中的物件,恰巧这时,湖面上的浮子猛地沉了下去。

    只见在众多孩子欣喜的目光中,李白一拉鱼竿,就有一条尺长的大鱼在空中活蹦乱跳,但很快就落入了一旁的竹篮子里。

    李白看了一眼竹篮中的鱼,对着远处的孩子们招了招手,顿时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不远处的村子走去。

    稚嫩而又天真的话语充斥着整个天地。

    李白长叹一声,距离武试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为了远离朝堂那个巨大的麻烦漩涡,李白很果断地选择了立即远遁。

    不仅仅是李元芳这些带着神秘色彩的人物,更是因为程咬金莫名其妙的态度,这让李白心中生出了极大的警惕。

    但李白还是想不到,自己竟然一朝封侯,并且还是阴山侯,这可是高居三品的位置。

    武唐如何还会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封侯?更何况是带有争议色彩的“李”姓。

    但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在李白躲过了数十次袭杀之后,方才明白女帝的用心。

    都是“剑仙”两个字惹的祸啊!

    现在天下江湖人没有谁不想踩着李白的脑袋让自己平步青云。

    于是李白的那一句“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剑寒光映九州”就成了天下门派通缉李白的重要证据。

    一条“狂妄自大,不尊重武学”的帽子严严实实扣了下来,李白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

    “女帝看似是赦免了我逃跑的罪行,实则是为我找了一个更大的麻烦。”

    李白咂咂嘴,对于那从未着面的女帝在心里暗骂无数遍后,抬头就看到好些淳朴的笑容在村子附近的田地间出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