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殇汉末尽忠
字体: 16 + -

第九章 奇计败朱隽

    波才攻夺阳翟后,震惊朝廷。灵帝命右中郎将朱隽率数万大军,出洛阳,从长社进讨阳翟波才黄巾。朱隽即刻率军,不日便到长社。



    



    且说,段煜、尚无桥在二人在酒楼里正喝着酒,坐在一旁有几个年轻男子在谈论着什么。尚无桥端起碗喝了一口酒,隐约能听清几个年轻男子的谈话声音。穿着灰色麻布布衣,正坐着尚无桥对面。灰色布衣男子喝了一口酒,对对面坐着的人说道:“听闻朝廷得知波大帅攻下阳翟,特命朱隽将军,率领数万来攻阳翟,看来阳翟又不太平了!”对面的男子端起手里的碗,开口说道:“可不是,我们还是赶快逃命去吧!波大帅,恐怕抵挡不住。”身旁几个年轻人都在小声议论着。



    



    尚无桥正要起身,被段煜一把拉住,段煜给尚无桥使了一个眼神,让尚无桥坐下继续喝酒。



    



    二人喝完酒,尚无桥结了账,二人便出了酒楼。



    



    “你刚刚为什么拉着我,他们既然说大帅守不住阳翟,让我好好给他们说说。”尚无桥冷冷地看了段煜一眼说道。



    



    “这些人何必理会,再说你没听见他们说朝廷派了朱隽来攻阳翟嘛!足足有数万兵马。”段煜故意加重了数万。



    



    “朱隽是谁?没有听说过,再说我们可有十多万人,还打不过数万的官军。”尚无桥一副坚信的眼前说道。



    



    段煜看了一眼尚无桥开口道:“朱隽现在在朝廷被任命为中郎将,负责征讨大帅,听闻朱隽富有谋略,不可小看他。”



    



    尚无桥转过身看着段煜:“你怎么认识他?”



    



    段煜微微笑了笑,“闲来无事,打探的。”



    



    尚无桥点了点头,“我们赶快回去,禀告大帅。”



    



    二人回到军中,尚无桥便去大帅帐中。尚无桥来到波才帅帐中,尚无桥恭敬的说道:“大帅,我去阳翟街时,听说朝廷让朱隽率数万来攻阳翟,我得知后,便来禀告。”



    



    波才看着眼前的尚无桥开口说了一句,我已经知道了。我军攻占阳翟,朝廷必定派重兵来征讨,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听说朱隽已经到达长社,不日便会来攻阳翟。”



    



    “你先下去,明日一早来主殿,大家一起议议。”说完波才让尚无桥先退下。



    



    尚无桥出了营帐,来找段煜,段煜正在营中睡觉。尚无桥叫醒段煜有点生气的开口道:“朝廷已经派兵来征讨我们,大军不日便到,你怎么还有心情睡觉。”



    



    段煜爬起身,看着营外开口说:“无桥,你先不要急,你去找大帅,大帅怎么说?”



    



    “叫我明日去主殿,同大家议议。”尚无桥回了一句。



    



    “那你明日去,一定得力劝大帅不要退军,若退阳翟已南,颍阴、颍阳、襄城无险可守,将会丢失,官军初到,必定驻守长社,出长社来攻阳翟,我们可以先发兵,在半路出奇制胜,先败官军。”



    



    尚无桥看着眼前的段煜开口说道:“明日我带你一起去主殿吧!你自己去给大帅说。”段煜无奈的点了点头。



    



    次日,波才召集各头领在主殿商议,有人说避其锋芒,退守颍阴、颍阳二城。也有人说先发制人,先出兵长社攻击官兵。波才也一时拿不出主意。



    



    波才看到尚无桥在下面站着便开口问尚无桥怎么看。



    



    尚无桥用手指着段煜说道:“我身旁的这位小兄弟,说有奇计退官军。”



    



    波才看了一眼段煜,开口问道:“小兄弟有什么计策,说说看。”



    



    段煜走出身,恭敬的给波才行了一个礼,这才开口说道:“大帅,若退兵放弃阳翟,颍水以南,将丢失。颍阴、颍阳、襄城更无险可守,万万不可退军,而主动出击长社未必见得是上策。”



    



    “那依你看如何?”波才又问道段煜。



    



    “官兵装备精良,听说朱隽是位能征善战之人,我们正面迎敌很吃亏,不如避其锋芒,出奇兵致胜。”



    



    “何为奇兵?”



    



    段煜走近波才身边低声说完。 “妙计,妙计。”波才连连点头称赞。



    



    “好,小兄弟此计可行,就依小兄弟之计而行。”小兄弟你也跟随尚无桥一起去。段煜点了点头。



    



    随即,波才挑选精兵,去山林深处埋伏几支部队。段煜和尚无桥为先锋部队,率军先行去半路山林里埋伏,伏击官军。



    



    炎夏,山林里,一军队整齐有序,排成一行队,向前行军.



    



    领军一剽悍大将,身躯魁梧,细眉碧眼,长胡须。身披一件金黄色鱼鳞铠甲,背挂一铁弓。手持长剑.若有大将风度。



    



    此将正是右中郎将朱隽。朱隽重义轻财,富有韬略。颍川黄巾波才起义,朱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率军讨伐波才。



    



    朱隽在马上昂头向前。身旁副将提醒着朱隽道:“将军,兵法有云:“遇林莫入,我军进入山林,山林树木茂盛,不知贼军虚实。若有伏兵,对我等不利,不得不防。”



    



    朱隽笑道:“不错,但是也要看和谁交战,黄巾贼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没必要担心什么。只顾行军,进军阳翟。”



    



    朱隽率军行至林中深处,树木茂盛,旁边一险崖峭壁亭亭玉立在眼前。



    



    朱隽抬头露出了得意的笑。显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山崖上,段煜扒在草丛里,身旁卧着尚无桥。段煜观望见朱隽率军至此,整齐有序的一队排开。官兵装备精良,一大部刀盾兵,还有一部分长抢兵。段煜叹了一口气道:“若我军有此装备,何俱官军。”说完,起身挥动手中红色令旗。



    



    隐藏在林中四处的黄巾,见令旗挥动,立即拿起武器,冲杀出来。



    



    朱隽在马上还没反应过来,只听见一声呐喊,四处黄巾从林里杀出包围了朱隽。官兵一时大乱,不知所措。



    



    朱隽横刀竖马,一边拼杀,一边鼓舞士气,又大吼道:“不要乱,贼军只不过是群乌合之众的黄巾贼。就算包围我们,我们也能攻破贼军。我等只用奋力杀賊,击破贼军。”士兵见将军不顾安危,亲自杀敌。也拼命杀起賊来。



    



    一时士气大震,黄巾贼由于武器装备不如官军,又缺少训练,战斗力远不如官军,纷纷倒下,死伤惨重。



    



    血流成河,林中躺满了尸体。段煜趴在山崖上观望,见自己兄弟死伤惨重,叹了声气,挥动令旗让尚无桥下令退兵。尚无桥疑惑不解道:“我军已围官军,处于优势,为何刚交战,却退走?”段煜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尚无桥。



    



    黄巾见传令退兵,立即一翁窝向后逃跑。朱隽副将疑惑道:“不是围攻我们吗?怎么刚交战就撤退了?”



    



    朱隽眼光敏锐的说道:“黄巾死伤惨重,再战下去也不是我们对手,所以固然退兵,是明志之举。黄巾败退,应当趁机追击,直捣阳翟。”朱隽话音刚落,率军追击黄巾贼。



    



    “朱隽追过去了。如何是好?”尚无桥问道身旁的段煜。



    



    段煜看了一眼尚无桥开口说道:“在我意料之中,此处伏兵只是我试探官军而已,引诱官军,真正较量还在后面,我早安排好了,让兄弟们沿路树上都绑上黄布。”



    



    “你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尚无桥一副迷惑的问着。



    



    “等会你就知道了,走吧!”说完段煜起身离开。



    



    而此时朱隽领军一路追击黄巾。



    



    “报,将军,前方树木两旁沿路皆有黄色布巾绑在树上。”一探子报道。



    



    朱隽疑惑不解,但朱隽一直认为,黄巾贼是一群农民起义,不懂用兵,更不用说计谋,不足为虑。朱隽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传令下去,只管追击贼军,不用在乎其他事。”



    



    行至一空地,只见四周插满黄牙旗,且不见一个黄巾贼。朱隽愣了半天,心想:“难道黄巾是故意在虚张声势?”



    



    朱隽半天才开口道:“此地离许县还有多远?”



    



    身旁副将道:“离许县不到二十里地。”



    



    “好,传令全军快速行军。”



    



    还未行到五里,前方闪出一将,身高八尺,大胡子,手中握一斧头,头绑一条黄色的黄巾,此将正是波才副将程远。领五千精兵,来战朱隽。



    



    朱隽大惊,还没反应过来,后方又杀出一队人马,为首一青年将军,英俊潇洒,身披银色铠甲,手提一钢刀,头绑着一黄色头巾。此将正是头领牵招。



    



    程远,牵招,前后夹击官军,官军死伤惨重。朱隽奋勇杀敌,但黄巾人数太多,朱隽见军队渐渐不敌,伤亡过半。朱隽在军中吼道:“贼军已经围住我军,我军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来,方可有救。”



    



    朱隽在副将的拼死保护下,才率残兵冲杀出去。程远,牵招见朱隽逃了,也不追赶,只顾收拾兵马,把缴获的战利品运回阳翟。



    



    朱隽一路退了五里,又到了刚才插满黄旗的地方,可尚无桥早已率军驻扎此地,等候朱隽到来。



    



    尚吴桥笑道:“原来如此,你小子故意这样,引诱朱隽,又让牵招,程远埋伏好在前方,而我们在这坐逸待劳。”



    



    身旁的段煜笑道:“正是这样。”



    



    朱隽见到庞大的军队,先是一愣,在一眼望去,队伍是个圆阵,阵中央波才身旁站着两个少年,年龄稍大的一位穿着一身战甲,手里提着一把钢刀,俊俏的一副脸。而另外一位少年则年纪很小,身着一件白色长衫布衣,长得十分清秀,面目还有几分幼气。



    



    朱隽一声令下率军冲杀。波才在军中吼道:“将军还是投我们黄巾吧!不要做垂死挣扎。”



    



    “住口,一群不知死活的山賊,本将乃朝廷命官,怎可投降尔等山賊。”朱隽吼道。波才,下令冲杀,尚无桥提刀杀进阵中。



    



    朱隽拼死杀敌,在副将的拼死保护下,冲出一条血路。副将皆战死,朱隽仅率残兵一千余人逃往长社。在长社闭门坚守,等待曹操,孙坚的援军。



    



    朱隽到达长社城内叹道:“此次大败,皆我之过,没想到黄巾贼中有如此人才,其用兵不下于我,是我太大意了。”



    



    朱隽说完顿时想起了阵中两个少年,便问,黄巾中两个少年何来历?身旁的诸位将军皆不知。朱隽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众人都下去吧!我等先死守长社,待皇莆嵩将军到来在做打算。”



    



    阳翟城里,一片热闹腾腾的气氛。堂内,牵招,程远,及其大小头领都到齐。



    



    波才在堂上大悦道:“此次大胜,击败朱隽,皆耐各位英勇,尤其是跟随尚无桥身边的少年,对了,怎么不见他,都是他的计策。”



    



    尚无桥走出身,开口对波才道:“回军中去了,正在军中休息。”



    



    “小小年纪,既然如此多谋,真是英雄皆出少年,对了,他叫什么名字?”波才问道尚无桥。



    



    “姓段,名煜。”尚无桥道。



    



    波才点了点头,“去把他也叫来吧!今日我们就好好的喝几杯,庆祝一番。”波才说完话,又吩咐大摆宴席,庆祝胜利。



    



    没过多久,段煜来到主堂内,给各位大小头领施礼后,便坐在尚无桥一旁。



    



    波才在堂上举起手里碗,面带微笑开口道:“各位来,满上酒,今日喝开心便是。”



    



    “大帅请!”堂下大小头领端起碗敬波才。



    



    “小兄弟,你聪慧过人,不日必成一番大业。”波才看了一眼尚无桥身边的段煜说道。



    



    “大帅夸赞小人了,小人不敢当。”段煜起身一副谦虚的说道。



    



    “哈哈,喝酒,小兄弟今日得一醉方休。”波才大喜道。



    



    段煜端起手里的碗,“大帅,小人先敬你。”



    



    “好”波才端起碗,一口干了。



    



    “哈哈,哈哈。来大家一起干了手里酒。”波才道。堂下各大小头领都干了手里酒。



    



    酒过三省,大多数人都已经躺下,



    



    尚无桥举起碗笑道:“这些人酒量太差了,段煜你还能喝?”段煜喝得迷迷糊糊,头有点晕,但勉强能举起手中酒杯,说道:“好酒量,不过我还能喝。”说完干了手中的一碗酒,干完便躺下了。



    



    尚无桥红着一副脸,看了一眼段煜笑道:“你小子还说行,刚喝完就倒下了。” 波才见状,连忙称赞尚无桥好酒量。波才又吩咐尚无桥下去休息,又叫来人扶各位大小头领回各自军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