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吾为王
字体: 16 + -

第3章 算数和字母

    第二天,天微微亮,阿布就听到外面有嘈杂声,仔细一听,原来是部落里很多人带着自己家的孩子来了。

    在古代人们天还没有完全亮就开始洗衣做饭,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人们都不想因为去晚了,让别人等,个个都是早早的就起来做饭,然后就带着自己家里的孩子往首领家里赶,可是苦了一群这么早还在梦里面吃零食玩耍的孩子,还没有睡醒就被大人叫醒吃饭。

    阿布起床洗了洗脸刷了刷牙,就走到了屋外。然后带着部落里的孩童走进啦偏房,也就是以后的书堂(教室)。

    一顿安排后,把年龄小的安排在前面,年龄大的安排在后面。就这样安排落座后,阿布拿起昨天准备好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十几个字。

    一(壹)1

    二(贰)2

    三(叁)3

    四(肆)4

    五(伍)5

    六(陆)6

    七(柒)7

    八(捌)8

    九(玖)9

    十(拾)10

    百(佰)100

    千(仟)1000

    万(萬)10000

    在古代文学里面,所有字都是繁体字,就是括号里面的字,前面的字是现代简体字,后面的是阿拉伯数字。为大家阅读理解方便,全部都用现代简体字书写,要不然有的读者可能难以理解文字内容。

    把这些字写完后,阿布一个个的把字的发音和意思说明了一下,然后把二十六个字母大写小写也教了一遍,让学生们自己书写和交流。

    转眼之间过去了一年,很多孩子都学会了数字数学和简单的字。为了使孩子们都有一个好的身体,每天早上都要围着部落跑一圈,来加强身体素质,毕竟有一个伟人曾经说过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学堂内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孝于亲,所当执。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学堂内的孩童已经能朗朗上口了,马上就要过年了,阿布已经将布置作业的内容带进教室了。

    一进教室,学生们齐刷刷的喊道“老师好”。

    “同学们好”

    这些问候语也是在这一年内教的,不能每次直接称呼吧!那样三字经里面的意义何在。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过年了,学堂将放假半个月,在这期间我也布置了几个作业,希望大家都能完成作业”阿布说道。

    “第一题就是将三字经内容注释拼音。第二道题就是新年期间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并且记录下来。第三题就是今年学习了一年学习的读后感。”阿布继续说道。

    说完让学生们自己交流讨论,阿布则准备明天的成人礼去了。

    在部落里,每个到十六岁的青年都要举行成人礼,邀请部落里其他年长的老者观礼,并且激励几句表示成年以后的担当和勇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