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少年的传奇故事
字体: 16 + -

第12章 穷秀才晕倒山脚 得红颜伊人相助

    天空蓝得透彻,边上飘起了白云朵,风吹过来,不紧不慢地缓缓移动着。

    一个青衣秀才赶着路,眼前的山路艰险,背篓里的干粮也几无多少。秀才很苦,但是他不能觉得苦。他只能心里念叨着“以中有足乐者”的圣人言论,以一种淡泊的超俗世外的心态悠哉悠哉,继续跋涉这崎岖的山路。

    毕竟是饿得发慌没有多少气力,却仍然还得留着点粗粮饼等过了这山头补充体能,以至于不晕倒好继续赶路。如何得不是超俗世外?

    这个青衣秀才姓李,寒窗苦读了二十余载,前三年中了个秀才,这回又要进京赶考,本来家里就已然家徒四壁,穷得揭不开锅了,又只得四处相借,好歹凑齐了能进京的盘缠。

    李秀才念叨着:“没有考场外的进士。”壮志酬酬地上了路,非要博取一番功名不可。

    转眼半月过去,哪想这山头都快过不去,三年不出远路,物价凭空拉伸了几多倍,李秀才的盘缠早早是杯水车薪,不堪为用。

    汗水从额头流了下来,触及了眼角,辣得生疼。后背莫名其妙地痒乱,又背着竹篓,挠不得,叫苦不迭又无可奈何。李秀才的处境很是艰难,能想出的法子都毫无用途。

    又行了几里路,李秀才似乎快要坚持不住了,摇摇欲坠的模样。只见他将手中的竹棍兀得往山路狠狠一敲,仰头高喊:

    “贫而无谄,高贵无骄。”...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故学然后知足,教然后知困。知不敷,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一番四书五经震喝而出,平空自体内逼出许多精力来,顿时李秀才又感觉有气力了,颤巍巍地用手擦拭了额头的汗水,又是紧一步慢一步地向前走去。

    石路斑驳,青草倩影。此时的李秀才却欣赏不得这番别具风味的清新山景,此刻他只想吃碗热乎乎的牛肉汤,喝两口温茶水。

    不知不觉他想起了离家之前的践行餐了,他在乡关的小饭馆下榻,出发前也是叫了碗牛肉汤,配着沾满老茶叶的茶水食下。

    彼时牛肉汤的热气蒸腾而上,夹裹着沁人心脾的肉香,实实钻进李秀才的鼻孔里。汤色澄黄,盈着柚红的油圈,因为高温,而不住地转动着的汤水。秀才口水四溢,慌不急待地豪饮下一大口,香透美味的牛肉片,充满嚼劲的牛筋块,瞬间满足了秀才对食物的一切念想,食指大动,饕餮般狼吞虎咽了这碗佳肴。

    上苍真是绝情,让李秀才这样空腹的时候念起这般回忆场景来,偏生李秀才越不想去思念,牛肉汤的味道就越浓烈,想法就越抓狂。

    眼看着远处似乎就快到了山脚,李秀才乃哆哆嗦嗦地取下后背的竹篓,决定要非得充饥不可了。

    干粮被压在几多本圣人书籍之下,李秀才倚着竹篓,一本一本地把干粮上的书往下取,可惜这书本厄多,几近虚脱的李秀才翻得痛苦,几乎要骂出娘来,取到《中庸》时,终于支撑不住,背过气去,“呼”的一声,倒在了山间的路上。

    待到醒来时,李秀才身旁已是另一番模样。

    其躺在一张花木床板上,身上盖着一股十分好闻,透着奇异芳香的绣被,一个皮肤白皙,皓腕朱唇的窈窕女子倚靠在床边上。

    李秀才这才突然晓得,自己闻到的被子上的香味是最牵人肠的女儿香。

    旋即大惊失色,想要挣扎坐起,口中欲呼无声,声嘶力竭却也干巴巴地“啊,啊”了几声。只是惊醒了床旁的伊人,这个身着红袖紧扣上衣,下着碧纱青丝的女子。

    “啊呀,你终于醒了。”女子直起身来,揉了揉枕床边而发麻的额头,被惊醒也并不懊恼,只用一双好看的丹凤眼带着**瞧着李秀才。

    秀才脸色又急又红,又是干干地“啊”了几声。

    女子才忙去桌子拿来茶水递给李秀才。“都忘了给你拿水了,瞧你渴得这个猴急样,还以为你光光是饿晕的呢”

    李秀才慌忙胡乱灌下几大口茶水,干涸的喉咙如同裂缝的土壤逢见了春时雨露,畅快得舒服无比。

    “书生是半日未曾饮水,几日未曾进食了...得蒙姑娘相救..他日..”

    “咕咕...咕噜.....”

    正说正话,李秀才的一筐子答复谢言未吐露半点,就被肚子里的咕噜声抢过了风头。

    眼前的红颜被逗得咯咯直笑,秀才的举动一时也羞愧难当,窗外射来几道阳光,蔓延到两人的床脚,一屋两人,此刻是那般的安静,谐长。

    往昔楞伽山人描绘的场景“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不也是这番平常的美好。

    只是秀才此时也未能晓得这样的珍贵,只顾着掩面遮羞,看都不看伊人的脸庞。

    “你呀,还是好生歇会儿吧,山脚下累晕的赶考书生可不常见,我既然救你回来,肯定也要将你调理好才是。

    佛家说救人救到底,你是不必再多言的了,我先去给你拿些吃食,有什么感谢我的话,等你吃饱了再慢慢和我说吧。”

    女子撂下这番话,便小脚轻迈三两步,转身出了房门,任凭李秀才一人留守在着羞愧的空气里。

    这迂腐秀才用余光仔细瞥见姑娘确实出去了,才放下遮挡着已是通红的脸颊的双手。又饮了一口茶水,兀自不好意思地轻叹了一声,也不观察周遭模样,愣愣地从床旁自己的竹篓里掏出一本自著诗集,此诗集原是李秀才二十多年的朝花夕拾,抄写成录,自家修订为书,以供闲时自赏。

    书本朴实,蓝皮作封,李秀才缓缓翻开诗集,那扉页显眼地用瘦金小楷题着作者名号:南守镇李文长。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