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当皇帝
字体: 16 + -

第85章 年轻的老头

    刘阳一行人被分开关在了不同的地方,刘阳所在的牢房里已经有了一个狱友在里面,看外形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

    老头披头散发的靠在墙边,他见官兵走了,便向刘阳招了招手:“小伙子,到这里来坐!”

    刘阳一愣,他有些茫然,不过还是顺着老头的招呼坐到了他的身旁。

    老头撩起自己的白发打量了一下刘阳后问道:“小伙子,你是犯了什么事被关进来的?”

    “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因为得罪了县令吧!”刘阳有些不确定,他进到这里来都是稀里糊涂的,哪里说得清楚。

    老头笑了笑问道:“你不会是说的陈县令吧?”

    “是啊!你怎么知道?”刘阳感到有些奇怪。

    “唉,这个陈县令可不是善茬,只要他看不顺眼的都被他抓进这里来了。”老头叹了口气说道。

    “他这样乱抓人没有人举报他的吗?”刘阳有些纳闷。

    老头摇了摇头,说道:“这里到处都是县令的眼线,哪有人敢举报他。”

    听到老头说的话,刘阳顿时沉默下来,他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了这个时代的特性,秦朝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关于日常生活的规定细致到丧心病狂,稍有出格,等待你的就是各种处罚。

    生活上各种规章制度太过于苛刻,秦朝禁止一般民众随便听音乐、喝酒吃肉、穿华丽衣着等,就连穿丝织的鞋上街都不可以。而且没有自由可言,不仅是那种毫无止境的征兵制度,还是这个“验”和“传”的身份制度,都使人失去了自由身,难怪始皇死后立马就有人会起来造反了。

    想到这里,刘阳又想起自己如今的处境,都不知道那个陈县令接下来会对大家做什么,被关在牢里的众人就跟菜板上的鱼一样任人宰割。

    现在该怎么办?刘阳苦苦思索着。仔细想想,这个陈县令如果要杀死他们应该早就动手了,但陈县令没有对众人动粗,只是把众人都关了起来,说明他有什么顾虑的地方,不敢对大家下死手。

    这么一想,刘阳心里稍微安稳了一点,他开始琢磨着,要不要事先找好逃跑的路线来,这样一来即使陈县令再没有顾虑以后想对他们动手,大家也能有个后路可退。

    然而再想了想,现在大家都分开了,都找不到机会商量,单凭他一个人是很难去探测情况的。自己现在只能先在地牢里装做一个乖宝宝,等有了机会才能再去考虑其他事情。

    刘阳靠着墙烦闷的盘算着,大概是沉默久了,老头以为刘阳心里想不开,他便伸出手在刘阳面前晃了晃:“小伙子,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刘阳顿时清醒过来。

    老头看着刘阳笑了笑说道:“小伙子啊,你还年轻,我们秦国是个军工制的国度,你有大把的时间去赚取军工!当初商鞅变法时推出了军功爵制,它分为从“公士”到“彻侯”的二十级,级别越高,地位和待遇就越高,有爵位的人有更多机会当官、为吏;一旦犯法,爵位还可以用来赎罪和减刑,就连不同爵位的伙食都不一样;即使你战死沙场,爵位以及与爵位挂钩的各种待遇,也可以由家人继承。”

    “可是我们都被关起来了,哪有什么机会能出去赚取军工啊?”刘阳有些无奈的问道。

    “我们虽然被关起来,可不代表我们会一直在这里啊!”老头看了看刘阳说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还能出去?”刘阳感到有些惊喜。

    “是啊,这牢房饭可不是白给的,我们是需要去干活的。明天你就可以见识到了!”老头解释道。

    “谢谢!”刘阳感激的说道,他看了看老头的白发,犹豫了一会后问道:“你是怎么被关进这里来的呢?”

    老头没有回答刘阳,他目光仿佛无意识的看着牢房外面的火炬,突然反问道:“你看我今年多大年龄?”

    刘阳看着他那满头白发还有他布满皱纹的脸,想了想说道:“...有六十了吧!”

    老头嘿嘿一笑:“你看走眼啦,我今年也就三十九岁。”

    刘阳觉得难以置信。三十九岁,那应该看上去还很年轻才对,可他看起来已经是个年过半百的糟老头了。

    “三十九岁,三十九岁啊,”老头说:“只要不认识我的人见到我都不相信我才三十九岁,大概这就是命数吧!”

    他深深叹了口气,缓缓的说道:“我生在琅琊,家里本是这一带的渔民,生活虽然苦一点,一家人倒也过得有滋有味的。可就在我十二岁那年,我爹被征调了,他被征调没过多久就碰上了匈奴的奸细,他们那个小队的人除了他,其余人全部被杀了,我爹逃过了匈奴的追杀,却在安全以后被官府的人抓了起来砍了脑袋,因为其他人都死了,就他还活着,官府的人认为我爹是奸细。”

    “我娘跑去官府为我爹申冤,结果反被抓了起来,过了好些天传出消息,说是我娘在牢里自杀了。”

    “那一年,家里只留下了大我一岁的姐姐和我。父亲被当成了奸细,母亲又死不瞑目,我们没法在琅琊待了,于是卖掉了能卖掉的一切东西,换了钱,找了人打点了关系,弄到了“传”以后,离开了家乡。”

    “为了弄到“传”,我们花光了大量的积蓄,一路上我们不得不靠行乞为生,最终来到了会稽郡。我姐带我在会稽郡住了下来,她去大户人家给人当丫鬟,我在一家医馆里当学徒,没有工钱,姐姐赚的钱勉强只够维持日常,我们俩就这样熬过了两年。这两年时间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医馆的馆主说我学东西学的很快,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行医手段,便收了我作为医馆的正式成员,每个月都能拿到不少行医的赏钱。那个时候我特别高兴,以为以后的日子可以慢慢的好起来。”

    “可我没有想到,这一切只是噩梦的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