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分析
杨赐回头看了一眼和自己几乎差不多大的小叔叔,任谏议大夫的杨奉。
只见杨奉点了点头,杨赐心里顿时明了,眼下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如果还保持着这种平衡,可能大汉就真的完了。
李膺都敢仗义执言,自己贵为三公,到了这把年纪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想到这,杨赐说道“陛下,臣并非说的是后宫嫔妃,说的乃是宦官”。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众人都心道,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要跟宦官摊牌了么。越是到了紧要时刻,众人越是冷静,否则走错了一步,搭上自己的官位是小,说不定全家的性命也会赔上。
汉灵帝闻言默默不语。
两旁的张让和赵忠闻言,立刻大哭,跪在灵帝面前说道“陛下,臣等不知道做了什么,惹了三公这等大臣不相容,奴才等没有活路!愿陛下饶得性命放归田里,我等家产愿意全部捐献给皇上”,说完痛苦流涕。
一旁的蹇硕也跪倒在地说道“陛下,臣蒙圣上赏赐,原本想尽心竭力保护皇上安全,现在想来是没有机会了,还请陛下看在臣救驾的份上,绕过臣一命吧”。
汉灵帝经过多年的风花雪月早已软了风骨,虽然偶有振作,头脑清醒,但是却瞻前顾后,顾虑良多,之前的太子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果然宦官相继哭泣,汉灵帝便说道“此事明天再议吧,朕突然有些累了”。
张让和赵忠对望一眼,面露得意之色,随后双双的站起,眼睛喷火的望着杨赐。
杨赐一脸无语,他始终不明白汉灵帝为什么狠不下心来。
一场急诏的朝会就这么结束了,众人都是心中不安,今天只是个开始,明天还会更猛烈。
下朝之后,刘天没有走,而是等了杨赐和杨奉出来之后,忙上前拜见。本来以刘天的职位二人是不屑搭理的。
可刘天先是乌桓扬名,又得李膺赞扬,之后京城比武打败王越,又掌管羽林军,这里的每一件事常人哪怕做到其中一件也是值得称赞了,何况这所有的事都集中在刘天一人身上。
杨赐点了点头,说道“叔父,既然刘中郎将有话说,不如一同去我的府邸吧,今晚我们合计合计”。杨奉点了点头,说道“甚好”。
一行三人就往杨赐的府中走去,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蹇硕看在眼里,等他们走后,蹇硕也离开,今晚注定是个无眠之夜。
到了杨赐府中,三人到了书房坐下。杨赐先开口说道“刘郎将,李膺大人有什么和你交代吗?”,李膺和刘天走的很近,先前刘天为了李膺不惜犯险和王越比武,人人皆知,所以杨赐才有一问。
刘天摇了摇头,说道“我苦劝过老师,阉宦只是一颗毒瘤罢了,要想根除不难,只是皇上不想,所以上此奏折,不但得罪了阉宦一党,连皇上也得罪了。”
“哦?皇上也得罪了,我倒要听听刘郎将的看法”,一旁的谏议大夫杨奉说道,语气略微有不悦,显然不认可刘天的说法。
刘天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反而自信的说道“两位大人都身居要职,更兼门望族,世代显赫,但是太尉大人可知为什么皇上今晚对你的提议不置可否”。
杨赐也郁闷,自己都带头出来了,灵帝还是不表态,现在刘天一说,便对这个小郎将产生了兴趣。自己本来见他以为是替李膺传话的,可现在看来是他自己有话说。
杨赐饶有兴趣的说道“愿闻其详”。
刘天清了清嗓子说道“灵帝不愿意表态处置十常侍,在我看来,无非是三点。第一点,不知道两位大人注意到没有,历来只要有大臣弹劾他们,一向强势的十常侍总是在汉灵帝的面前扮演着弱者的角色来博取同情,毕竟当今圣上年幼时多蒙这些阉宦陪伴。
第二点,十常侍很高明,历来的皇上无论心胸有多么宽广,多么贤明最讨厌的就是党争,一旦大臣抱成团,就可能架空皇帝。所以面对朝廷大臣的攻击,十常侍表示这些是儒臣和他们宦官的政治斗争,既然儒臣抨击十常侍卖官害民,聚敛钱财,那他们就表示情愿辞官归乡,捐出所有财产!这招以退为进,以守代攻是在高明的很。
第三点,灵帝久不上朝,不理朝政,十常侍经常歌功颂德,隐瞒真相,并且协助灵帝享乐,享受这种生活,已经很难离开他们了。”
刘天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般,杨赐和杨奉顿时感觉豁然开朗,自己这帮人一直琢磨着怎么攻击十常侍,却从没想到,为什么会屡攻不倒,为什么会有党锢之祸。
杨赐贵为三公,竟然站了起来拱了拱手说道“今天听君一席话,真是愧煞我等啊,既然刘君有如此见解,不知道有何办法没有”。
刘天其实早就胸有成竹,此刻故作思考,沉思片刻。二人也不打扰,过了一会,刘天说道“我到是想出来个方法,只不过此法过为凶险”。
杨赐说道“有何办法,说出来听听”。刘天只好装作为难的说道“既然大人问,那下官就说了,就是我遣十几个武功高强的人物,携带利刃入宫,把十常侍都杀掉,这样就一了百了了”。
“不可,绝对不可”,刘天刚说完,杨奉就说道。随后继续说道“武夫所为,这和形同造反有什么区别”。
刘天内心叹气,这些儒臣就是鼠目寸光、优柔寡断,到现在还看不起武将,等各地烽火四起,他们就明白了,倘若杨赐敢担当一下,允许自己这么做,说不定大汉的历史就会改写。
刘天把目光移到了杨赐的身上,杨赐听刘天说完也默默无语,两头为难。其实刘天说完他内心一动,觉得可行。只是此事太过风险,倘若失败,天子一怒,自己这一族恐怕要交代进去了,他可不像李膺,自己的家族传承下去才是首要大事。他在想,如若自己不做声,刘天要自己去做这就完美了,无论成败,灵帝的怒火都由他一人承担。
可事实和想象总是美好的,见杨赐不说话,杨奉怒气还未消,显然无法理解武夫的行为。
刘天只好说道“这只是下官临时想象出来的,既然两位大人不同意,那下官不提就是了”。
书友群546637243,喜欢的加下。我一直都在!另外感谢书友as、耗子来袭2、书友539***、独饮寒州江山雪、无情公子、王、吾是曹操、书友314***等书友的推荐票,谢谢你们!求打赏!
(本章完)
只见杨奉点了点头,杨赐心里顿时明了,眼下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如果还保持着这种平衡,可能大汉就真的完了。
李膺都敢仗义执言,自己贵为三公,到了这把年纪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想到这,杨赐说道“陛下,臣并非说的是后宫嫔妃,说的乃是宦官”。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众人都心道,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要跟宦官摊牌了么。越是到了紧要时刻,众人越是冷静,否则走错了一步,搭上自己的官位是小,说不定全家的性命也会赔上。
汉灵帝闻言默默不语。
两旁的张让和赵忠闻言,立刻大哭,跪在灵帝面前说道“陛下,臣等不知道做了什么,惹了三公这等大臣不相容,奴才等没有活路!愿陛下饶得性命放归田里,我等家产愿意全部捐献给皇上”,说完痛苦流涕。
一旁的蹇硕也跪倒在地说道“陛下,臣蒙圣上赏赐,原本想尽心竭力保护皇上安全,现在想来是没有机会了,还请陛下看在臣救驾的份上,绕过臣一命吧”。
汉灵帝经过多年的风花雪月早已软了风骨,虽然偶有振作,头脑清醒,但是却瞻前顾后,顾虑良多,之前的太子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果然宦官相继哭泣,汉灵帝便说道“此事明天再议吧,朕突然有些累了”。
张让和赵忠对望一眼,面露得意之色,随后双双的站起,眼睛喷火的望着杨赐。
杨赐一脸无语,他始终不明白汉灵帝为什么狠不下心来。
一场急诏的朝会就这么结束了,众人都是心中不安,今天只是个开始,明天还会更猛烈。
下朝之后,刘天没有走,而是等了杨赐和杨奉出来之后,忙上前拜见。本来以刘天的职位二人是不屑搭理的。
可刘天先是乌桓扬名,又得李膺赞扬,之后京城比武打败王越,又掌管羽林军,这里的每一件事常人哪怕做到其中一件也是值得称赞了,何况这所有的事都集中在刘天一人身上。
杨赐点了点头,说道“叔父,既然刘中郎将有话说,不如一同去我的府邸吧,今晚我们合计合计”。杨奉点了点头,说道“甚好”。
一行三人就往杨赐的府中走去,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蹇硕看在眼里,等他们走后,蹇硕也离开,今晚注定是个无眠之夜。
到了杨赐府中,三人到了书房坐下。杨赐先开口说道“刘郎将,李膺大人有什么和你交代吗?”,李膺和刘天走的很近,先前刘天为了李膺不惜犯险和王越比武,人人皆知,所以杨赐才有一问。
刘天摇了摇头,说道“我苦劝过老师,阉宦只是一颗毒瘤罢了,要想根除不难,只是皇上不想,所以上此奏折,不但得罪了阉宦一党,连皇上也得罪了。”
“哦?皇上也得罪了,我倒要听听刘郎将的看法”,一旁的谏议大夫杨奉说道,语气略微有不悦,显然不认可刘天的说法。
刘天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反而自信的说道“两位大人都身居要职,更兼门望族,世代显赫,但是太尉大人可知为什么皇上今晚对你的提议不置可否”。
杨赐也郁闷,自己都带头出来了,灵帝还是不表态,现在刘天一说,便对这个小郎将产生了兴趣。自己本来见他以为是替李膺传话的,可现在看来是他自己有话说。
杨赐饶有兴趣的说道“愿闻其详”。
刘天清了清嗓子说道“灵帝不愿意表态处置十常侍,在我看来,无非是三点。第一点,不知道两位大人注意到没有,历来只要有大臣弹劾他们,一向强势的十常侍总是在汉灵帝的面前扮演着弱者的角色来博取同情,毕竟当今圣上年幼时多蒙这些阉宦陪伴。
第二点,十常侍很高明,历来的皇上无论心胸有多么宽广,多么贤明最讨厌的就是党争,一旦大臣抱成团,就可能架空皇帝。所以面对朝廷大臣的攻击,十常侍表示这些是儒臣和他们宦官的政治斗争,既然儒臣抨击十常侍卖官害民,聚敛钱财,那他们就表示情愿辞官归乡,捐出所有财产!这招以退为进,以守代攻是在高明的很。
第三点,灵帝久不上朝,不理朝政,十常侍经常歌功颂德,隐瞒真相,并且协助灵帝享乐,享受这种生活,已经很难离开他们了。”
刘天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般,杨赐和杨奉顿时感觉豁然开朗,自己这帮人一直琢磨着怎么攻击十常侍,却从没想到,为什么会屡攻不倒,为什么会有党锢之祸。
杨赐贵为三公,竟然站了起来拱了拱手说道“今天听君一席话,真是愧煞我等啊,既然刘君有如此见解,不知道有何办法没有”。
刘天其实早就胸有成竹,此刻故作思考,沉思片刻。二人也不打扰,过了一会,刘天说道“我到是想出来个方法,只不过此法过为凶险”。
杨赐说道“有何办法,说出来听听”。刘天只好装作为难的说道“既然大人问,那下官就说了,就是我遣十几个武功高强的人物,携带利刃入宫,把十常侍都杀掉,这样就一了百了了”。
“不可,绝对不可”,刘天刚说完,杨奉就说道。随后继续说道“武夫所为,这和形同造反有什么区别”。
刘天内心叹气,这些儒臣就是鼠目寸光、优柔寡断,到现在还看不起武将,等各地烽火四起,他们就明白了,倘若杨赐敢担当一下,允许自己这么做,说不定大汉的历史就会改写。
刘天把目光移到了杨赐的身上,杨赐听刘天说完也默默无语,两头为难。其实刘天说完他内心一动,觉得可行。只是此事太过风险,倘若失败,天子一怒,自己这一族恐怕要交代进去了,他可不像李膺,自己的家族传承下去才是首要大事。他在想,如若自己不做声,刘天要自己去做这就完美了,无论成败,灵帝的怒火都由他一人承担。
可事实和想象总是美好的,见杨赐不说话,杨奉怒气还未消,显然无法理解武夫的行为。
刘天只好说道“这只是下官临时想象出来的,既然两位大人不同意,那下官不提就是了”。
书友群546637243,喜欢的加下。我一直都在!另外感谢书友as、耗子来袭2、书友539***、独饮寒州江山雪、无情公子、王、吾是曹操、书友314***等书友的推荐票,谢谢你们!求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