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书生传
字体: 16 + -

第2章 引言二 赐金放还,任侠江湖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子美《饮中八仙歌》

    自唐玄宗听闻李太白藏身裴府锻剑起,太白的生活注定迎来风雨。太白告别师父,入京召见于金銮殿后,李白受到玄宗皇帝重视,命供奉翰林院。李太白的梦想是入仕,而如今他的梦想实现了?可惜,事与愿违,诗仙的仙气像一阵风轻轻飘过。

    在长安时,太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街道溜达。在长安的这段日子,太白发现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太白心里渐渐感到很不爽。

    太白的梦想是出仕,做大官,兼济天下。以太白的个性,又怎么会安于翰林待诏这个位置,安于待从文人这样一个角色。他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宰辅之臣,施展自己的才华,让玄宗刮目相看。此时的他早已忘记自己的另一个身份――侠客,为了仕途,他选择了阿谀奉承,写了许多专拍大臣们的马屁诗,可是结果事与愿违。翰林待诏这样的职位是无法实现太白的鸿图大志的,可偏偏在玄宗皇帝心里,只是把李白当作一个舞文弄墨的诗人供奉而已,太白心里那是憋屈,那是无奈。

    太白就这样在虚幻中过着,虚度光阴。在一年多受宠遇而又不被玄宗皇帝看好的日子里,太白上演了七宝床赐食、高力土脱靴、杨贵妃磨砚、饮酒眠闹市、狂笔草蛮书等广为传诵的奇闻逸事。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也许正是因为这份豪放不羁,狂傲,他得罪了朝廷里的众臣。大臣们排挤他,诽谤他。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太白内心很纠结。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太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无奈。

    也许太白更适合江湖,而不适合与朝堂。但太白却执着与朝野。但上天好像并不想让这位浪漫的诗仙放弃江湖的自由,大好河山的风采。

    终于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太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太白带着无奈离开了长安,跨上那匹汗血宝马,李太白选择了江湖,向江湖深处走去。

    太白自被“赐金放还”后,开始了云游四海,浪荡江湖。

    ……

    唐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泛舟回宣城,因饮酒过度,误以为月在江中,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太白的生平极具浪漫色彩,太白任侠豪放也影响了后世之人。随着李白的离去,哪本《裴氏剑谱》也流落江湖,那把龙泉剑也不知所踪。

    三把绝世宝剑又当如何掀起江湖的腥风血雨呢?牵扯江湖儿女的国仇家恨,爱恨情仇的呢?各位书友请欣赏《江湖书生传》正文章节,谢谢你们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