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字体: 16 + -

第574章 夺宫

    年轻的参谋军官们已经开始研究在什么地方设伏攻击这支骄横的运输大队了。

    实在有太多的地方可以设伏了,如果匈奴人选择走这条路回老家,那么他们绝对有信心叫匈奴人踏上一条永远回不了家的不归路。

    李默没有打击众人的热情,年轻人嘛,爱幻想,脑洞奇特,应该鼓励他们。

    “一共呈报上来三份伏击计划,这帮猴崽子还真是敢想敢干呢。”

    萧震川目泛兴奋的目光,这帮从太原和宁州两地讲武堂遴选来的年轻军官素质非常高,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成长起来,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李默淡淡一笑,单从军事角度来说这三套作战计划都无可挑剔,堪称完美。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前提。

    这不可能是一场纯粹的军事行动。

    匈奴人若裹挟着太后或者皇帝一起回草原,这仗还怎么打?

    攻击匈奴若和弑君绑在了一起,这些所谓的作战计划岂非都成了废纸?

    李默想了想,对萧震川说:“匈奴北上之后,长安会变得十分空虚,我们要立即进城填补这个空白。要抢在王家的前面。”

    萧震川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嗯了一声,默默点头。

    有些事李默自以为算的很准,但实际却错的一塌糊涂。

    他以为匈奴人得到好处之后会裹胁太后或皇帝或母子俩一起回归草原,有帝后做人质,他们的旅程就是安全的。

    但他失算了,匈奴人和大夏达成了一项协议,匈奴王宣布与夏国约为兄弟之国,与夏国皇帝结为兄弟,为了协助夏国兄弟防卫都城,匈奴人分出一支精锐留守长安。

    其余匈奴人则北上返回他们的家园。

    皇帝依然是匈奴人的人质,长安仍然笼罩在匈奴人的阴影之下。

    而另一支匈奴人则带着“大夏皇帝慷慨的馈赠”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号称固若金汤的京西北防线此刻形同虚设,匈奴人带着他们的战利品狂笑而去。

    “老弱、病残和战利品都带走了,长安城下剩的都是精锐,匈奴人撤除宁州边防是假,目的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他们还是要从西面,也就是灵州方向回草原去。”

    李默对萧震川的这个判断表示认可,匈奴人远比他想象的要精于世故,他们没有裹胁皇帝和太后作人质,因为他担心大夏的地方诸侯会趁机发难,到时候太后和皇帝死于军中,诸侯们就可以把这笔账算在他们的头上,然后堂而皇之地取宁氏而代之。

    死几个宁家人他们无所谓,但因宁氏王朝的覆灭而给他们带来巨大损失,这就不划算了。

    至少在眼下宁家人继续做中原之主对他们是有利的。

    李默狞笑不止,他遇到了一个很狡猾又很有意思的敌人。

    且看他下一步怎么走。

    ……

    长安北郊匈奴人大营,左贤王毕芃接到了他的外甥阿波送来的密信。

    看完这封长信后,他略加思忖便口述了回信,但在书记官将写好的书信呈递给他过目时,毕芃又改变了主意,他唤来一名亲随,在耳边嘀咕了两句。

    那名亲随接过他的信物,立即启程进城。

    时间过去两天,大夏太后傅氏便启程前往匈奴大营慰劳远来的草原将士。

    左贤王毕芃以友邦臣子之礼迎接太后銮驾。

    是夜,夏国太后留宿匈奴兵营。

    三日后,太后回宫。

    又三日,夏国皇帝巡狩归来。

    长安百姓万人空巷,跪迎皇帝銮驾归来。

    宁琦没有露面,本来万乘之君的尊容就不是普通百姓能瞻观的,他黑着脸坐着,内心被屈辱包裹着。

    太后抚慰匈奴兵营,一连宿了三晚,夜夜跟毕芃在一起,自己这皇帝的尊荣原来是他母亲用陪睡换来的。

    丧权辱国啊,奇耻大辱啊。

    皇帝心如刀绞,痛不欲生。

    乃至回到未央宫后连路都不能走。

    为什么是未央宫呢,官方的解释是太极宫的太极殿遇天火坍塌,眼下正在修缮,日夜施工叮叮当当,恐惊扰皇帝休息。

    这当然是废话,太极宫那么大,坏了一栋房子有什么打紧的,皇帝也不是住在那。

    当然,宁琦也知道为什么要他住进未央宫。

    他这个皇帝被废了。

    现在的大夏是太后傅氏当家,那个攀上高枝儿的女人已经把他给废了。

    这偌大的未央宫就是他的冷宫啊。

    皇帝回宫,太后摄政,匈奴人和马乔山也讨到了他们想要的说法,于是开始撤军。

    匈奴精锐打点行装向西而行,只在长安郊外留了一个营盘,驻扎了两千兵马,两千人对整个长安来说原本是滴水对汪+*洋,但若这滴水拥有十二门巨炮的话情况则又当别论。

    位于西禁苑内的明阳山炮台现在被匈奴人死死地盘踞着,由此发炮,未央宫、太极宫、皇城皆无从幸免。

    这就像一根毒刺死死地嵌在了大夏的喉咙里。

    匈奴人撤军之后,各路勤王大军就失去了滞留关中的理由,但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么多兵马跑这么远,你说走就走,那多没面子。

    所以给点好处,说点好话是十分有必要的。

    只是大夏的府库已经空空如也,没有实际的好处,光凭甜言蜜语,你能说服谁?

    傅太后有些着急上火,忽然间就病倒了。

    宁琦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夜幕刚刚降临,太极宫玄武门下便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从发难到战斗结束,仅仅持续了一盏茶的功夫。

    这是一次内外勾结,斩关夺门的经典之战。

    指挥这场战斗的是金吾卫小将赵可真,解决战斗之后,赵可真继续向宫内深入。

    他的幕后靠山是当今的皇帝,但若这场仗打输了,他一样得死,而且绝对死的很惨。

    所以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皇帝毕竟还是皇帝,在宫里的拥趸者仍众。

    而太后夜奔匈奴兵营卖身求荣的丑行已经人尽皆知,举世哗然,这样的人怎配执政大夏。

    追随者越来越多,太极宫的禁卫形同虚设。

    前面就是太后居住的长乐宫。

    门口有一些禁卫。

    但在赵可真的冲击下一触即溃。

    叛军一拥而入,人数多达三百人。

    三百劲卒挤在长乐宫正殿前的空地上黑压压的一大片。

    人数虽少,气势却很威壮,透着冲天的豪情和杀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