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字体: 16 + -

第383章 国富

    离开越王府后,李默就向宫城走去,宁胜德让他主动去找宁是勤服个软儿,等到万寿节太皇太后再帮他说说话,就把丢了的爵位讨回来了。

    进宫容易,想见宁是勤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默等到天黑,仍不见有接见自己的意思,就向汪寿侗的徒弟刘苏打听皇帝的行踪。刘苏道:“近来贵妃娘娘有喜,不思走动,每日这个时候陛下都会陪着贵妃娘娘在后园散心。大都督,要不您明日请早吧。”

    李默道:“好吧。”

    拱拱手便走了。

    刘苏摇了摇头,一时也颇为同情。

    路过政事堂时,李默瞅了一眼,政事堂还是以前的老样子,多日未曾修缮,似乎还破旧了一些,不熟悉的人谁能想到这个破旧的小院子里竟然会窝着六位名动天下的宰相,而且这座不起眼的小院曾经一度还是执掌天下政务的中枢。

    名位再高的官员在皇帝眼里也是家奴,权势再重的中枢机构在皇家眼里也只配窝在这样一所小院子里。

    这就是皇权,巍巍不可侵犯的皇权。

    而他也只能匍匐在巍巍皇权之下,战战兢兢,苟延残喘。

    “借光,借光,劳驾借光。”

    一名绿袍小官从李默身边小跑过去,他应该是出去送公文的,可能是紧急公文,所以丝毫耽搁不得,但宫里禁止骑马,所以他只能小跑,从这里到宫门有三里地呢,跑下来可不轻松。

    外人眼里风光无限的政事堂官员原来是这样的苦逼。

    “小伙腿脚不赖,走路一阵风似的。”

    “那可不,这一两年还好些,早些年跑的更欢。”

    引路的小宦官为自己的多嘴感到后悔,这两年宫里风声越来越紧,多少人因为多嘴多舌挨了责罚甚至丢了性命。一年前政事堂的唐安贞因为多嘴被贬,两天前王怀恩的徒弟因为多嘴说错了一句话被芮贵妃赏打了五十板子,一口气没上来就挂了。

    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眼面前,这么快自己就又忘了,真是不应该。

    小宦官自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把嘴闭的紧紧的。

    李默明白他的苦恼,笑了笑,一时忽然感到有些疲累,就挺直腰杆,做了个扩胸运动,冲着政事堂方向咧嘴嘿嘿一笑,迈着方步出宫去了。

    晚上李默把在宁德胜府上遇见陈婉儿的事跟宁樱说了,宁樱说他造谣。

    李默道:“造谣我也不会拿她造谣,我活腻了差不多。”

    宁樱这才笑道:“这事你知道便是,我也劝他们早日完婚,但爹说眼下时局动荡,不合适。”

    就问李默下午进宫做什么,李默道:“想觐见皇帝,结果没见着,灰溜溜的回来了。”

    宁樱道:“陛下他……”她顿了一下,忧心忡忡地说;“外面有传言说,太皇太后万寿大典前会册立太子,然后就要贬齐王出京,甚至还有传言说陛下要对齐王不利。”

    李默道:“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不信也罢,倒是我听人说皇后娘娘出事了?”

    听了这话,宁樱揪然不乐,神情紧张,欲言又止几次,方道:“传闻未必是假,有人告发娘娘在后宫行巫蛊之事。陛下要让京兆府查察,被六老爷劝阻了,如今娘娘被禁足在紫兰宫,多日不得出来了。婶子说陛下是念及万寿节将至,暂时搁置下来,节后只怕……是凶多吉少。唉,怎么突然就走到了这一步呢。”

    李默默认无语,良久方问:“你最近还到大长公主那去吗,她老人家还好吗。”

    宁樱笑道:“你对她人家倒是挺关心。”

    李默道:“她老人家可是我们的大媒人呢,当初若非她老人家不嫌弃我卑微,一力主张,我又哪来的福气娶你为妻?”

    宁樱道:“休要拿这话来哄我,你当日若不是麻烦缠身,肯甘心娶一个瘸子过日子。”

    觉察到这话可能说重了,宁樱忙改口道:“当然也不全在你,自那日在后院见到你,我其实,就……”虽是老夫老妻,说到一见钟情这种事,宁樱还是开不了口,羞的面红耳赤。李默握住她的手,说道:“我也一样,一眼看到你就忘不掉,这或者就是缘分吧。”

    宁樱把手抽出来,在他的手背上亲昵地拍了一下,说:“缘分,那我们的定情之物呢。那张弓。我赠给你的那张弓可是我们宁家的祖传之物,太祖皇帝留给我们这一房的唯一念想,父亲视若珍宝。你倒好,竟然把它给弄丢了。”

    李默汗颜道:“这个真不赖我,当日清水河谷决战,吐蕃人铺天盖地涌上来,他们的军甲真是厚,箭矢根本伤不了,整队整队的人冲过来,我能怎么办,只好跟他们拼命,等我拼完命,才发现护兵战死了,那张弓也失踪了。”

    宁樱道:“我不是埋怨你,丢了就丢了,再好的东西也不及你人金贵。昨日她们还说起清水河谷之战,说一日一夜杀了五十万人,多少人的刀都砍崩口了。我数了数我们那屋子有四十多个人,黑压压的好大一片,那五十万人得是什么景象,漫山遍野,铺天盖地。忽然就没了,真是好可怕。”

    李默道:“太夸张了,没杀那么多人,清水河谷我们前前后后杀了有三十万,不是一日一夜杀的。河西吐蕃固然屠戮殆尽,汉民也没了,搞的河西到现在也缓不过劲来。战后那尸体真是漫山遍野都是,把河流都堵塞了。那时节已经开春,为了防止夏季瘟疫,地方全力以赴填埋尸体,人手不够,连刺史都得挥锹干活。”

    说到这,李默忽然奇怪地问:“你们聚会还议论打仗的事,可真是稀奇。”

    宁樱道:“现今到处都在打仗,家家都有人在前线,能不议论吗。”

    李默拧了眉头问;“她们都怎么说,是赞成还是反对。”

    宁樱道:“傻子才赞成,打仗是要死人的,谁想打仗?前日镇西将军陈水淼的儿子陈福山在蔡州战死了,陈家嫂子哭的好不伤心,晚上还寻了短见,幸好被人及时救下。唉,有太平日子谁不想过,谁想着天天打仗呢。”

    李默不说话了,只是说:“得空还是去看看大长公主。”

    宁樱道:“我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