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三国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 厉兵秣马

    封国和郡的等级是一样的,所以刘备升任平原相,也就是说如今刘备的官职是和郡守在同一个等级的。

    这对刘备来言是个好事,但是只是说对于刘备招募人才来讲是个好事,因为刘备虽然生了官,实际上能够控制的地方还是只有平原县,其他的县刘备一是插手不进去,二呢,则是不愿意过早使用无力,怕引起其他人不满。

    所以李文还是和刘备一起发展着平原县这一亩三分地。

    对此,刘备倒还是自乐其中,李文却有些发愁。

    人的生命是有限,李文若是想让这三国乱世早些结束,就不得不变被动为主动,毕竟若是让这乱世自行运转,比李文小的诸葛亮都被熬死了,李文怎么可能会熬到乱世结束。

    所以在安排了铸剑山庄的一应事宜之后,李文便向刘备告辞了。

    刘备自然是大为慌乱,“弟又要弃兄长而去?”

    李文摇了摇头,“非也,天下欲乱,不论兄长为了维护汉室还是为了维护治下百姓,都需精兵良将与良谋,这精兵自需时日磨炼,吾力难及,但这良将与良谋,吾倒是有些办法,此去便是为兄长物色良善,以成兄长大志。”

    刘备摇头叹曰:“吾有载道,便是良谋,吾有关张,便是良将,何须载道前往操劳?”

    “兄长莫非欲安居于此弹丸之地乎?”

    刘备自然是不愿意,所以刘备没有再说挽留的话。

    “不知弟何时能归?”

    “未可知也。”

    刘备不舍,但是李文既然决定要走,自然是不会在变的。

    李文自然不可能自己一个人上路,毕竟这乱世之中,若无一个武力高强的人护着,很容易死在山匪之中,而对李文来讲,最适合出任这一职位的,自然便是史阿。

    史阿自是愿意,不过嘴上却提起另一件事,说道:“兄仍欠我一神兵,不知何时可还?”

    李文自然是知道史阿的意思,别放下行囊,直奔铸造间内。

    不过二三时辰,李文带着一把三尺薄剑走来出来。

    史阿见到这把剑,却并不是十分满意,因为这把剑在史阿看来,太薄了,质量堪忧。

    李文却没解释,只是把剑递到史阿手里,开口说道:“且试之。”

    史阿闻言,令一士卒取来一军剑,挥手而击,然火花未起,军剑已分为两截。

    史阿大喜,笑问何故,李文说道:“此剑乃以百炼钢铁铸成,其身虽薄,然其密质非常剑可比,吾又加入熟铁两份,其韧乃远超常剑。”

    这剑是李文根据史阿漂移的剑法打造的,所以和军中将领使用的武器差别很大,不已重量取胜。

    史阿拜谢,李文携史阿而走。

    李文其实没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因为李文此行虽然是为了帮助刘备寻找人才,却不是专门为了那些历史留名的家伙去的。

    李文前世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高手在民间。

    如今汉末乱世,这民间蛰居隐藏的能人异士自然是不少。

    而要找出这些人,除了行万里路,并没有其他办法,所以李文和史阿,信马由缰,无定方向而去。

    而此时袁绍也因为联军军心不稳,诸侯尽散,便离开了洛阳,去往关东。

    袁绍屯兵河内,粮草却已渐渐不济,冀州牧韩馥听闻了这个消息,怕袁绍因无粮而闹事,便遣人送粮与他。

    但是袁绍麾下的谋士却没有因此感激韩馥,反倒是惦记上韩馥的地盘了。

    “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他人送粮!冀州钱粮广盛,何不取之。”

    袁绍却是有些过意不去,毕竟人家前脚送粮,自己不能用人家送的粮食去打人家吧,便推说道:“未有良谋,不可急迫。”

    提议的谋士逢纪看出了袁绍的心思,却并没有顺着袁绍,而是继续献计道:“公可使人书信于公孙瓒,约其共讨冀州,那公孙瓒必定会来,那韩馥无勇无谋,徒居其位,必定求助于将军,到时候将军就中取事,冀州唾手可得,且于大义无损。”

    袁绍想了想,这样一来,便是那韩馥把冀州拱手相让了,也算不得自己强占,便越想越觉得可行,便斟酌字句,发书给到了公孙瓒。

    公孙瓒虽因讨董会盟之事对袁绍并不看好,但是袁绍的实力公孙瓒还是了解的,而且若是得了冀州,他便钱粮无忧了。

    所以公孙瓒与麾下田楷,郭昕等人略作商议,便直接率军前往。

    而袁绍此时已经是将此事密保给了韩馥,韩馥大惊,聚集手下谋士商议对策。

    而此时,荀彧的兄弟荀谌在韩馥手下某事,其早有意于袁绍,便开口说道:“公孙瓒麾下皆乃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难当,且其麾下有刘备,关张之助,此三人于会盟中,一战天下知,吾等何以抵挡?而那袁本初,智勇双全,麾下名将颇多,将军可请其同治州事,彼必厚待将军,公孙瓒之事破矣。”

    韩馥闻言,乃遣人前往请袁绍。

    但是韩馥手下还是有些明白人的,见韩馥如此行事,连忙劝解:“袁绍故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间,断其粮补,即可饿死。奈何以州事委之!”

    然而韩馥本身就无大志,摇头说道:“我本就是袁氏故吏,文治武功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何嫉妒耶?”

    见韩馥如此没有大志,麾下众人也都失去了扶住他的心思,毕竟你作为主公都不思进取了,我们还平白的去操什么心,若是再劝,不就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了?

    自此,韩馥麾下弃职而去了数十人。

    当然,也有几人并不甘心,埋伏在城外,准备伏击袁绍。

    数日后,袁绍至,几人杀将出,但被颜良文丑给斩杀了。

    之后,袁绍得到冀州,将一应州事分给手下四大谋士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处置,只给韩馥留了哥奋威将军的闲职。

    韩馥哪里想到袁绍尽然一点东西都不留给自己,但是此时再后悔也晚了,那些一心为他的人都已经离开了。

    韩馥无奈,抛家弃小,独身连夜偷出城,去投了陈留太守张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