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大军阀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一切又重新开始

在本书开始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提到西北马家军的问题,在这里我做出一些回答,我没有看过西北马家军所以不存在抄袭问题,可能是我的某些做法类似西北马家军罢了。所以我以后不希望在我的讨论区出现西北马家军等无聊的问题,本人对该书没有任何意见。

五四运动因为山东和青岛问题没有出现所以也没有出现,但是我党并非因为五四而出的,况且无论是国民zhèng fu,还是边区zhèng fu,最终总是要在两个党派之间产生一个执政党的,中国人太吵,不适合多党执政,否则就像今天的台湾一样。

跟着主教的人大家不要担心,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有有战争功勋之人都会空前富有,我是说给战士土地,但是没说一定是中国的土地啊。

听说北欧,大洋洲的环境都不错,有意向买个岛屿什么的,做一个化外之民,在混乱的冷战时期享受清福。

还是那句话,怕被咔嚓了!

---------------

北军平定了江南隐患,固定了西北,中亚铁路全面开工,德国得到了美国大量贷款积极发展国内工业北方工业生产的机床,炼钢炉,切割机拖拉机等等通过铁路运到中亚,在通过船转运到欧洲。

洗衣机,电风扇,小轿车等民用产品也大量被运输到美国,美国一家经济报纸指出,现在在街上随意买到一件商品上都写着‘meadinchaina‘指责北军和美国商人联合起来掏空了人民的口袋。

煤炭工业发展迅速。1913年只有2900万吨的年产量,而1987年已增加到6800万吨,居美国之后的第二位。原有25个重要煤田,地质储量在700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田有平遥,鸡西,鹤岗,阜新等4个煤田。但就开采而言,山西煤田为北军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煤田,其产量总和占全国五分之三以上,它们对北军的整个燃料动力工业,以及冶金工业的生产与布局均有重要影响。

北方工业是世界上钢铁生产最大企业。1927年年,钢产量达61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2.0%,居世界第一。

北军发展钢铁工业有许多优越的条件。除有丰富的动力煤和焦煤外,还有丰富的铁、锰矿石和其他合金及辅助原料。铁矿石储量探明为1100多亿吨,约占世界铁总储量的五分之二。1925年的北方工业铁矿石年产为251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除自给外,还供应洲欧各国,每年约输出400万吨。铁矿石主要产地在东北南部蒙古西部,这里的本溪,包头等地的高品位矿石产量占全北军70%以上。锰矿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锰矿石90%以上集中在西伯利亚恰图拉等地。北军还是世界主要铬铁矿石生产国之一,90%以上的铬铁矿资源分布在西哈萨克的肯皮尔赛。

北军的钢铁工业分布比较集中,基本属于内陆建厂类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大多靠近原、燃料基地,少部分接近消费地;沿海钢铁厂数量较少,规模也不大。北军主要有包头、本溪、湖北、西伯利亚和哈萨克等五大钢铁基地,其中包头、本溪两大基地约占全北军钢铁企业总数的60%。它们的生铁、钢和钢材的产量分别占全北方工业的71%、68%和66%。尤以西伯利亚的东南部和蒙古东坡最为密集,是世界钢铁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机械工业是前北方工业最主要的重工业部门之一,又是北军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的主要来源和尖端军事工业发展的基础。北方工业的机械工业部门复杂,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宽。前些年,同军工有关的飞机、舰艇、坦克、火箭、无线电、电子和仪表等部门发展迅猛。民用机械部门中,近年来已逐渐把重点转向小汽车、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的生产。

北军机械工业拥有实力雄厚的生产基地,其生产基金约占全部工业的23.3%。在产值方面,北方工业机械工业仅次于美国,部分产品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工业产品出口在北军对外贸易中也占重要地位。

北方工业是欧洲地区是机械工业大商家,产值约占90%,其部门结构相当完整,且各经济区的专门化生产也很成熟。在技术水平和部门联系等方面,欧洲地区也是较理想的。

化学工业是北方工业中规模较大的部门之一,其中基础化学工业中硫酸及碱类的生产尤为重要。近年,硫酸年产量达2,000多万吨,其生产接近消费区,遍布于各工业区。前北方工业年产化肥按有效成份计算为2,200多万吨,约占世界化肥总产量的19%以上,除满足国内需要外,可出口350多万吨。氮肥在化肥生产中居重要地位,占化肥总产量的二分之一,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产区及其管道沿线的部分地区。

有机合成化学工业是北军最有前途的工业部门之一。现主要有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和染料等部门。它们主要分布在木材煤炭和石油产地。

北军是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户,占有土地资源丰富的东北平原和蒙古大草原。1929年,北方农业联合合作社粮食产量为2114万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0.9%,仅次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麦产量为8,331万吨,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经济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ri葵籽、长纤维亚麻的产值均占世界第一位。各类牲畜存栏数中,牛占世界的9.4%,略少于美国;猪占世界的9.6%,仅次于苏联,羊占世界的9.8%,居首位。1931年,其肉类产量为1920万吨,次于美国和苏联,居世界第三;nǎi类产量10595万吨,居世界之首;鸡蛋465.6万吨,次于苏联和美国,也居世界之三。

中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拥有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各种有利条件。且执行大规模机械化抄作。北军主要的农业区,也是耕地最集中的地区,约三分之二的耕地集中在水、热、土条件配合较好的森林草原带和黑土草原带,这些地带宜于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耕作业,是北军农业的主要部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木和园艺等类型,其中粮食生产尤为重要。北军的粮食作物以麦类和水稻为主。

庞大的后勤力量保证了军事的飞速发展,在农业上多用机械少用人,中原地区战火连绵,大量河北河南山东的难民涌入东北,这些人除了大量的被培养成工人之外,剩下的分给一块土地让其自给自足,不收赋税但是必须出人担任武装后备人员。

直到1929年,北方工业军事工业部门工人达到1600万人,民用部门才区区100万工人,军事产业遍布全国,制造业基本集聚东北三省。

东北人口达到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