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之群侠传
字体: 16 + -

第125章

    

    飞若流星的火焰,直贯袁术的头颅。

    袁术背后,那双硕大而充满邪意的双眼,渐渐合上,眼角也流出血一般的黑水,孙策的招式迅捷且快速,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了所有攻击。

    任谁都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侵袭,但战阵之中,孙策要对付的却不仅仅是袁术一人!

    此刻,在战场的另一方却传来姜维的怒啸。

    孙策注意到姜维时,发现孙权已如豹子般窜了过来,他的身法看上去永远都不算太快,但是一动起来,你再想拦住他,便已不可能了。

    黄月英的月步也不让他半步,她忽然自空中一掌击出,断空一击,想截击孙权去路,孙权步子却丝毫未缓,只是腰间佩剑闪电般出鞘。

    拦截在半空中的气场,瞬间被斩得粉碎。

    月英一掌击罢,气力已衰,再想挡住孙权,已断无可能,她盯着孙权的背后空门,准备暗下杀手,怎奈他的去势绝快,月英掌上刚刚凝起气力,孙权的人已在数丈之外。

    姜维与蔡文姬虽然已尽力牵制住孙权,但是,两个活人,要牵制一个杀不死也不能杀死的人,其难度可想而知,他们知道孙坚提及过的事情,假若江东之人未经过破邪妖瞳净化,而多次被杀死,那邪魄,就会完全侵蚀那躯体的本魂。

    袁术将欲倒下的刹那,孙权已将生命的气息灌入袁术体内,在东吴的疗伤秘术下,袁术迅速脱离了死亡的边界。那是他依赖于文印,而从孙权身上模仿来的力量。这力量在此刻,竟然救了他一命。

    孙策见此变故,气力集中于拳掌之中,准备再对袁术发出致命一击,怎奈,这一刻,战场之上,黑气忽然自地底不断涌出。孙策的眼,立刻顶住了那不住游动的黑气。

    在东吴的军阵之中,曹仁,夏侯惇,于禁三人,已将重伤的许褚护住,曹仁的赶到,使原本已陷入危机的许褚等人,暂且缓了一口气,东吴众人,在将气力传递给孙策的同时,也试图突破于禁和曹仁的包围。

    但曹仁稳重的气场,却已将自己所欲保护的人,完全笼罩住,与其它善于奔袭的北国将领不同,曹仁天生就是一个善守之人。山岳虽不能如浪涛般,冲溃敌人的防守,但浪涛若想冲溃山岳,也是断无可能的。

    而此刻,东吴众人的冲击,甚于浪涛,而曹仁钢铁般的身躯虽如山岳,却也渐渐不支。

    曹仁明白,自己的防守能力再强,也经不起吴国之人的全力冲击,当他挡下白江刀队的一次次刀锋战击,江东猛虎手中的古锭刀也忽然出手,他的刀犹为锋利,一刀斩下,险些切断曹仁手中厚重的盾牌。

    孙坚一刀被挡,却已了然曹仁剩下的气力,一声呼喝,振奋兵士的士气,他看得出,再有一轮冲击,曹仁就要溃败。

    而刚刚发动强守的曹仁,一时也绝难行动,那么此刻,曹仁坚守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于禁,夏侯惇,撑住!只要再过片刻就好……”曹仁厚重的声音就如他的人一般,让人在危机之中,也能感到安心。但他在坚持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这片刻过去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未知,令人产生恐惧。

    等待,却也让人崩溃。

    恐惧让人畏惧不前;已崩溃的防线,又怎么能挡住浪潮般的侵袭?

    双方在僵持,也都在忍耐,而就在这一刹那,大地中涌出了黑暗的邪气,那邪气四周窜动,在那已受了伤的北国众将身上窜动,张辽、夏侯渊、曹仁、于禁、许褚全已被黑气缠绕,黑气在不停地游走,而那本已被孙策造成了致命伤的张辽和夏侯渊,竟然在黑气消失的瞬间,便恢复了体力。

    这时,江东的阵中,将欲进攻的众人,虽然还在围攻曹仁,但气势已下降了一大截,而曹仁,许褚,于禁,却毫发无伤,转瞬间,将夏侯惇护住。

    于禁道:“曹仁,你还撑得住吗?”

    曹仁阴阳双瞳冷视着场上的江东刀客,道:“只有他们的话,再多十倍,又有何妨?”

    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孙策想起了那时法正对自己说的话,北国的人,可能已发生了某种变化。看来,法正口中的变化,指的就是那种在一定时间后,北国众将可以自愈的能力。

    本已倾斜的战局,在这变化之下,一切都开始颠倒,大家所付出的努力,似乎都是徒劳的,因为,他们所造成的伤痕,竟然在瞬间,便已被那大地的黑暗鸣动全部治愈。

    孙坚手中握着刀,脑中却在思索着破解这邪气的对策,他的破邪妖瞳,似乎根本无法干预这种程度的邪气。他带领着的江东刀客,在此刻也绝无法攻进曹仁的防守!损失,只会越来越大,但是,若不铲除这阻碍,又怎么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呢?

    孙策则不同,他自黑气涌动时,便已顺着那黑气流动的方向观望,他看着那黑气治愈着每个北国的兵将,看清曹仁的变阵,只是思虑片刻,脸上便露出喜色,他振臂高呼道:“众将听令!莫要乱了阵脚,现在敌方本阵空虚,随我直讨曹丕!”

    孙坚看了看曹仁,似乎在说,我们若现在攻击,这些人又当如何应对?

    孙策却已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道:“莫要管他们!那些人,只是善守罢了,他们若敢将自己所列阵型破掉,再取他们几人性命不迟!”

    曹丕在远处的王座上,冷视着孙策,他轻轻咳了两声:“怎么?只一次,便注意到了吗?江东霸王……好毒的眼睛。”

    

    远离东吴的战场,另一场战斗正将上演。

    徐盛,已被张颌带走。

    马队的前头,是两位已不再年轻的武者。

    说来可笑,他们年轻的时候,也并不是武者。

    他们是杀手。

    一个曾刺杀过曹操,替袁术卖过命,最终由刘备导向正途。

    一个曾参加过天玄讨伐战,被江东的小霸王击败。后来也成为了刘备的兄弟。

    人,总有走错路的时候,走错路是可以原谅的,但这世界却是冷漠和缺乏同情的,很多人,每天都在做错很多事,但是,面对同样的错误,大多数人都缺乏一颗宽恕的心。

    或许,可以说,他们宽恕别人的心,都用在了宽恕自己上。

    责怪,侮辱,站在正义的天平上,对曾经犯过罪恶的人,用那只看似圣洁的手,无情地审判。然后是剥夺,不堪重负的女人,只有离开,如果不离开,她们就要被这世间的压力压死。

    而孩子的眼睛,却是最单纯也是最稚嫩的,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父亲,曾经是双手染满鲜血的杀手。

    孩子的心中,都希望父亲是惩奸除恶的英雄,因为他们是孩子,对公平和正义还有着渴望,所以,当他们知道自己的父亲,不过是杀手,不过是被人厌恶的存在,他们也只有离开,离开寻找自己的道。

    离开,站在那所谓的正义的一面,去审判自己的父亲。

    每个人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记忆,是痛苦的根源,挥之不去。它或许会在你最痛苦的时候,忽然浮现在你的眼前,让你难以自拔,或许,你原以为已经走出了那泥淖,结果某一刻,你会重新掉入记忆的深渊。

    那种痛苦,没人能理解,也不需要别人理解。

    走出来吧,大胆面对人生吧,世界虽然充满了风雨,但若是习惯,风雨再大,也可以当做是阳光明媚。既然没勇气去死,就选择活下去吧!

    活下去,有时并不是因为足够勇敢,反而是因为懦弱。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难以摆脱懦弱,再强大的人,也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件事,或许是某个瞬间。

    何况,他们只是凡人,没什么出奇的传说,也没什么傲人的能力。能活着,能被一个他们信赖的大哥承认而活着,他们已经感觉此生足矣。

    有时,信赖你的人,也不必太多,一个知己,已是足够。

    没人能避免沉沦,沉沦是消极的,却是每个人都有,都要经历的。没人能够一直春风得意,因为没人能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沉沦又是为了什么?

    是痛恨自己那不堪回首的过去,还是颓废的现在,亦或是暗淡无光的未来?

    无论你为何沉沦,无论你如何失望,你还是活下来了!

    无论这世界如何冷漠,无论前途如何黑暗,你还是活了下来!

    是的,无论如何,你都得活下去!

    不活下去,就不会有任何可能。

    关羽明白这一点,张飞也明白这些。

    虽然他们曾因为自己的过去,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他们还是走到了现在,或许失去的已经太多,或许失去的永远也不会回来。

    但若是懦弱的选择了退让,不愿看到的事情,只会发生的更多。既然上天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他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努力让不愿看到的事情,莫要发生。

    一件事,你或许不能百分百的做好,但,你只要尽力了,你就已然成功。别人的评判,别人的言语,又何必看得太重呢?

    现在,关羽和张飞各自骑马在前,徐庶也正与两人向前走着,为得便是寻到西凉马超带领的马队踪迹。赵云,并没有跟来,昨日的神变,已使他的体力不支,他已无法再经历高强度的战斗,但是,做为一个武者,他已完成了他的成就。

    所以,纵然他无法再参加战斗,大家还是觉得他已经做了所有他应该做的事。

    而刘禅却是刘备的子嗣,关羽还不想让他直接面对那马队狂风般的冲击。有南蛮祝融保护刘禅,也应当是很安全的。

    现在,关羽需要做的事,就是找到马超,并将他的灵魂解放。

    很多事,让人难以理解,同为蜀国之人,马超的灵魂也应是坚韧非常,可马超,为何要选择偷袭袁绍,组建马队,攻击生者呢?

    有些事,你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的确是难以理解的。为自己想得太多的人,又怎么会想到别人的苦处呢?但,关羽和张飞却明白马超的心思,因为,关羽也好,张飞也好,都有过与马超相同的经历。

    那就是得不到重用,很多人见到张飞的快枪,曾赞不绝口的称赞,但是,他们并不用张飞。

    许多人也看不起关羽那要依赖回生之阳才能转换的杀气,他们认为关羽的能力是最无用的。一个无用的人,又怎么能得到重用?

    许多人,只会在危机时,困窘时想到你,但应当欢乐的时候,选到的却偏偏是别人,似乎,你只是他们困窘时渡过难关的工具。

    信任若在长久的时间里,交换不来信任,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只能逐渐走向冷漠。

    但,还好,他们两人遇到了刘备,刘备让他们二人一展拳脚,刘备不但是个识人的人,更是个善于用人的人,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拿他们二人当兄弟,纵然能力并不是首屈一指,他也毫无条件的给予他们信任。

    但是,同样的幸运并没有降临到马超身上,马超的武力本是相当强劲的。他的快枪,要远强过关羽那深红的杀意。可是,刘备却偏偏不喜欢他,不喜欢他的年轻气盛,不喜欢他的不通事理。

    但关羽也好,张飞也好,都没有对这件事进行丝毫阻拦。

    他们经历的毕竟很多,他们了解刘备,也与马超走过相同的道路。

    那年轻的骑士,曾因为一时之怨,投奔过袁术,虽经其弟阻拦,却未有丝毫作用,但在几次出击征战中,马超了解了袁术,也明白,自己不该走上这条道路。如果说,在天玄讨伐战时,袁绍对他做的事是一种羞辱,那么,他现在,所选择的道,则是对自己尊严的一种作践。那时马超也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他再想悔过时,身旁已只剩下庞德,马岱,并没有给他悔过的机会。

    庞德已成为了他唯一剩下的异姓兄弟,然而,结果呢?

    庞德为曹操所擒,投奔了曹操,马超欲救之,大战虎痴许褚,结果自己却险些伤在庞德的刀下。

    他们理解马超被庞德舍弃后的那种心情。

    所以,他们知道,马超想要从阴郁中走出来,需要依靠自己,像他这样年轻有为的人,加上刘备的开导,他一定不需要太长的时间。然而,事与愿违,他们或许刚刚看到嫩芽上刚刚结出花蕾,马超的生命便已然凋零。

    这世界是冰冷残酷的,它不会因为一个人内心有了什么转变,而让一个人能够活得更加长久。

    关羽对马超,心中一直有些愧疚,那时,若不是他一念之差,放过曹操,马超可能就不会死,死得可能就是曹操。

    但关羽却绝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事实也证明,曹操本不该死。

    该死的难道是马超吗?

    有些事情的对与错,谁也说不清楚。

    他们只想等待着下一刻,下一刻,将马超自死亡的沼泽中拯救出来。

    按照他们的预想,马超应该是去偷袭曹操,他们的马队十分迅猛,尤甚于北国的兵马。关羽在搜寻马超所留下的线索。

    可是,谁也没想到,马超找的人,并不是曹操,当关羽注意到他们的马队时,一枪双刀已攻向徐庶。

    在闪电般的交锋冲击下,关羽只隐约看见了徐庶拔刀挡下了一白马骑士的最后一击,然后,他便捂着胸口,鲜血已染红了徐庶的手。

    张飞回过神来,便看见了那熟悉的身影。

    马超手握钢枪,冷笑道:“与刘备大人同年代的剑士,如今看来,果然是名不虚传。”那时,马超的长枪先刺出,没人能避开马超的枪,而庞德的刀立即跟上,徐庶也似乎躲不开那锋锐的刀,紧接着,公孙瓒的致命一击也随即斩下,他感觉,徐庶那时遭受两次冲击,已毫无还击之力了。

    可那夺命的一击,却偏偏被徐庶的剑锋挡下。那电光火石的进击,虽然险些要了徐庶的命,但徐庶终究还是个老辣的剑客。

    所以那平日里骄傲的骑士才会称赞徐庶。

    但徐庶已无力作战,只是能勉强站住而已,他用最后的气力,对关羽和张飞道:“一切,依仗二位将军了。”说罢,散去自己的气力,传给了张飞,他的人也踉跄着倒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