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星
字体: 16 + -

第1章 同学聚会

    罗轲其实是非常不愿意参加这种性质的同学聚会——特别是在这个时间点。但耐不住赵若妍和沈霜如的强烈要求,特别是赵若妍,都踏入社会工作了好几年,性情还是一如既往的火爆:“你个死书呆子老是闷在实验室我看你就要发霉了!要是再敢不出现,我就到你家来把你家给拆了!”罗轲现在的耳膜还有些隐隐作痛,但其实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赵若妍将手机交给沈霜如后,沈霜如轻轻的那句话:“罗轲你还是来吧,我有点事要当面请教你。”

    “这下非去不可了”,罗轲暗自摇了摇头,只得打起精神,洗了把脸,出门前往聚会的酒店。

    皇家大酒店,是滨湖市最豪华最高端的一家酒店。罗轲刚走到门口,一下就看到今天聚会的组织者——秦斯文。秦斯文依旧还是一副浮夸样,完全没有一丝一毫斯文的样子,正叼着烟,坐在一辆越野车的引擎盖上,与周遭的同学朋友们谈笑风生。罗轲没有看出这辆车的型号,只知道车的品牌是路虎,而且尺寸极其的大,感觉能抵两辆小轿车,能塞进去十几个人。秦斯文坐在高处,自然是意气风发,不停的跟参加同学会的人打着招呼,俨然一副人生赢家的派头。今天的聚会是秦斯文组织,也是由他承担所有的费用,来参加聚会的同学自然要说上几句好话,互相嘘寒问暖一番。

    罗轲本想快步从偏门走进酒店,却被俯视并环顾四方的秦斯文一眼就发现了,“哟!这不是我们班的科学家罗博士吗?来,我们大伙先在门口合个影!”

    其实对于秦斯文,罗轲本没有任何的意见,但实在不是同路人。从小学到初中,两人虽是九年的同学,但却实在有些截然不同,罗轲是一直捧着书的书呆子,秦斯文则纯粹是个混世魔王。其实罗轲觉得秦斯文智商并不低,但不知道为什么,行为总是有点乖张,从小就混社会,打架斗殴,抽烟喝酒,一直没个正经,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秦斯文一直坚信读书无用论,初中毕业就踏上社会,刚开始跟着父辈做些建筑工作,后面开始承包工程,从小包工头做起,十年之间,竟成为滨湖市房地产界的一颗新星。大概是因为学生时代受了太多的气,所以秦斯文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联络一帮老同学,经常一起花天酒地,潇洒快活,然后骂骂当年的那些个老师和校长,说他们是多么不长眼,感谢他们把自己赶出校园,才客观上成就了自己。罗轲因为不在滨湖工作,所以不常跟秦斯文他们碰面,倒也不是有什么排斥,只是在严谨的科研机构待得时间长了,对于秦斯文这样不按套路出牌,不具有可预测性的人物,心里还是有一些忌惮的。

    这个时候原本围在秦斯文身边的陈辉冒了出来,怒刷存在感,笑着说:“罗博士风尘仆仆的样子,难道是步行过来的?”陈辉倒也不是有心要揶揄罗轲,只是大学毕业后就考进了机关单位,见怪了趋炎附势的场面,受了些熏陶,所以说起话来总是有些膈应。毕竟对于他来说,虽然秦斯文与罗轲同样是同窗同学,但本市房地产领域呼风唤雨的领军人物,可要比申海市的研究人员重要的多。陈辉暗自揣摩,秦斯文这小子从小成绩极差,定是痛恨学习优秀之人,今晚要好好助其取笑取笑罗轲。

    看来由陈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少数,围绕着秦斯文的“朋友圈”时不时爆发出令人尴尬的哄笑,看来罗轲今晚确实挺不受待见的。

    罗轲倒真是没由太大的反应,毕竟一来生性淡泊,学生时代朋友也不多,没得罪过谁也没讨好过谁,二来今晚他的心性已然超脱到了另一个境界。他微笑着摇摇头说:“像我这种宿舍实验室两点一线的人,能找到这酒店没有迷路已经算是运气不错了!”

    陈辉眯着眼睛,显然没打算这么容易就放过罗轲:“罗博士,我分管招商引资工作也有一两年了,见过谈过的博士、教授、项目带头人少说也有上百人,每个都是混得风生水起,省级项目,国家项目,每年都是几百万的经费。罗博士你做学问归做学问,别放了搞点经费,就算你自己不花,请咱同学聚聚会总是好的呀!”

    “呃......事到如今,经费不经费,项目不项目的,又有些什么用呢!”在旁人眼里,罗轲又开始说起稀奇古怪的话,空气中顿时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很快,这种欢快的气氛立刻转变的有些香甜,甚至有些旖旎——一辆红色的小跑车带着轰鸣声停到了酒店的门口,从车里走出两名风姿卓越的女子,立刻将所有的目光都从罗轲身上吸引了过来。罗轲刚松了口气,谁知这两女子完全不讲套路,穿着一袭猩红hermes风衣外套的赵若妍和穿着一身淡蓝定制连衣裙的沈霜如,冲到罗轲身旁,一人一边,笑呵呵的礼仪式挽着罗轲。

    赵若妍瞪了罗轲一眼,埋怨道:“都说了我们开车来带你,然后买套像样点的衣服,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罗轲看了看自己身上的t恤和牛仔裤,发觉自己站在两位美女的中间确实有些煞风景,只得求饶:“知道错了。但我命贱,还是穿这身来的舒服。”

    秦斯文和陈辉不干了。特别是陈辉,刚揶揄完罗轲,场面却一下被反转,这怎么能忍?众人一把将两位美女从罗轲的身边拉开,闹哄哄的开始各种合影留念。人也差不多都到齐了,同学会的饭局很快便开始了。

    滨湖市城市规模不大,人口也就百来万,所以最优质的生源和师资力量大部分都集中在滨湖市第一小学和滨湖市第一中学。这次的同学会虽然是由秦斯文组织的滨湖一中同班同学会,但由很多人是六年、九年,甚至十二年的同学;五湖四海的读完大学后,一大半回到了滨湖市工作安家,一小半在外闯荡,还有一小部分,则出了国。这次聚会正好临近元旦,所以几乎人都到齐了,气氛非常热烈。大家许久未见,一聊上一喝上,很快便打开了话匣子,开始一个又一个的八卦话题。

    大纲构思了半年,已完成5万字的提纲。对于网文,自己是新人,首先做到每天都有更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