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缠婚:宠妃有喜啦
字体: 16 + -

第126章 诗文

    任宇漠确认六皇子不会和他争凤慕予,心情好多了。本来他还以为六皇子也喜欢凤慕予的。



    “我定不会负她的。更何况,北国侯府的规矩你又非不知。”任宇漠带上了一丝笑意,“我总不会给自己找一生不愉快的。”



    六皇子冷哼一声:“希望如此。世子爷,只要慕予有一点不开心,我都会把她从你身边夺过来。”



    两个男人同样温文儒雅,但是为了凤慕予,身上都爆发出了强大的气势。



    警告过任宇漠,六皇子突然充满恶趣味的出声:“我听说慕予可是对你一点感觉也无,我干什么那么着急警告你啊。也对,谁让她选择的最后不一定是你……”



    任宇漠急了:“怎么可能!她……算了,反正说了你也不懂。总而言之,她一定会是我的。”



    六皇子很是善意的提醒了一句:“可别怪兄弟没提醒你。慕予最讨厌的就是霸道不顾她意愿的男人。”



    任宇漠神色一凛,刚想说什么,就看到皇上视线投了过来,脸上似笑非笑。



    他不是担心六皇子会和任宇漠搭到一起,然后争夺皇位。六皇子和七皇子都有承诺,此生绝对不会争那皇位的。



    只不过,他有点好奇,这两个青年才俊在说什么?怎么会让一向稳重而待人冷淡的六皇子都有那么大的情绪波动。



    “你父皇可能注意到你了,这件事情转头再说。”任宇漠低声说了一句,然后就打算走人,回去位置上面。



    六皇子一撇嘴:“我对皇位没兴趣。他可能只是好奇咱们两个在说些什么。不过很快要开始画了,你还是回去吧。”



    任宇漠轻哼一声,什么都没说,就回去了。



    六皇子饶有趣味看着他的背影。“我说,六弟,你真不喜欢那个凤大小姐?”五皇子略微有点八卦,笑着问。



    六皇子望了一眼凤慕予:“兄妹之爱罢了。”他此生挚爱,不是凤慕予。



    是另一个小女孩儿。他还在竭尽全力的寻找。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寻找到了。



    六皇子的目光悠远。



    凤慕予合起书来。因为书结束了。



    所有人都交上了书法。各有千秋。



    但是凤慕予的惊艳在前,这些人怎与争辉。



    皇上和皇后一张张看了过去,挑剔无比,怎么都寻不到一眼惊艳。终是获了失望。



    与此同时,画开始了。



    梅兰竹菊四君子。



    凤慕予选了其中两样。竹和梅。



    主要是画着,比较简单,省时间,省力气,还能看会书。



    虽说简单是简单,但是精魂想要画出来确实相当的不容易。



    几点寒梅眼前,山上竹林影暗。



    凤慕予认真的一笔一画。



    皇帝和皇后一起下来了,悄悄走到她们后面观看她们的半成品画作。



    几乎所有小姐感觉到有人走到自己后面认真的观看,手都抖了一下,差点出现了污点。



    唯有凤慕予不受影响,一心投入进去。



    皇帝赞赏的点了点头。是一个可造之材啊。若生为男儿身,只要稍加培养白国必将多出一位名臣啊。



    皇帝看到的不是凤慕予的才华,而是她做事的态度。



    只是可惜了,朝廷哪里容得下一位女性?倒并非皇帝瞧也不起,只是朝臣们必然是一致反对的。



    在这群人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就该在家相夫教子,何必出来。



    皇帝心里叹了一口气。这群一叶蔽目的人啊……看看吧,大楚不就是女子当政?



    现在国力岂是只超越了白国几分。居然还不知变通。



    若是可以……皇帝心思活络起来,开始思索变通的办法。



    作为一名帝王,谁甘愿在治国之上屈于人下?江山多娇美如画不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不错,但都是有能者居之。



    罢了,转日宣她入宫询问一番便是。



    有心功名,权势利禄,皇帝有的是方法吸引到凤慕予。若是无心功名,权势利禄,皇帝也不好强迫一位弱女子。



    凤慕予是不知道皇帝的心思的。



    她专心画着画作。外界的一切都对她造不成影响。凤明不情不愿画了一副棋图。



    无人执棋对弈,只有一石桌,一双石凳,一局残棋。



    任宇漠画的青松。立于寒山峭壁。



    两炷香后。



    纷纷搁笔,画作都已经完成了。



    皇帝和皇后也不知不觉在凤慕予背后站了整整两炷香。



    画,男女合算,共有四位优胜者,男二女二。



    凤慕予的画作直接被皇帝挑选出来,还当众询问凤慕予,这幅画作多少钱出卖给他。



    凤慕予吃了一惊,但还是很恭敬地说着:“若是皇上喜欢,这幅画皇上拿走便是。一文不取。”



    凤明的画作,也被皇帝询问了一下,凤明的回答与凤慕予相同。只是一幅画罢了。



    那局残棋,别有深意。只能说是皇帝慧眼识珠。



    这局残棋,乃是白国前朝棋圣与大楚神医生前对弈的最后一局棋。不过是不完整的。



    那局残棋,只被凤明画出了四分来。但也足够。



    后来,神医辞世,棋圣失了对手,不知所踪。



    画,胜出者男子,凤明,任宇漠。



    画,胜出者女子,凤慕予,年静雪。



    年静雪画的是将军图。不知道为什么……大约,只是因为她出身将门吧。



    年静雪看到凤慕予的画作,有点惊讶。



    画梅、竹者甚多,却少见意境。这凤大小姐,当真是一个奇女子。



    年静雪嘴边出现一丝淡淡的微笑。有意思的女孩,或许,值得结交。



    凤慕予自然是不知。



    她又不会读心术,哪里会有那么多预知。况且对于她来说,这些事情对她本就没有那么重要。



    画结束了。接下来是诗文比拼。倒不是让他们现场创作,而是对诗。选擂主,其余为挑战者。



    擂主出题。擂主获胜,则换下一位,落败者失去挑战资格。



    擂主落败,则获胜的挑战者继任擂主,直至决出最后一人,为优胜者。首位擂主落败,拥有一次挑战机会。



    诗文,拼的可是常日积累。



    近日,虽说凤慕予书读的不少,但是也没有背多少诗词歌赋。她一心都在于阅读更多的书,来充实自己。



    诗词歌赋,远远不是那么重要的。



    在这里的公子小姐,可是有不少有名的才子才女。其中一部分可是名彻京城的。



    所以这一关,凤慕予一点也没有优势。不过没有也好。



    她还真的不想参加。



    第一位擂主,是七皇子。一位玩世不恭的皇子。



    七皇子脸上带着玩味的笑意:“可有哪位来挑战一下?放心,本皇子一向不知诗词歌赋为何物,是相当好被赢下的。”



    五皇子和四皇子同时眉眼抽搐。七皇子不知诗词歌赋为何物?大概这日月倒转了吧。



    为了证明日月倒转,五皇子和四皇子很有默契的同时抬头望天。不知情的人眼里,就是无语的表现。



    在场好几位才子,都是曾经惨败在七皇子手底下的,他们哪里会说出如此让人觉得耻辱的事情?



    知道的还不如一位天天吃喝玩乐的皇子多。



    七皇子摸了摸鼻子。他是洪水猛兽还是魑魅魍魉,妖魔鬼怪了,居然没有一个人上台?



    凤明站了起来。上台了。他不知道这位七皇子的底蕴有多么深厚,但是在他眼里也没有那么的不可战胜。



    不就是诗文。



    看到凤明上场,几位才子眼中出现了不屑。他们不认识凤明,但是不妨碍他们对凤明各种不屑。



    “兵革未销王在镐,下一句?”七皇子稍微诧异了一下,很快就除了题目。



    凤明略思考了一下:“桑蚕临熟客还家。薛能所著《送人归上党》。”



    “你赢了。我本以为少有人知。”七皇子下了台,“请。”



    凤明微微颔首:“七皇子过奖了。”然后坐上了擂主位置。



    那些原本对凤明各种不屑的才子们大跌眼镜。



    什么情况?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呢?原本他们不是应该会看到七皇子问倒凤明然后凤明灰溜溜夹着尾巴下来吗?



    怎么下来的会是七皇子?一定是搞错了什么了吧?



    一定是日月倒转了吧?



    才子们纷纷抬头望天企图确定是日月逆转乾坤倒。



    但是很可惜,太阳当空照。哪有什么明月当头。



    七皇子刚刚回到座位上坐下,四皇子就笑着出声:“阿星,你放水了。”



    “上官摘星,放水就不太好了吧。”五皇子直呼七皇子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毕竟是我哥珍视着的妹妹的兄长。放了又如何。”七皇子舒展了一下身体,“我也是懒得再打击那些自以为天下第一的所谓才子了。”



    “估计现在七弟在想,谁把凤大少爷挑下去,他就把谁挑下去。”四皇子一脸慵懒,“啊……这些小姐们,除了年家那个年静雪还有六弟恨不得捧在掌心的凤大小姐,真真是无趣到了极点。”



    “父皇之命,不得不从。有时候恨不得不生在这帝王家。”五皇子摇了摇头。



    “阿扬,别这么说。天要我们生在帝王家,也没办法不是。”四皇子略微有点不赞同。



    确实,这怎么说得清楚。五皇子轻哼一声:“是。”



    他失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凤明才会下去啊。”四皇子把视线转向了擂台那边。



    那边有一位才子挑战了凤明。



    凤明游刃有余,三两句就让才子下了台。



    “没想到这凤大少爷还真是饱读诗书。有一些连我都不知道。”七皇子忽然惊叹道。



    就这么一会儿,凤明就让四位才子都败北。



    他自己还在那里坐着呢。凤明出的题,没有一个才子回答的出来。



    “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那么注重古代诗文,而不关注一下现在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