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玉风云
字体: 16 + -

第2章 传道

    正当余则成赶到观里后山时,青云子正负手望着瀑布下的潭水。

    “师傅”青云子背后,余则成恭谨的喊了一声,就在一旁等着。

    过了一会儿,青云子像是从思绪中缓过神来一样,转过身,看着余则成,说道,“成儿啊,你可知道,我为何让你学那些字?”

    “不知,望师傅指点。”

    “那些字,其实名叫道文,只有学习了这些道文,我们才可借道文之力,吸收天地灵气,否则,以凡间的文字,是做不到吸收灵气的作用的。”

    “嗯。。。”余则成若有所思的嘀咕道。怪不得呢,前世我总是奇怪,为什么小说中直接可以修炼,我就奇怪,不管功法的好坏,就普普通通的文字,又怎能有这般神奇的能力。

    “成儿,你可在听?”青云子见余则成在发呆,平缓的声音略有上升。

    “在,在听”余则成慌忙答道。

    青云子略有警告的看了眼,继续说道,“道文乃上古修道前辈所创,道文,顾名思意,就是天地自然万物最初使的纹路,上古修道者,借助道文,阐述天地至理,创造各式各样的功法,从而达到更好的修炼目的。”

    青云子看了一眼余则成,说到“修道修道,除了道文功法外,还有冥想吐纳之法,每一种功法,都有相应的冥想吐纳的,借此能更好的进入天人合一的进阶,从而达到修炼的目的”。

    听了青云子的这般解释,余则成感觉这已经解了自己前世很多的疑问,不过他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吸收来的灵气,最后储存在身体的那个部位,借此,余则成问到。

    青云子听了,笑道,“成儿啊,灵气经过吸收,配合功法印决,会流转全身,行一个大周天,最后进入人体的下丹田,这时吸收的灵气会带着自身的精元,这时下丹田留下的就是属于自身灵气,能让你驱使,这就好比是灵气被你打上了自身的烙印,同时这也就是俗称的练气期,炼精化气”。

    “哦,原来是这样”余则成发现,青云子越是解释,他发现自己对道法的理解也就越深。

    “在人体中,人体是最大的宝藏,人体有三个丹田,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脐下者为下丹田,当一个人达到练气巅峰时,说明他已经把自身精元灵气糅合归一,有能力冲破心下中丹田,进而练气化神,达到筑基期,一旦达到筑基期,就能以心御神,以神御器,就能御剑飞行,而筑基期,顾名思义,就是筑仙道之基”

    何为筑基,就是在中丹田培练下丹田送上来的精元灵气,目的就是这这股气中,养出一点元神,这一丝元神,在精和气的帮助下,慢慢发展壮大,稳定下来,最后在为下一个境界做准备,以冲击上丹田境界。

    而上丹田之所在,就为了炼神,上丹田在人的大脑之中,故而也是人灵神所在的地方,也是所能居住的地方,一般不修道的凡人,他的精气神都是分散的,即名间所说的灵魂。

    上丹田的修炼,叫做炼神反虚,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元神期,培练由中丹田送上来的一点元神,使之慢慢发展壮大,借以统合一个人全身上下的精气神,最后返璞归真,修炼虚无中的一点真灵,最后以这一丝真灵,联合人体三大丹田的精气神,糅合而成就金丹大道。

    总得来说,其实就是下丹田修精元,中丹田修气,上丹田炼神,最后炼虚合道,合成金丹,到这时,修道者已返璞归真,有金丹真人之称。往往都是一方巨擘,有大神通之人,享八百年大寿,相当于一个王朝的更迭了。而像练气期,其实也就是正常人的百载寿元,筑基期倒是多一点,有两百年寿元,元神期有三百年寿元,而一到金丹期就可得享八百年大寿。

    正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金丹期已是半仙之区了,在最后由金丹开出精气神三花,使之聚顶,这样,就能上可吸收天地间的造化之气,下可在人体引出五脏道宫之气,再与金丹,三者合一,破丹炼就元婴,成就地仙果位,得享五千载寿元。飞升仙界。

    “成儿,你可明白?”

    “明白,明白”余则成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感觉就是不一样啊。不禁问到,“那师傅,你是处在什么境界啊?”

    青云子笑了笑“我?这个你还问的太早,以后你就知道了,接下来,我就教教你本门的核心功法,名唤《问道》,这是一篇心法口诀,但不是经书,就是教你如何修炼的。。。”

    心法口诀和经书那是不一样的概念,前者是为了修炼,而后者,却是为了阐述天地万物的至理,比如《南华真经》,《冲虚真经》等等,这些经书虽然不能教你修炼,但是却珍贵至极,少有的很,修仙界往往为了一部真经,会拼的你死我活,因为这些经书,往往都是上古传下的瑰宝,只要有一部经书,就能让你提炼心境,加速修行。

    “成儿啊,你可知,《问道》这部书中,还有一本《问道经》,比之上古道祖所筑的《道典》也不差多少,而上古第一道藏就是《道典》。当然了,主要是《道典》已经遗失在历史长河中,不过《问道》当中的《问道经》却是前人引自《道典》所筑。”

    “那请问师傅,你可知这《问道》会是谁所筑的呢?”

    青云子含笑看着余则成,说道,“不知,只听我们的祖师爷说过,据说是一个影响上古神魔大战的神秘人物所留。好了,今日为师就把这部经书传给你。”

    “是,师傅”

    说完,青云子抬手点向余则成的眉心,说道,“成儿,望你好生修行,莫要走入邪道。”

    余则成缓缓睁开双眼,发现眼前的师傅已经消失不见了。便站起身来,躬身说道,“是,徒儿谨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