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秀之雄风
字体: 16 + -

第3章 爱情路上多坎坷

    刘秀虽然家里条件不怎么样,但是论长相不比富家子弟差到哪去,阴丽华也对身前的这个穷小子产生了好感,两个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片刻过后阴丽华回去了,接下来刘秀和邓晨坐下来喝酒畅谈。

    酒酣耳热过后刘秀回到了蔡阳县家中,对阴丽华还是念念不忘,没过几天又来到姐夫家游玩,邓晨知道刘秀这次来游玩是假,想见阴丽华是真,微笑道:“文叔,我出去一趟,你先到屋内和你姐说会话,保准给你一个惊喜。”

    于是邓晨步行来到阴府,咚咚的敲门声阵阵作响,开门的是阴府家中的管家,尊敬道:“哟,邓大公子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请问有何贵干?”

    邓晨说:“麻烦把我的表妹叫出来,有点事情要商量。”阴府管家听完此话,即刻就把阴丽华叫了出来,阴丽华问表哥有什么事情吗?邓晨说:“到我家中你自然就知道了。”

    就这样两个人一起赶往邓府,在行走的途中阴丽华自言自语道:“究竟是什么事啊,搞得神神秘秘的。”邓晨把阴丽华带到家中,走进屋内只见姐弟二人在聊天,阴丽华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然后邓晨两口子离开了屋内。

    就这样刘秀和阴丽华聊起天来了,两个人同时开口说了一样的话,刘秀先问道:“你和我姐夫是表兄妹关系,真是太巧了,这就是所谓的缘分,你这个阴姓是怎么来的,之前为何不曾听说过。”

    阴丽华解释道:“是这样的,我的祖先曾是春秋战国时期辅佐齐桓公的管仲,到了第七代孙管修时从齐国迁居到楚国,被楚国国君封为阴大夫的官职,秦朝末年之际,因爆发农民起义战乱不断,举家迁徙到南阳郡新野县,后世子孙就以管修的官职为姓。”

    刘秀说:“哦,原来如此,不愧是管仲的后代,家业这么大。”两个人一直畅谈到日落西山才结束,当阴丽华想要走时,刘秀很想挽留,却不知如何说起,话到嘴边又咽下,有点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意思,就这样看得阴丽华渐渐远去。

    正值盛夏,刘秀扛的锄头到田间地里干活,锄着锄着抬头一看远方,有子顶娇子正在驶来,好奇心让自己走过去,竟然是阴丽华,事情是这样的,阴丽华平时若是没什么大事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次只是到庄稼地里看看自家的产业而已。

    于是刘秀想向前打声招呼,可是自己身份卑微,又穿着这身打扮,最终还是决定去打声招呼,到向前说道:“阴姑娘,你为何会出现在庄稼里?”

    阴丽华身边的随行丫鬟说:“你个庄稼汉,看你这身打扮,怎么会认识我们家小姐。”阴丽华教训道:“曦儿,不得无礼,你们几个先抬着娇子先回府吧,随后我再回去。”

    片刻过后,曦儿带领着家丁回到邓府后,邓夫人见女儿没有回来,便询问曦儿小姐为何没有回来?曦儿不知如何说,可是邓夫人一再逼问小姐的去向,这个时候曦儿不得不说阴丽华此时在何处,并心中暗想道:“小姐,小姐,您可别怪奴婢啊!”当邓夫人得知自己的女儿竟然和一个农夫在一起极为生气。

    庄稼里那边阴丽华见刘秀额头上面有汗液,便拿出手帕擦拭,被刘秀接过来说要自己来,几句话过后阴丽华步行回去了,刘秀刚才忘把手帕还回去了,只好自己先揣起来日后好还回去,饭点回家之后见到二姐在来了。

    五个人在吃饭过程中女生樊娴都突然问道:“文叔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媳妇成家了,你看你大哥,大姐,二姐都已经成家了。”

    刘秀说:“,孩儿不急,婚事就不必母亲操心了,三妹不也没成家吗?”

    刘伯姬说:“你三妹我想等到二哥先成家,我再嫁出去,我可不想这么小嫁与人妇。”这个时刻刘元说:“二弟不想结婚,可是为了那阴丽华。”

    在座的人听到此话感到吃惊,樊娴都好奇问道:“阴丽华是谁?速速说来。”这时的刘秀拿个馒头塞进刘元嘴里,并说道:“二姐,你真是的,吃个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然后刘元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解释了一下,当樊娴都听完此事后欣喜若狂,高兴片刻后又很无奈,殚心竭虑的是人家阴府可是大户人家,咱们小老百姓能攀得起吗,虽说是汉室后裔,但如今与平民百姓无异,刘秀却说:“请母亲放心,孩儿无论如何也要把阴丽华娶到我们刘家。”樊娴都也为此感到高兴。

    阴丽华这边回到阴府之后,被母亲叫住,为了阻止刘秀和阴丽华的爱情,就想给阴丽华说一门大户人家的公子,可是阴丽华却说:“女儿现在不想嫁人,只想守候在母亲身边。”

    邓夫人质问为何不想嫁人,是不是已经有心上人了,阴丽华一开始撒谎,便说没有,邓夫人见女儿平时都很乖巧,这次竟然为了一个农夫撒谎,心中不胜愤怒,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出来了。

    阴丽华瞬间感到大吃一惊,母亲怎么知道此事?再看看旁边站的着曦儿表情不太对劲,断定是她把此事说给母亲的,心里也没有责怪曦儿,接下来知书达礼的给母亲解释道:“这件事情是女儿做的不对,不要再生气了。”

    邓夫人劝说:“你若是与富家公子约会,母亲也不便多说什么,可是你却给一个没有身份的农夫约会,母亲我能不生气吗?我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刚才母亲给你提的那户人家与我们门当户对,你何必要和一个农夫来往呢?若是让外人知道此事后会耻笑的。”

    阴丽华反驳道:“母亲,人是不分贵贱之分的,再说了,刘秀也是汉室后裔,何等的荣耀,可是如今却已衰败,就算不比家庭富贵,可他的容貌不比那些富家子弟差。”

    邓夫人不想有一个农夫女婿,就以刘秀虽然是汉室后裔,但是王莽当权后一直在打压刘氏宗亲,保不齐哪一天会诛杀刘姓人为理由挽回女儿的心,可是阴丽华没有赞同母亲的说法,难道刘秀身上有什么魅力吗?竟让一个富家大小姐如此有好感,也许是与刘秀的性格有关,他不仅不张扬而且还自己身份卑微从不感觉卑微。

    刘秀在家乡蔡阳县平稳的生活,山东琅琊郡海曲县却发生了动乱,就是上次吕母起义,他老人家的儿子吕育原本是一名当地的县吏,只是因为犯了一点小罪过,按当时的刑法惩罚就可以了,但他的上司县宰大人却把吕育给杀了,吕母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却死于非命,心中十分怨恨,考虑到自己的小后半辈子该如何度过,反正自家是经营酿酒生意的,也积蓄了不少钱财,心中燃烧起的为儿子报仇的想法。

    这一天吕母去集市上找到一家铁匠铺,使用全部积蓄购买了800件兵戈剑戟,当时正值山东境内闹饥荒,到处都是饥民,于是她就来到饥民聚集地,便询问发生了何事,难道你们都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吗?

    这些饥民们怨恨道:“我们都是,都怪那些可恶的贪官污吏霸占我们的良田,现在无庄稼可种,他们官官相护,我们老百姓可招惹不起,逼得我们无路可走,无可奈何之下这才沿街乞讨。”

    吕母听完这番话后也很愤怒,迅速回到家中找来了几名帮手,把家中储存的粮食和水用马车全部拉到饥民处,饥民们看到有食物便一拥而上,吕母和几名帮手递送食物。

    片刻过后,这些饥民们饮饱之后声称日后定要报答,吕母听完此话也十分感动,并告诉饥民们不需要任何报达之恩,这些饥民们有些过意不去,看到吕母脸上上无耐的表情,又有这么多粮食无偿捐献出来,想问究竟有何难处?

    吕母流着眼泪把自己儿子罪不至死的事情说了一遍,饥民们看到恩人哭得如此伤心,声称一定要帮恩人出口恶气,便询问解决方法,吕母面带愤怒表情说道:“随我一起杀进海曲城内杀了该死的县宰,替我死去的儿子报仇血恨。”

    这些饥民们一听说要与官府作斗争,心里有些胆怯,即便是这样,也得帮助恩人报仇血恨,可是自己赤手空拳,应该如何与官兵搏斗啊!吕母很有自信的笑道:“这个问题你们无需担心,兵器我早就准备好了。”这些饥民们全部都答应了。

    公元17年,新朝天凤四年

    吕母招募勇士数千人,自称将军率兵直奔海曲县,这时一名守城卫兵看到不远处来了一帮人还拿着家伙式,这架势有点来者不善,赶快回城去通报县宰,说是前几天被处死的那个县吏的母亲带领着数日人,手中还带着兵器打过来了。

    这名县宰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害怕,当知道这些人都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饥民时,而且还是临时组织起来的队伍,此刻的心情由害怕转变成鄙视,自认为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