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唐宗第三世
字体: 16 + -

第15章 骊山三结义

    秦琼虽然长得威武,但是面色确实是蜡黄。

    李异一统天下,登上了皇位,记忆深刻的大臣,就是魏征、秦琼这两货了。因为这两货在朝堂上最积极了。

    魏征不用说,每次他一提出决定,他就总要出来刷刷存在感。提出谏言。

    而秦琼,每次一听打仗了,就第一个请战。因此弄得伤痕累累。

    “秦壮士是青州人氏吧,真是威风凛凛啊。”

    “公子过誉了。”秦琼很是谦逊的道。可是了解他的人就知道,秦琼完全就是个疯子。打起仗来狠的不要不要的。他的死因,就是因为伤太重了。

    但是他素来很讲义气,就是正史和演义那般结合起来。

    “这一次真是多谢公子相助了。”

    “那里,我素来敬佩像壮士这样的人。当得一方豪杰!”

    “豪杰称不上啊,苦了家中老母妻儿啊。”秦琼脸上显得十分的愧疚。

    “你好友到底犯了什么事啊?”李异有些好奇的问道。

    “他也是有些糊涂,乍闻济南郡守搜刮了三千金献于京,我那好友不忿,就带着一帮人结了那笔财物。”

    “那你好友现在何处?”

    “听闻他已经做了济南山中的总瓢把子。”

    山中,其实就是山大王,也就是隋唐说的响马。只是因为单雄信是他好友,只能委婉的这么说。

    “这么说来,你那好友也算是一位义士了。”

    “哎,只是性格略微有些鲁莽了。”

    “那秦兄将来打算如何?”

    “自然是继续入京替我那好友赎罪了。”

    “呵呵,其实秦兄大可不必如此。”李异开始忽悠了。

    “现如今灵帝宠信十常侍。而十常侍为了稳固地位,自然会设法讨好灵帝,财、色,只要有这两样东西,无论是官权,还是其它,什么是不可能办到的?”

    “怎可如此?皇上怎可这样糊涂?”秦琼一脸的气愤。

    “秦兄不用恼怒,所谓盛极必衰,汉朝于世已有四百多年了,气数也快尽了。夏亡于桀,商亡于纣,周亡于幽王,秦亡于胡亥,汉……”说到这里,李异便停了下来。他也知道适可而止。

    秦琼听了李异这么说,并没有显得十分的激动。

    不仅仅是系统的bug,也是秦琼也渐渐看出了这天下的局势。

    东汉,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只要是个有识之士,便可以看出,汉朝基业,怕是不久将倾了。虽然还有不少的忠臣之士,可若是君王还是如此愚昧的话,灭亡,是注定的事。

    秦琼看了一眼李异,拱手道:“敢问明公志向如何?”

    “天下,需要破立而后!”

    破立而后,这四个字让秦琼当即单膝跪道:“秦琼愿相助主公!”

    这四个字,十分的妙,破立而后,并不是指谋权篡位,其实意思是先将汉朝打垮,改变汉朝现在的面貌,革故鼎新。

    其实还是改革换朝的意思,但是其中的意义可谓是大有不同。

    “得之叔宝,我心甚喜,你我不必行君臣之礼,今后就叫叔宝一声大哥了。”

    “这怎么能行?您是主君,我是臣子,君臣有别,古之定礼。”秦琼闻言十分的感动,但是也十分的惶恐,立马道。

    “这怎么不妥了?君臣融洽,才是王道。我的帝道,虽狠,却不能无情。”这是李异的心声。作为一名皇帝,必须要够狠,但是却不能无情,否则得了江山又有何用?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秦琼为之折服,应允了下来。

    ……

    “来,二弟,敬德,这是我的义兄,秦琼,秦叔宝。”出了牢笼,李异向李勣和尉迟恭介绍道。

    “啊?公子,这怎么能行啊?”尉迟恭当场反对道。这叫个什么话,要是秦琼真成为了李异义兄,叫他置之何地?

    “是啊,大哥,这恐怕不妥吧。”李勣也劝道。

    “你们俩不用说了,我意已决。”李异摆了摆手道。

    尉迟恭无奈了,只得盯上的秦琼。

    “那好,让我来看看,你究竟有何本事!”

    未等秦琼回答愿不愿意,尉迟恭便一拳一记直捣黄龙。

    秦琼见他来势汹汹,也不怯场。双臂绕上尉迟恭的拳头,卡住了他的攻势。

    尉迟恭见到这一招没有奏效。也不气馁,右脚踩向秦琼左脚,秦琼提了左脚挡住了尉迟恭右脚内侧。让他这一招也没有建功。

    这两人就这么较起了劲儿,你来我往的贴身肉搏。拳拳到肉,谁也奈何不了谁。旗鼓相当的打了三十来合。

    看似尉迟恭占了上风,其实秦琼却是立于不败之地。进取虽然不足,但是防守有余,尉迟恭也奈何不了他。

    “二位别打了,你俩实力相差无几,再打也分不出个结果。”这时候李异劝阻道。

    二人也各自收手。

    “在下冒犯了,还望秦兄,公子不要怪罪。”尉迟恭刚才与秦琼交了手。也知晓了秦琼的实力,当下也是豁达的认错道。

    “这也是我思虑有些不周了,敬德,叔宝,今天,我们就在懋功的见证下,来结义如何?”李异道。其实刚才他也真的是忽略了尉迟恭的感受,想出了一个新法子。

    尉迟恭和李勣知道推托不过,同意了下来。

    ……

    骊山贼主厅。

    李勣吩咐了几名士兵,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李异、秦琼、尉迟恭,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李异为兄,秦琼次之,尉迟恭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

    其实李异年纪是最小的,但是他身为秦琼和尉迟恭的主公,所以他反倒成了大哥。

    “大哥,二哥!”

    “大哥,三弟!”

    “二弟,三弟!”

    三人相视哈哈大笑。

    “来啊,今日举天同庆,兄弟们也都辛苦了,今天晚上好好吃一顿!”

    “好!”

    无论是义勇军还是官军,皆是挥手应好。

    ……

    秦琼和尉迟恭,我是想让他俩刚蜀国关张,魏国典许,吴国甘太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