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亮剑特种兵
字体: 16 + -

第42章 暗杀(二)

第42章 暗杀(二)

濑谷启决定需要先攻占大丘山占领高地,于是下令炮兵连25门山炮全部装备发射,一霎时,火光冲天,大丘山的几千国民党守军,很快丢盔弃甲从另外一个方向跑掉了。

濑谷启占据大丘山,选个平坦的地方扎下营寨。看看天色将晚,和几个副官在中军帐中商议对策。

与此同时,李宗仁派遣庞炳勋部,先在临沂建立防御阵地,以诱敌深入,先挡住日军第5师团的正面攻击,然后迅速调派张自忠将军的第59军,派遣参谋长封少君兼程驰援临沂。

张自忠部此时远在淮河流域一带,但是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临沂方向增援。此时日军也掌握到张自忠部的动向,但是日方估计,59军最快也要3天的时间,才能从峄县赶到临沂,所以日军认为可以抢先击溃在临沂弹尽援绝的庞炳勋部,然后再以逸待劳地反击张自忠部,因此日军估算张自忠部不但不能及时赶到临沂成为救援军,反而成为送上门来的“找死军”。

此时镇守临城的第2集团军30军31师的池峰城和从滕县撤退回来驻扎在此的第20集团军25军25师的张耀明也在商议对策,外面小校通报:第3集团军第30师马法五师长求见。

上坐献茶毕,马法五传达了委座下达的秘密指令,在张自忠的援军到来之前务必守住临城,给一部队分正在修筑台儿庄公事的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马法五在城楼上看日军如蝼蚁一样从东南西北方向汹涌而入,他们依仗着坦克和装甲车的开路,在数百架飞机的掩护下,步步逼近。把国民党的火力点压缩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国民党守军还在负隅顽抗,因为他们相信守军会提前到来。这一次日本的先锋部队濑谷支队被守军击溃了,坂本支队救驾来迟,但是他们的装备更精锐,而国民党军队已经是疲软之师。坂田大佐在濑谷支队没有配合的情况下也是孤军深入,但是他们仗着优势装备并不怕国名党军队的四面夹击。但是在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下越是逼近就越是寸步难行。

而张自忠却率领59军进行日夜的急行军,这是吃苦耐劳与豪气干云的西北军特质,在军长的一声令下,竟然能够在一日一夜之内,提前赶到临沂。因此59军在敌方完全没有预备的状况下,就有如从天而降般地猛攻日军坂田支队背侧,庞炳勋部将士更是拼命地从阵地反击,日军绝对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竟然会进行这种内外夹攻的拼命打法。因此,在1938年3月14日到18日的临沂决战中,日军第5师团坂田部队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造成日军部队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作战,只有先撤退回莒县以困守待援(当时日军虽以超过一百多辆的卡车,满载阵亡的日军尸首匆促地奔逃,但战场上仍然遗留了不少的死尸。日军一向非常重视同胞尸首的处理,不是危急到没有办法,通常都会设法带回焚化,将骨灰带回日本)。临沂之战得胜,它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的左臂,促成了之后台儿庄会战中,李宗仁围歼孤军深入台儿庄的矶谷师团的契机。

而此时失去援军的濑谷支队坐困于大丘山,濑谷启与随行副官们也是一筹莫展,仍然陆陆续续看到有败残军士跑过来。一个日本兵跑来报告消息说国民党的第3集团军第30师的马法五率部追击过来,距离此山不到三公里了。

林峰穿上日本人的军服,用纱布包裹着腿上的伤口,这道伤口是原先在栗子山游击战中就留下来的,由于没有时间找绿竹换药,一直都没有痊愈,但这不影响他正常行动,他做这样做无非让日军更加相信他也是从阵地上败退下来的一个普通伤员罢了。日本兵仓皇撤退之中也忽视了林峰的存在,林峰看准了目标,准备选择入夜时分就下手,看好了下山的地形。

入夜,星光漫天,林峰故意过去小解,与一个站岗放哨的日本士兵使着眼色;“我们换班怎么样?”

日本兵同意了,伸了个拦腰过去了。林峰接过了他的班,却把枪头对准了正站在山顶通过望远镜观望国军动向的濑谷启。濑谷启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在大丘山上准备了几十座迫击炮和山炮,只要国军赶过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可是国民党的追兵并没有出现,一直等到晚上这个时候,仍然平静如水。他有点奇怪,准备趁天明的时候就打道回府赶回临城与另一股日军坂田支队汇合,卷土重来。他的身边站着一个高大魁梧的副官。

林峰听不清他们在交谈什么,他已经看好了地形,却迟迟不能扣动扳机,他知道第一枪是关键,如果第一枪不能激中要害部位一旦暴露的话,要想补枪就困难了。

林峰装作若无其事得朝这边走来,慢慢靠近濑谷启的身后,而此时副官佐佐木少尉的身躯正好挡在了濑谷启的身后,挡住了林峰的视线,所以林峰还在移动脚步,寻找最准确的射击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