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皇后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今夕各患难

萧皇后此言一出,不但太子一怔,六皇子也不禁微微惊诧,是啊!怎么这么巧?在寿宴上,他的确出手用掌力劲道抄起座椅伤到戴着兽头的刺客脖颈,当时鲜血飞溅,有目共睹!

圣上心下也疑惑了起来,“适儿,脖颈上的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禀父皇,儿臣适才已然说过,脖颈上的伤因儿臣闭门练剑划破所致!”太子知道现在只能继续撒这个谎!

萧皇后喝声道:“适儿好闲情?撒起谎来居然还理直气壮!为娘问你,父皇让你闭门少阳宫思过三个月,现下还未到期限,太子便随意出入自己宫殿,还让太子妃包庇自己私自外出抗旨罪行!这个,太子还敢否认吗?”

太子心下陡然一动,原来自己竟是活在自己母后的眼皮子底下?一切举动都逃不开母后的耳目?既如此,便是知道自己与刺客事件无关,可是她却口口声声要至儿臣于死地?

虽知道自己从小就不讨母亲的欢喜,也明白皇宫之中,亲情这东西是最脆弱不过的,但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况为人母?

太子沉思片刻间,便朗声道:“天网昭昭,儿臣做事光明磊落,母后所言,儿臣很是哀伤!父皇罚儿臣闭门思过,不敢违拗,终日在少阳宫中抄写皇家律法,六弟寿宴当晚,儿臣即在宫中秉烛思读孔孟之道,习练剑法,有太子妃作证!”

“谎言说得比唱得还要精彩!”萧皇后冷笑,“传御林军首领郭青!”

郭青进殿,细细说奉命到少阳宫请太子时,太子妃所说之语,萧皇后道:“太子妃是你的爱妻,自然会庇护自己的丈夫,但是,她却说你抱恙在床,你说自己在秉烛思读?你让父皇母后怎么相信你哪句是真又哪句是谎言?况御林军亲眼见到太子并不是从自己的宫中走出?这如何解释?”

太子一时冷汗而出,实在恼恨,想到自己无缘故竟遭到自己母后的强逼认罪?这是何理?

气血陡然爆发,赫然道:“母亲说什么便是什么!孩儿无罪也罢有罪也罢!不过是母亲一道口谕!”

太子特意把母后改口为母亲,还加强了语气声调!以彰显爆发自己的心中冤怒之气!

萧皇后凤目冷气收缩,突听殿外喧哗之声大作,殿内之人都是一惊,圣上皱眉,忙遣安公公去探究竟,回报,说是殿外裴少卿将军与侍书郡主在殿外求见陛下不得而要硬闯!

“大胆!”萧皇后怒起,圣上却挥着龙袖,“传上殿来!”

花灵惜与裴少卿从殿外缓步上前,叩见了圣上与皇后,分别又拜见了太子与六皇子,太子与六皇子微讶异这二人的出现,圣上命其平身!

“这是宣政殿,二位来此所为何?”圣上龙目看着这两位多日不见的孩子!

裴少卿上前垂首道:“禀陛下,微臣与侍书郡主是为太子而来面见圣上。”

圣上便问缘故,花灵惜忽跪下奏道:“陛下,臣女有要事特向陛下请罪!”

圣上命其说!花灵惜缓缓下拜,弱声轻语,“此事难以启齿,却令臣女不得不开口,望陛下恕罪!”

“但讲无妨,朕自有主张!”

花灵惜再拜,娇声垂泪道:“陛下,臣女花灵惜今儿晚上在侍书斋院门前险些失shen于太子,太子脖颈上的伤便是臣女咬破,有裴将军作证,此事乃是臣女之过,望陛下不要牵连于臣女的族人!由臣女一人担当便是!”

花灵惜此言一出,殿上所有人都是愕然一怔!太子与六皇子的神情瞬间僵住!

她的话语一出,完全否定了太子与刺客事件有关的嫌疑!萧皇后惊疑之极!

圣上龙目一惊,望向裴少卿,“此话当真否?”

裴少卿跪下,“确有此事,微臣在搜寻刺客的时候,经过侍书斋院门外,亲眼所见太子强行要郡主妹妹的身子,郡主妹妹抵死不从,咬破了太子的脖颈,臣赶过去阻止太子的暴行,反遭太子打骂。郡主妹妹伤心不已,但想到自己误伤太子,此罪非同小可,因此邀臣来与陛下细细禀明,还望陛下恕罪妹妹的年轻不懂事之过!”

萧皇后冷笑道:“侍书郡主你还真有胆,上次刺伤太子,这次自己来亲口承认自己伤害太子!你是何居心?”

圣上一拍龙案,“好了!”霍然起身,众人都跪下垂首,圣上叹口气,揉了揉自己的脑门,望着地上的自己的孩子与妻子,还有自己疼爱的臣子,又长叹!

“朕都知道了!”圣上扶起皇后,挽着她的手道:“适儿与彧儿都是你的孩子,刺客这事儿闹得他们都乏了,朕看,就此作罢吧!”

萧皇后猛地抽出自己的凤手,凤目一凛,“陛下,真好儿戏!如何让朝中大臣诚服于陛下的威信?刺客事件影响甚大,请陛下定夺!”

圣上脸色陡然一变,旋即哈哈笑道,“好!皇后是要朕给你个说法,好好好!小安子,拟旨!”

安公公忙垂首而立!

“太子目无法纪,抗旨不尊,欺凌弱女,罪不可恕,即日起,削去太子之位,贬为淮阳王,限一个月内离长安到淮阳就任!花灵惜罪女,不守皇家规矩,屡次伤害皇子贵体,本要打入天牢,但朕怜之,从轻发落,削去郡主封号,贬入掖庭作杂役三年。钦此!”

圣上说罢!轻轻叹息一声,卷起龙袖,一只手在龙案上支起自己的脑子,一边挥了挥手无力地道:“都下去吧!朕,累了!”

众人谢恩退下,圣上忽叫住了皇后,“皇后,淮阳离长安不算远,朕想着适儿的时候,可以叫他回来看看咱们!”

“是!”……

皇后对于刺客之事仍追究不放,圣上依旧在长叹不已!

太子与六皇子、裴少卿、花灵惜走出宣政殿后,他一语不发地冷着一张脸独自离开了众人,似满腹心事与感伤,花灵惜总算是保住了他的命,长舒了一口气!六皇子则心潮起伏,裴少卿也在沉思,太子被废,早晚罢了,君恩无常啊!

一时,这几个少年与少女由天真浪漫的心性瞬间转入了成长中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