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狼王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 狐狸内丹

这波箭雨的木箭数量太多,而且速度有奇快,冰墙本身就不是太结实,只听砰砰砰声响,木箭纷纷击中冰墙,不一会儿,冰墙就开始出现裂缝,其它的木箭纷纷攻至,果不其然,不一会儿,冰墙轰然粉碎。周姓汉子心中一喜,暗道:成功了!!!

可是他的笑容随即僵硬在脸上,冰墙后面,居然还有一道土墙,原来那个法师知道冰墙挡不住这阵木箭,所以及时在后边又召唤出一道土墙,幸亏他思维缜密,要不然两个人好真有可能被射成刺猬。周姓汉子一击不成,再次念动咒语,这次他召唤出一道巨大的木干,撞向土墙,只听轰隆一声响,土墙被撞得粉碎,躲在土墙后边的两个人急忙躲避,幸亏他们反应快,才没有被木干击中,即便如此,散落的土块,也砸的他们生疼,两个人都是灰头土脸,好不狼狈。

二人躲开周姓汉子的攻击,开始反击,其中一个双手结印,召唤出一道波涛汹涌的水流,水流猛然冲向周姓汉子,他脸色一变,急忙闪避,另一个神农帮的人急忙在他逃跑的路线上召唤出一道土墙,挡住了他的行进路线,这下周姓汉子真的慌了,他前有土墙挡路,后又河水攻击,眼看着就要被击中,就在此时,他双手结印,召唤出一颗大树,大树迅速生长,直插天际,周姓汉子抓着一根树杈,也跟着逃了出去。他俯瞰下去,只见水流淹没了大树,兀自奔流不息,他长舒一口气:幸亏躲得快。

正当他放松的时候,只觉眼前亮光一闪,原来下边的敌人打出了一个冰刀,冰刀映着太阳的光亮,骤然射向他,他身在树顶,行动不便,只能勉强的藏在树木后边,砰一声响,冰刀击中树干,整个树木都在颤抖,周姓汉子紧紧的抱住木干,生怕跌下来,就在此时,下边的人然后周姓汉子身后,再次打出一个冰刀。周姓汉子只好只好急忙的爬到树木的另一边,再次躲避。他身在高高的树顶,顿时变成下边敌人攻击的靶子,他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必须赶快从树上下来,可是上去容易下来难,现在树底下都是河水,而且还有来那个个虎视眈眈的法师,他想下去,真是九死一生。不过他脑子一转,想出了办法,只见他双手结印,又召唤出一棵树木,这棵树紧挨着他所在的大树,只是比这棵大树要矮一些,他猛然发力,跳到那棵矮一些的树上,下边的两个人睁大了眼睛,不知道这个家伙在耍什么花样,周姓汉子跳到另一棵树上后,再次念动咒语,又在不远处召唤出一棵矮小点的树木,他再次跳到柔软的树冠上,就这样,他凭借自己的法术,居然像下楼梯一样从一颗参天古树上渐渐来到地面,神农帮的两个人惊呆了,没想到这小子居然相处这么个办法。

周姓汉子下地之后,再次发动攻击,他双手结印,打出两记昏厥咒,这样的咒语自然难不倒对面的两个汉子,他们轻松躲开。其实周姓汉子也是无奈之举,他知道昏厥咒起不到什么效果,但是他因为以一敌二,体力消耗太厉害,再加上刚才他又被困在迷雾中,身心俱疲,所以现在已经力不从心,一些耗费精力的法术,已经击发不出来,神农帮的两个人也很纳闷,这小子怎么玩起小法术了,这些小孩子玩的咒语自然奈何不得它们,渐渐地,二人也看出了问题的所在,他们也知道周姓汉子已经体力不支,二人决定一鼓作气,拿下对方。

只见二人将各种咒语击向周姓汉子,周姓汉子仓皇躲避,口中兀自喘着粗气,看来他真的是精疲力尽了,就在他停下脚步休息的时候,对方又是一个冰刀,他只好强打起精神,跳向一旁躲避,他的脚刚刚落地,只觉脚下软绵绵的,他低头一看,暗道糟糕,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脚底下居然变成了一处泥潭,自己的身体正在缓缓下边,泥潭已经吞没他半条腿,他拼命的挣扎,可是他越用力,自己就下陷的越厉害。那个土系法师狞笑道:小子!你完了!

周姓汉子依然不放弃,拼命的挣扎,这时,那土系法师念动咒语,只见泥潭下边忽然伸出一只泥手,一把抓住了周姓汉子,泥手抓着周姓汉子的身体,停在半空,周姓汉子手脚并用,用力挣扎,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泥手都是纹丝不动,看来这次他要倒霉了。

忽然,周姓汉子觉得眼前一亮,不知何时,一把冰刀已经悬在自己的头顶,那两个汉子也狞笑着走上前,其中一个说道:小子,活该你倒霉,谁让你去神农帮以外的药材铺卖东西?记住这个教训。他们也不想杀人,本想砍断这人的一只胳膊或者一条腿就算了,就在那个水系法师操控着冰刀就要砍下来的时候,一声怒喝响起。

住手!!!!二人一愣,扭头看过去,只见一队男女青年气势汹汹的走过来,那两个汉子也不知道白启明是什么来头,不过看他们的架势,好像是周姓汉子的帮手,二人顿时慌了手脚。

一个汉子说道:快动手!!!那个水系法师听令,操控冰刀瞄准周姓汉子的胳膊,就要砍下来。

白启明见了,加快速度赶过来,他看到两个人要下杀手,急忙双手结印打出一个昏厥咒,那水系法师听见身后传来咒语的破空声,更加慌张,他将皇失措,居然控制着冰刀砍在了周姓汉子的脖子上,这下二人傻眼了,白启明和许怜蕾也怔在原地。

还是另一个汉子反应快,他说:还愣着干什么?快逃!他们撒开脚丫,朝城外跑去,白启明紧追不舍,那两个汉子出了城,急忙召唤出灵兽,骑上离开了。白启明眼见追不上对方,只好返回。此时许怜蕾已经把周姓汉子救了下来,可是他受伤不轻,而且又是脖子受的伤,所以应该是没救了,只见鲜血顺着脖子上的伤口向外涌,他的气管一改也被切断了,他长大嘴巴,想要说话,却吐字不清。

白启明二人原本是向城东走去的,可是走到半路,白启明忽然想起这个周姓汉子答应过他要帮他找赵老太的邻居,但是现在那人不辞而别,自己到哪儿去找,于是他急忙转身,想城西走去,二人在城里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周姓汉子的身影,就在二人想要放弃的时候,忽然看到远处长出衣裤参天大树,树顶似乎还站着一个人,白启明知道这肯定是法师干的,于是想凑过去看个热闹,没想到走近一看,居然是周姓汉子在和人打斗,他赶到时周姓汉子已经被困住,白启明本是一片还以,出言喝止,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害的周姓汉子丢掉了性命。

白启明也不知道周姓汉子伙同小二欺骗自己的事情,他对这个汉子还是有所好感,现在看到他生命垂危,也是伤心不已。

白启明愤怒道:谁干的?!他们是谁?!

周姓汉子勉强说出几个字:神农帮。然后他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是显然受伤很重,一口鲜血从口中涌出,也挡住了他的话。

白启明疑惑道:神农帮?!神农帮是什么帮派?我怎么没听说过?

那汉子知道自己受伤太重,自己的大动脉还有气管都被割开,死亡只是迟早的事情,他见白启明在自己落难的时候居然好心相救,心中感激不已,他后悔自己欺骗了白启明,于是从怀中掏出那个狐狸内丹,用颤抖的手递给了白启明。白启明疑惑的接过来,说道:这是什么东西?

那周姓汉子显然已经说不出话来,他现在是进气少,出气多,应该命不久矣,果不其然,没多久,他人头一歪,死了。白启明也算和他相识一场,忍不住一阵悲伤,二人将他的尸体拖到郊外,玩坑埋了,然后二人找了个干净地方坐下来。

白启明说到:听周大哥的话,好像是神农帮的人害了他,只是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帮派,为什么要追杀周大哥?

许怜蕾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白启明拿出那个内丹,输到:这是什么东西,周大哥为什么要在临死之前交个我?

许怜蕾刚才没注意到那个内丹,现在定睛一看,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白启明被她吓了一跳,问道:你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许怜蕾说道:这是内丹,看样子是几千年才能结出来的内丹。许怜蕾的父亲信奉道教,所以家中有很多这样的书籍,许怜蕾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了解了很多关于道教的知识。

白启明就不知道,他问道:内丹?!好像电视里才有的,难道是真的?

许怜蕾回答道:应该是真的,我在父亲的书上曾经看到过。内丹的理论思想与中医思想不谋而合,经过丹能在经络里的不断疏通,从而达到“经络全通、百骸俱暖”高质量生活状态,其修炼步骤是“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从中华道家宗祖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记载算起,内丹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

许怜蕾又说道:但是近代人生活水平高了,渐渐忽略了对身体的修炼,而且愈发的原理自然,所以致使修道之人大幅减少,那些能够结成内丹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白启明听了,频频点头,总算有所了解。他问道:但是怎样修炼内丹?还有修炼内丹有什么用呢?

许怜蕾回答道:关于清净孤修派丹法的步骤,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筑基入手功夫,称为道术筑基阶段主要是补足全身生理机能一亏损,同时初步打通任督和三关的径路,直至气通、全身经络通畅,达到精满、气足、神旺,为内丹仙术作准备。第二阶段为炼精化产,称为初关仙术(百日关)。这段功法以元精为药物,包括调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几个步骤,属小周天功夫。第三阶段为炼炁化神,称为中关仙术(十月关)。这段功法先要经过“大死七日”的入圜(释教称坐关或闭关)过渡步骤,随之“采大药”、“养胎”,进入无为的入定功夫。第四阶段为炼神还虚,称作上关仙术(九年关)。炼神还虚纯为性功,约九年,前三年神超内院、哺乳温养;后六年调神出壳,直至虚空粉碎,合道成仙。下、中、上三关仙术各约需百日、十月、九年等时日。但亦因人而异。

她又说道:关于内丹的用处,那可就多了,内丹修行就是积聚能量疏通自身经络,练功时间越长,正气越多,病、邪、秽气等不干净气态自然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从而内气充盈,病气无存,达到神清气爽高精神状态,继续修行能量互相感应形成人体生物场,尤其是练功时候这个生物场会无限制扩大,与宇宙不断重叠,直至合一,这就是道家内丹说的天人合一,此时念的咒语会跟波一样随时来影响宇宙,这时人处在自身的生物场中无比的舒服愉悦,身心达到极好的调整。

哦,白启明恍然大悟。许怜蕾好像也对道教很感兴趣,可能是受他父亲的影响,所以他现在打开了话匣子,好像也想把白启明培养成一个小道士,她说道:亦称“还丹”、“金丹”、“内金丹”、“大丹”,为道教重要的炼养方术。内丹是指在人体内炼成的长生不死药,其所需原料精、气、神,亦用外丹术语喻称铅汞,其炼制过程亦如外丹之经七返九还而复归本初之道,故亦称还丹、金丹。关于内丹,很多古书上都有记载,比如说张伯端的《金丹四百字》就说过:“以火(喻神)炼金(喻气),返本还源,谓之金丹也。”内丹炼养之道,渊源于先秦以来的行气、守一等术,是此类方术在实践和宗教化过程中发展成熟的产物。

许怜蕾说道:说道内丹,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吕洞宾,他对道教,对内丹的贡献可是相当的大的。

白启明疑惑道:吕洞宾?!就是八仙过海里的那个人么?

许怜蕾笑了笑说道:算是吧,反正那个八仙过海也是人们瞎编的。晚唐以来,三教合流,成为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儒、道二家,都不能不受已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佛学尤其是禅宗之学的影响。钟离权一系的内丹学,也不能不以与禅宗融合为其发展的基本路线。内丹与禅,在修习的基本原则“无念”上,本来就多有相通,《钟吕传道集》就以佛家术语“真空”为修炼之要,有云:“若以绝念无想,是为真念,真念是为真空,真空一境,乃朝真迁化而出昏衢超脱之渐也。”至钟离权的门人吕洞宾,更以禅、道融合为其内丹说的基本特质。据传吕曾参黄龙晦机禅师,此后对禅宗深为服膺,倡禅、道双融。其《敲爻歌》等总结内丹之纲宗为“性命双修”,修性谓明心见性,了彻禅宗所谓心源性海;修命指炼化精,气为内丹入手路径。单修性或单修命,皆失于偏颇,单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单修命不修性,“恰如鉴容无宝镜”,只有性命双修,方为稳当。此所谓性命双修,实际上含有禅、内丹双修,或在内丹修炼的基础上参究禅宗的意味。吕洞宾性命双修、禅道双融的思想,成为后世内丹学发展的基本路线。北宋以后的内丹学诸家,几乎无不渊源于吕洞宾。性命双修、禅道双融的内丹学,至北宋神宗朝的张伯端趋于成熟。张伯端先作《悟真篇》丹词,发挥钟吕一系的传统丹法,后又参究禅宗,撰《禅宗诗偈》言明心见性之事,作为《悟真篇》的续篇。《悟真篇》(包括续篇)被公认为《周易参同契》以后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内丹撰述,古今注疏发挥者达数十家之多。吕洞宾后学的内丹思想,总的来说,以进一步深受禅宗、理学的影响为基本特征。虽然皆以“性命”二字为理论纲宗,但多数对修性较修命更为重视。张伯端《悟真篇后序》强调“欲体夫至道者,莫若明乎本心”,以归于禅宗所谓“究竟空寂之本源”为内炼归宿。王嚞《金丹诗》谓“本来真性唤金丹”,强调修行须先识心见性,其识心见性的法要“清净”,颇近禅宗的“无念行”。

白启明听着听着就听不下去了,许怜蕾说的都是文言文,他听了都是一知半解,反正现在内丹在自己手中,他只是想知道这内对自己到底有什么用,于是他问道:怜蕾,这内丹对我们有帮助么?

许怜蕾说道:这个我倒是不知道了,书上也没有写。白启明听了,暗笑:看来他指挥引经据典,根本就是个书呆子。

许怜蕾又说道:不过,看着内丹的大小和成色,应该有千百年的修炼历史了。

千百年?!白启明吃惊道:天那,千百年,谁能活那么长时间?难道那些修道的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花千百年修炼一个内丹,肯定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