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
字体: 16 + -

第201章 周瑜出使陈留郡

    第201章周瑜出使陈留郡

    曹操脸色一变,笑道:“没想到王睿居然会派他的女婿周瑜亲自来,看来确实对这件事情很重视。”

    荀彧道:“以前经常听主公提起周瑜,这个人真的有那么厉害?”

    曹操脸色变得沉重,道:“你见了他就知道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此子当得此谓。”

    荀彧道:“能让主公给予这般评价的人我很真想看看。”

    曹操道:“你们随我一起去府门外迎迎吧。”

    曹仁道:“主公,不过一个毛头小子,没必要在府门外迎接吧。”

    曹操瞪了曹仁一眼,道:“你处处学我,为何却将这最为核心的地方见而不学,周瑜乃我在洛阳相识的忘年之交,多时未见,去府门一迎,此乃礼节,安有他说?”

    曹仁虽然心里不服,但是曹操说的严厉,他也不敢多嘴,于是闭了嘴,不敢再说。

    曹操于是率众人来到府门前等候。

    周瑜进的陈留,但见城内秩序井然,重兵布置在城门口,正在安置防务。守门将军乃是夏侯惇和夏侯渊。曹操所派迎接周瑜的乃是大将曹洪。

    周瑜望了望城楼上的兵士,但见个个目光坚毅,杀气凛然,一见便有精锐之气。

    周瑜道:“曹将军,曹公所部果然是百战精锐,仅仅只是站在那里便能感觉到一种沉重的威压之气,可见曹公练兵一道确有独到之处。”

    曹洪笑道:“周将军客气了。我家主公曾亲自为孙子十三篇做注,用兵自是如神。”曹洪本来就性子极傲,这时候听周瑜如此说,也没有客气的打算。

    夏侯渊年轻,看到周瑜年级轻轻便配朝廷将印,为伏波将军。又见他长得面皮白皙,细腻的很,全没有一种铮铮铁汉的硬朗,心中不免轻视。道:“周将军,我家主公自是用兵如神,只是荆州派你这样一个小孩子过来,难道荆州真的是没人了?”

    这话说得就尖锐了,夏侯渊说话比曹洪更加无礼,也更加的不顾礼仪。

    也难怪,曹操和周瑜相交时,曹操这些众将大多都在乡里,因此并未见过周瑜,对于周瑜的事迹也只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因此,轻视周瑜也就很正常不过了。

    周瑜呵呵笑了两声,并没有说话,而是自顾自的往前走。

    夏侯渊见周瑜不理睬他,道:“周将军为何不说话。”

    周瑜摇摇头,没有答话,而是继续往前走。

    夏侯渊觉得自己被轻视了,不由得握紧了拳头,便要发怒,夏侯惇忙拉住自己的弟弟,摇了摇头,低声道:“不可无礼,此子为荆州牧王睿的使者,你这样做于礼不合,主公知道了,定会责罚于你的。”

    夏侯渊心中不快,但也只能将这口气咽了下去。众人只走了一会,便见街口有一大群人在街口相侯。

    周瑜远远地便看见曹操锦袍玉冠,立于众人之中。周瑜忙快走两步,走到众人面前道:“曹公如此远迎,让我羞愧无地了。”

    曹操一把抓住周瑜的胳膊,喜道:“公瑾,相别数月,久不能与你相交,实在是想念的很啦,你就别多礼了。”

    周瑜笑道:“曹公说的是,我也是时常遗憾,不能常常聆听曹公的教训呢。”

    曹操也算是比较了解周瑜的人了,周瑜有傲气,更有傲骨。而且做事没有一般文人士大夫的迂腐气,和他其实许多地方都很相像。

    “公瑾啊,先随我进府吧。”曹操简短的做了一些介绍,然后便将周瑜迎进府内,整治酒席,互道别来之情。

    曹操帐下文人武将见自家主公对一个年轻人如此看重,都暗暗称奇。周瑜之名,在河洛之地也算有几分流传,不过传说居多,并无太多的实际,所以众人都起了跃跃欲试的心思。

    众人中,荀彧率先开口,道:“周将军,听说荆州牧王使君迁治州治于襄阳,不知可有此事?”

    周瑜眸光一凛,道:“有!”这件事情早就传遍天下了,而且王睿也是先向朝廷上了奏章,然后才迁徙的。像曹操这样的一州之牧,肯定知道事情的原委,现在荀彧拿出来问,自然是有所图了。

    周瑜也是仔细观察了一番这个曹操身边的第一重臣,年龄大概五十岁左右,鬓角已经有了白发,但是依然神采奕奕,保养得温润,一见便知出身大族。

    荀彧道:“荆州北方无事,事多出其南。国朝百年一来,武陵蛮部、江夏蛮部甚至长沙、桂阳蛮部多叛,因此荆州设制之时,以武陵汉寿为州治。王使君先是将州治从汉寿迁治江陵,短短数年间又将州治迁入襄阳,不知王使君意欲何为乎?”

    周瑜来的时候已经知道,和曹操帐下的文臣武将自有一番唇枪舌剑的争斗了。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对于这件事情,曹操自然也不会反对了。

    周瑜笑道:“荀大人以为为何?”

    荀彧忽然脸色一冷,道:“我以为王使君有谋反之心?”

    周瑜自顾自的喝了一杯酒,然后将酒杯放在桌上,然后道:“我也有一句话问先生?”

    “请说?”

    周瑜道:“荀氏乃颍川大族,世为朝廷卿相,国家重臣,大人也应该承先祖遗愿,效力朝廷,为国敬重。何故弃朝廷而就地方乎,不知大人心中有何打算?”周瑜这是说荀彧弃官归曹之事了。

    荀彧眉头一皱,周瑜的话还真的切中要害,于是道:“朝廷地方皆是尽忠之地,何必分那么清楚?”

    周瑜笑道:“荀大人说的极是。我家主公先是驻汉寿,破武陵蛮后,迁治江陵。如今荆州七郡安定,而袁术雄踞南阳,时有南下之意,我家主公每思不能为朝廷守土牧民,时常切责,故而亲身为先,驻襄阳为荆州之盾,以策万全,荆州百姓闻说主公亲身在前,皆奋勇从征以备不虞,不知为何到了荀大人嘴里就成了反臣了。”

    荀彧一愣,他倒没想到周瑜口才这么好。

    荀彧听了之后,不由得笑道:“久闻王使君帐下有一少年英才,出可为大将讨贼逆,入可为幕府设奇谋,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周瑜笑道:“荀大人过奖了,区区不才,主公所命,遵从而已。”

    荀彧心里对周瑜却是更加看重了些。曹操坐在上面听着二人对话,听到这里,也不再沉默,而是接过话茬,道:“公瑾啊,你们也别斗嘴了,说实话,我也正要派使者去襄阳面见王公呢。”

    周瑜笑道:“恩师知道曹公有危难,故而派我前来说项,如今袁术雄踞南阳,沃土千里,兵甲数十万,兵精粮足,在豫州诸地又击败袁绍所派的袁遗所部,势力已经遍及扬州江淮诸地,以我们现在的势力,无法独立抗衡,故而恩师便想到了曹公,曹公以为如何?”

    曹操沉思片刻,道:“确实如此,我兖州现如今并不安定,黄巾军在境内流窜,以我目前的实力,确实是难以独自与袁术抗衡。不知王使君有何想法?”

    周瑜道:“曹公,目前袁术主力驻扎鲁阳,他的攻击重点在北方。而南边则以大将纪灵和从长安逃出依附于袁术的吕布为主,因此曹公面对的压力要大于我们。但是我们都知晓,无论他从那一路取得突破,那另一面绝没有幸免之礼,我有一策,曹公听听如何?”

    曹操点点头,周瑜说的确实不错,他们面对的压力比王睿要大很多。上次袁术和孙坚合作南侵,被周瑜挫败,袁术便将拓展地盘的重点放在了北方,虽然对荆州依然没有放弃,但是他的战略重点已经发生了改变。

    曹操道:“好,你说来听听?”

    周瑜对曹操道:“曹公,能否借舆图一用。”

    曹操便叫身后一个将军拿出一副大大的地图出来,那将领虎背熊腰,留着两撇黑色的八字胡子,背上背着两个双戟,周瑜看在眼里,暗道:“看来此人便是典韦了。”

    曹操将舆图铺在地上,但见汉朝十三州地图全在上面,仅仅这一个细节周瑜便暗自感慨,胸怀天下者,脚下便是天下。

    曹操脱了靴子,然后站在舆图上,对周瑜道:“请。”

    周瑜也脱掉靴子,站上舆图,从腰间拔出长剑。拔剑的刹那,曹操身后的众将都一凛,有些大将已经长剑出鞘了,只有典韦微微一动,站在了曹操的身侧。

    曹操道:“不得无礼。”

    周瑜笑道:“曹公,看来是我莽撞了。”

    曹操笑道:“无妨。”

    周瑜这才走上舆图,将目光定在了南阳之地,看着那块纵横交错的地段,不由得心生豪迈之意。他手握长剑,指着舆图上的城池道:

    “袁术所部重兵在三个地方,其一为鲁阳,其二为宛城,其三为邓县。其中鲁阳兵马最盛,宛城为袁术粮草重地,我的意思是曹公以兵将袁术主力牵制在陈留,而恩师则以重兵固守襄阳,我领一偏师夜袭袁术粮草大营,切断其粮道,则袁术军必然不战自溃。”

    曹操拍手叫道:“果然好计策。妙计,妙计啊。”

    这个时候曹操众臣中有一个青年忽然站起来,看着周瑜道:“周将军,此计虽然绝妙,恐怕也不是将军所说的那么简单吧。”

    周瑜看了青年一眼,青年有些瘦,但个子很高。看上去就像一个青年读书人一样,但周瑜不敢大意,能够一下子听到自己话中意义的人,这个人绝对不一般。

    周瑜道:“这位是?”

    青年轻轻拱了拱手,道:“在下郭嘉郭奉孝。”

    哎,不注意将电脑从床上摔下,修了一天,漏更一天,今天会补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