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
字体: 16 + -

第105章 会烹茶的周郎

    第105章会烹茶的周郎

    周瑜回到安阳谷城的时候,安阳古城外围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河东城破的消息并没有流传开来,胡才和李乐的大旗仍旧在安阳谷城外围的大营中飘荡,并没有增兵的意思。

    周瑜心中稍安。

    纵马入城,周旭赶紧来迎。

    周瑜二话不说,在回安阳谷县衙的路上,周旭简单地将周瑜走之后的事情做了一个简短的汇报。王淑婷仍旧昏迷未醒,但环儿却已无事,而且在周瑜走的过程当中,又有大约两千多游民来到安阳谷城。

    周旭认得妙音姑娘,微微点头示意。妙音也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浅笑回应。

    他看到妙音还环着另一个女子的胳膊,那个女子纱巾掩面,不过个子高挑,身材婀娜,不敢轻视,一路向安在县衙校场的中军大帐中走去。

    周瑜急匆匆的揭过大帐,大帐里香味弥漫,一股热气迎面而来。周瑜远远地便看到一个女子躺在轻薄的蚕丝被下,只露出了一张苍白的脸。

    周瑜和众人一进去,大帐里的人立即一顿,莺莺和春儿在一旁坐着胡乱翻着书,而伤势渐好的环儿则眼睛哭的红肿,正在替王淑婷掖被角。

    莺莺乍一见周瑜进帐,不安的心立即有了着落。说实话,从周瑜走后,她的心就每一天放松过。

    而环儿则看到是姑爷进帐,一下子扑了过来,一个纵体入怀,也不顾人多,更不顾周瑜铿锵铁甲上的寒气,哭声道:“姑爷,你回来了,你回来了,快救救小姐。”

    周瑜脸色一暖,他下意识地向旁边站着的貂蝉扫了一眼。然后揽住环儿的肩膀柔声说道:“别怕,我会救婷儿的。”说完他就快步走到王淑婷床边。

    女孩还在昏迷之中,苍白的面颊上有淡淡的汗粒,一张绝世的容颜上没有了往日的神气活力,薄嫩娇小的唇角上还有着淡淡的笑意,周瑜想,她勇敢的替自己挡下那支箭的时候,一定是抱着必死之心的吧。

    可她的唇角还有笑容。

    周瑜的心再一次深深地一痛,她将女孩的手握住,放在自己的嘴边,她的手冰凉冰凉的,他想让她暖和起来。

    看着这一幕,莺莺站起来的身子停下来,没有说话。

    妙音咬着嘴唇,什么话都没说,也是安安静静的看着。

    貂蝉面纱遮面,看不清楚喜怒,但她走进两步,忽然道:“无干的人都出去。”

    周瑜抬起头,看着貂蝉,然后向众人挥了挥手,周旭及其他将领出去了。

    周瑜道:“还清姑娘施以援手。”

    貂蝉道:“你也出去,这个屋子里只留下我和妙音姐姐就够了。”

    “这个?”周瑜面露难色。

    貂蝉冷哼一声,“怎么,难道周将军对我们二人信不过?”

    周瑜忙道:“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稍一沉吟,说道:“那有劳姑娘了,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叫我,我就在帐外。”

    说罢,带着莺莺春儿和小环出了大帐。

    他一出来对莺莺道:“这些天多亏你了,累坏了吧”

    莺莺深情的望着他,“将军,妾身不累。”

    周瑜点点头,对周旭道:“立刻安排一定帐篷,收拾干净一些。”

    莺莺一想,她现在也算是周瑜的房中人,原来妙音坊的坊主前来,她怎么说也得做点什么。毕竟以前在洛阳也是争斗了好多次了呢?这次怎么可以落于下风?

    于是轻声道:“我去收拾吧,妙音姑娘女儿家,性情喜洁,我去方便一些。”

    周瑜倒没想到这个问题,此时听莺莺提起,登时醒悟。时人女儿家确实规矩甚多,自己一直在这方面比较大大咧咧,经莺莺一提醒,立马反应过来。忙道:“好,你去吧。”

    待莺莺和春儿离去,屋外就剩下环儿和周瑜两个人,环儿眼泪未干,还在哭哭啼啼的低声轻泣。

    周瑜无奈,小女孩的心思有时候还真的不好猜。他伸出自己长长的手指,替她擦掉眼泪,说道:“还哭什么,快停下来,不然一会儿婷儿行了又要说我欺负你了。”

    粗糙的指腹在环儿娇嫩的脸蛋上划过,环儿也没想到周瑜会忽然替她拭泪,一时间吓得赶紧忘记了哭泣,只是呆呆的望着周瑜。

    周瑜自觉这个动作做起来再是随意不过,可他哪里想过,在这个时代,男女之间的肌肤接触向来是礼教大防。况且环儿还是一届奴婢,是有奴籍的,除了小姐,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关心她,不由得一下子痴了。

    周瑜见她不哭,这才道:“你左臂上那一剑是替婷儿挡的?”

    环儿红肿的脸蛋正在沉思,听周瑜问,默默点了点头。

    周瑜忽然对环儿道:“环儿,谢谢你了。如果没有你,恐怕我就在也见不到婷儿了,谢谢。”

    环儿大惊,自古婢女救小姐那是天经地义的,当时情势危急,她什么也没多想,就直接冲了上去,这时候听周瑜这样说,立即红了脸,原本哭红的脸蛋更加的鲜艳欲滴。

    环儿摇摇头,她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哪有姑爷谢自己的道理。

    不过这些话从姑爷嘴里说出来,还是相当温暖,相当开心的。

    周瑜于是道:“环儿,你把你和婷儿一路来河东的情形给我说说吧。”

    环儿咬着唇,点点头。

    就是周瑜不问,她也要说的。

    小姐为了姑爷,那可是费了千辛万苦的。

    差点把命都搭进去。

    于是环儿就把王淑婷从听到周瑜下狱的时候说起,一路上所经所历都一一说于周瑜。周瑜基本上什么也没问,就只是静静的听着。

    两个人站在雪地里,似乎都忘记了天气的严寒。

    过了良久,环儿才堪堪将事情说完,周瑜听到王淑婷一路上所遇到的苦楚,心里搅沙般的痛。

    还是自己的力量太过弱小,才让婷儿遭受这样的大难。

    他什么话都没说,而是静静地站着,就那样,一直等。

    又过了一会儿,妙音打开了帐门,叫道:“好了,可以进来了。”

    周瑜忙和环儿抢了进来,周瑜一进门就往王淑婷身边跑,王淑婷还没有醒,额头穴位上似乎扎着针。

    周瑜连叫了两声“婷儿,婷儿,你没事了吗?”

    王淑婷依旧不答。

    一旁貂蝉不乐意了,她气道:“喂,你到底有没有看到,我很累。”貂蝉在心里嘀咕,自己也是倾城绝色好不好,怎么在这个坏家伙面前没有一点吸引力,他从帐外一进来就直奔王淑婷身边,竟将其他人都没有放在眼中。

    心中一阵发怒。

    周瑜忙转过头,但见她光洁白润的额头上也布上了微微的细汗,想来这些针灸极是耗费体力的,不由得有些尴尬,忙道:“姑娘息怒,是在下莽撞了。”

    于是赶紧端起旁边的茶杯,为妙音主仆二人倒了一杯茶,亲自双手递上去,“姑娘辛苦了,不知?”周瑜眼光灼灼的看着貂蝉,他心里早已经急成大火了,哪想到貂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并不接口,而是自顾自的喝起茶来。

    只是他刚将被子端起来,微微一嗅,便将茶杯放在桌子上不喝了。

    周瑜一愣,想起莺莺说过的话,又立即快走两步,将妙音手中还未喝的茶也夺了过来,然后来到床边一个柜子处,打开柜子,从里面拿出几个茶杯来。

    这是莺莺姑娘收藏的,自从跟了周瑜,这些东西也都带着,不是金杯,也不是银杯,而是各式各样的玉杯。

    莺莺曾经说过,她收藏这些东西可是花了一番功夫的,而且从没有拿给外人喝过茶水,极为珍贵。

    周瑜又拿出一杯茶,亲自为儿女泡茶,这才端过去,道:“刚才心急,疏忽了,还望姑娘不要在意。”

    妙音淡淡的瞥了一眼周瑜,眼睛里流出一丝笑意,她看到周瑜再给她下茶时的用量、火候都是根据自己的口味烹制的。心中一喜,他原来是记得自己说过得话的。

    而貂蝉则眼光有一丝意外,“你也会烹茶?”

    茶叶在当时并没有兴盛起来,只是在上层社会极少数人作为新鲜物事而喝。周瑜一愣,倒一下子没想到应该怎么样接这句话。

    于是胡乱应道,“学过一些。”

    是学过一些,当年读大学时选修过茶道,这过了这么长时间既然还能记得一二也算不容易了。

    貂蝉忽而噗嗤一声笑了。

    周瑜愕然,不由得疑惑的将目光转向了妙音。

    妙音也浅笑着转过头去。

    他那里知道,当时烹茶是女子学的东西,而男子是不会去学习这个的,所以当他说了一句说自己学过一些的时候,貂蝉和妙音都忍不住笑了。

    貂蝉道:“你倒是奇怪,好端端的学人家女儿家的物事,也不怕人笑。”

    周瑜顿时一阵尴尬,心里哀叹,文化不通,文化不通害死人啊,自己这可出名了。

    不过他立马回过神来,也不与貂蝉争辩,急道:“婷儿她没事吧?”

    貂蝉本来还在浅笑,听了这话,立即收了笑容,哼了一声道:“我饿了。”

    周瑜愕然。

    这都什么脾气这是,变脸比变天还快?

    周瑜忙道:“已准备好了。”于是命环儿赶紧出去找莺莺将饭菜备上来。

    妙音看到周瑜急的团团转,心中终究不忍,走上前来道:“放心吧,小婵已经在她全身用了针,已经没有大碍,只是前面失血过多,又受了寒,大概要两三天才能醒来。”

    周瑜感激的看了一眼妙音。点了点头,道:“好”然后又对貂蝉做了一揖道:“姑娘活命之恩,在下没齿难忘。”

    貂蝉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