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
字体: 16 + -

第94章 改天换日

    第九十四章改天换日

    董卓已经做好了废帝前的一切准备,袁绍逃奔冀州,卢植隐匿上谷,周瑜外走河东,几乎对他稍有威胁者全部让他逼出了洛阳。

    甲戌日。董卓正式在朝廷上威胁何太后要废除少帝,何太后大惊,脸色苍白的望着这个凉州来的圆鼓鼓的大汉,惊道:“爱卿,何故如此相逼啊?”

    董卓大吼一声,“太后何出此言?昔日太后不顾先帝新丧,连接外臣,把持朝政,整个朝廷上下乌烟瘴气,没有一丝清明,汉家数百年江山社稷,谁人不痛心,今陈留王聪慧睿智,有天子之相,此乃高祖护佑,我等为臣子的岂有不随之礼。”

    说罢,也不顾何太后和汉少帝抱在一起大哭,事已至此,多争已是徒劳,还不如顺着董卓的意,说不定还能多活个一时三刻。

    董卓转身面对百官,扬声道:“现天子无人子之心,无人君之威仪,现在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

    说罢,也不顾太后和有些大臣哭哭泣泣,婆婆妈妈,大手一挥,身后吕布已经带人将汉少帝刘辨从龙椅上拉了下来。

    袁隗则从汉少帝身上解下皇帝的印玺俸给站立在朝堂上的陈留王。陈留王一言不发,随袁隗登上了龙椅。

    董卓又将何太后从长乐宫迁出,送到了永乐宫,然后将车骑将军何苗挖坟掘尸,董卓这才解了一口气。

    为了稳住朝廷有名望的众人,一道有一道的委任令先后从长安发往各地,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豫州牧黄琬为司徒。

    而他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并封为郿侯。

    两个月后,董卓又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达到了人臣所能达到的极限。

    随后几个月,董卓为收天下的民心,士心,继续大肆借皇帝的名义加赏天下才望。

    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安次侯,荆州牧王睿封为镇南将军,继续提领荆州。

    袁术也被封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但两人哪里还能安心待在洛阳,若走慢一些,向他们这些曾经反对何进招董卓入京的人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活。于是也就趁机逃离了洛阳。

    周瑜接到这些消息已经是十二月。

    周瑜心里暗想:董卓立汉献帝刘协,自己拜为相国,成为有汉以来第一权臣,居然没有将自己的亲信立为显职,而是大规模奖赏名臣名帅,这虽然有助于他收买人心,可是却也为诸侯争鼎埋下了隐患。

    现在已经十二月份。

    自己得赶快找机会回荆州。

    不然,翻过年,十八路诸侯将要讨伐董卓,自己在这里可就变得有些尴尬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诸侯反董,王睿的安全他也不能完全放心,还是自己在身边的时候安全些。

    北方天气多变,寒冷异常,尤其是河东更是早已经大雪漫天,周瑜和牛辅在河东和凉州军团汇合后,牛辅率主力驻扎在河东郡郡城,而周瑜则率领一百精骑在河东收揽流民,编丁壮,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得到大军3000余人。

    白波军十多万流民也在河东一带与牛辅对峙。

    河东城墙坚固,白波军久攻不下,白波贼帅张杨、韩暹、杨奉、李乐四人在大帐之中来回徘徊,张杨狠声道:“今日本来有机会大破牛辅,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黑甲少年来,真是可恨。”

    杨奉道:“此人听说姓周名瑜,乃荆州牧王睿的女婿,最是善战,今日战死在他手上的大小头领大概就有十多人,不是好相与的。”

    张杨道:“现在情势如何?”

    杨奉道:“不妙。牛辅以凉州军主力守河东,周瑜又有三千劲旅在外围安阳谷扎寨接应,我军一时没什么进展。”

    张杨哼的一拳狠狠地砸在桌子上,“周瑜小儿,坏我大事。”若不是周瑜连破他几次大阵,自己本可以轻而易举的攻占河东,牛辅在凉州军中名气不小,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冲阵的蛮将罢了,有何可惧?

    若能占领河东,不仅能够为白玻军取得就粮之地,而且还可以驻兵河东,威胁洛阳。

    只可惜,竟然被一个无名小卒生生挡住了他们的锐气。

    张杨道:“我白波军号称十万之众,可其中真正能够作战的最多不过三万人,剩下的不过是毫无训练的流民罢了,有粮食了他们可能还能当一阵,如果没有粮食,一哄而散的散沙罢了。如今天气又不利于我军,每天饿冻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时间长了,我怕民心就散了。”

    正在这时,大将胡才气愤愤的大步跨进帐来,大声道:“周瑜小儿,欺我太甚!”

    胡才在白波军中也算大将,立功无数,而且一向比较沉稳,这时候听到竟然一向稳重的胡才都被惹出了脾气,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

    杨奉皱眉,“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胡才气呼呼的坐下,拿起身边桌子上的一块羊腿,啃了一口,晬了一口,“周瑜在安阳谷又将我们上万流民招走了。”

    安阳谷是河东城外黄河渡旁的一处要地,与河东互为犄角之势,只不过城池不大,人口不多,只有五千余人,在大城林立的北方算的上是小城了。

    不过安阳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地势险要,而且握有黄河渡口,防务完善,白波军几次猛攻都没有奏效,反而被周瑜抓住机会利用骑兵的优势打了几次反击。

    更可怕的是安阳谷是河东储粮之所,周瑜在洛阳前往河东途中,招来流民,结果到安阳谷的时候已经被他编练了军队三千多人,这些人几乎人人效死,战力异常的凶悍。

    双方打了几仗,不仅没有人愿意直接面对周瑜的武昌军,反而许多流民在周瑜的攻心战术下,投向周瑜。

    这股风气一旦蔓延,就一发不可收拾。

    胡才看在眼里,这也是急在心里。

    白波军凭什么声势浩大,凭的就是粮食,打到哪里,吃到哪里,在现在这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代,什么贵重的宝物都不如几碗饭来的实在。

    可现在就连这个优势白波军也在渐渐失去。

    他们手中的粮食实在不多,十多万人的队伍,哪里是那么好管理的。

    结果抢劫劫掠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

    当地本来倾向于白波军的民众又开始反对起他们来了。

    安阳谷城。

    中军大帐。

    大帐内生着火,整个帐篷内暖融融的,莺莺和春儿在帐内替周瑜煮着羊汤,看着鼎沸的羊汤,莺莺支着手腕,不住地出神。

    过了一会儿,她心中的焦急更加厉害,推了推一旁的春儿,“春儿,出去问问,周将军回来了没有?”

    春儿叹息一声,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小姐,你已经问了无数遍了,帐外的侍卫都被你问烦了,周将军刚刚又去检查城防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她也是无奈,小姐可真是着魔了,以前也见过不少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啊,现在这么就这么没出息呢,眼巴巴的等着也就罢了,还专门找了城里会厨艺的婆娘去学什么下厨,她一个整日间抚琴吹箫的手,什么时候干过这个。

    “小姐,你是不是真的着魔了?”

    莺莺一时没反应过来,她看着春儿道:“什么?”

    春儿笑道:“小姐,我现在算是又发现了一个你的妙处,以后啊,只要想让你发呆,只要提一提周将军就行了,你肯定神思外游,什么都不顾了。”

    莺莺笑骂道:“就你多嘴。”

    外面大雪纷纷,已经连下了五天,周瑜笼着厚厚的大氅,带着周旭在各处检查防备,所招徕的流民已经妥善安置,这三千军队周瑜也已经牢牢掌握在手中,周瑜登上安阳谷城的城墙,抬头看了看两面白茫茫的雪山,沉声道:“看着情况这雪是一时半会停不了了。”周旭,周益以及新近提拔的周严、郭跃等人跟在身后。周旭道:“这样一来,我的骑兵可就没什么优势了。”

    周瑜以龙武营100骑兵为核心,在选择这里面精锐中的精锐六百人,配以战马,这几场大战能够打的白波军抬不起头,周旭的七百龙武营骑兵当居首功。

    周瑜摇摇头道:“这般大的雪,别说骑兵了,就是步行也难也寸行,我担心的不是这个。”

    “啊?这个都不担心,那公子担心什么?”周旭惊讶。

    周瑜挺翘的眉头紧锁,叹了一口气道:“这样的雪,恐怕这次流民死伤不会太轻。”紧接着口气一冷,道:“周益,你继续加强对流民的招安,严查来投的流民,若有异常,斩杀无论。”

    周益诺然而去。

    周瑜回到帐内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莺莺见周瑜回来,忙上前一步,从周瑜手中接过头盔,靠近周瑜的身体,一股逼人的寒气凛然袭来。莺莺忙对春儿道:“春儿,快将我熬的羊肉汤端来。”

    周瑜呼出一口冷气,笑道:“你熬的?”

    莺莺忙将周瑜的手握在自己温软如玉的手中,相帮他去去寒气。周瑜一笑,一股莫名的温馨之感从心中油然而生,“先帮我解了盔甲吧。”

    莺莺点点头,忙和春儿过来帮周瑜解去盔甲,周瑜又披上一件锦袍这才拉着莺莺的手,坐在火盆边,歇歇脚。

    跑了一早上,也就是中午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莺莺被他的大手将小手紧紧地裹住,羞涩不堪,尽管两人已经肌肤相亲多次,但莺莺却是极为羞涩敏感的。周瑜看着她绯红的脸蛋,笑道:“冷吗?”

    莺莺道:“不冷,我一天到晚待在营帐之中,又冷什么,反倒是你,脸都冻青了。”

    周瑜端起羊汤就要喝,那知莺莺忙一把夺过去,羞红的脸蛋更加绯红,拿起一个勺子,低头道:“你别动,我来伺候你。你好好歇息歇息。”

    周瑜哈哈一笑,这样的福利自己自然是喜欢的。

    周瑜喝着羊汤,一股暖流从帿间慢慢的顺下去,全身四肢百骸都觉得暖洋洋的,周瑜一边喝,一边一只手已经不安分的从莺莺的衣服里伸了进去。

    莺莺颤抖着嗔道:“将军”

    周瑜脸色一变,“怎么,还叫将军?”

    莺莺咬着唇,嗫嚅了一会儿,低声道:“夫君”可是一张脸早就成了花火,就像一轮初升的太阳,耀眼而又娇媚。

    周瑜哪里还能受得了这样的诱惑,一把将莺莺拉到自己怀里,温香软玉,顺势便滚入榻上,被子一盖,自有一番天地在里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