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
字体: 16 + -

第85章 小平津渡口

    第八十五章小平津渡口

    周瑜抬头看见老者身后一卷大旗写着一个大大的“卢”字,心下一凛,莫非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卢植?

    周瑜不敢怠慢,忙下马上前行礼。

    马上老者正是尚书卢植,带数百将士前来救驾。

    卢植看着马上的庐陵公主,也赶紧下马行礼。一通礼毕,卢植才看着周瑜道:“方才一番怒斥之言,震耳发聩,不错!”

    周瑜忙呼不敢,“小子只是看不惯禁军的骄横残暴之举,失言了。”

    “你不是被关在洛阳大狱吗?”卢植是认得周瑜,想当初灵帝在大殿之上与众臣争论,突然殡天,导火索便是眼前的这个小子。

    周瑜道:“罪臣在狱中,看见狱中大乱,狱中狱卒不见踪影,一问之下,才知道天子蒙尘,故不敢懈怠,于是妄自招领亲兵,赶来宫中护卫皇上。不想在此处遇到庐陵公主和卢大人,还请卢大人治罪。”

    卢植何许人也。

    自然明白其中三昧,周瑜下狱不过是宦官与何进相争的替罪羊,他对这个年轻人其实还是充满好感的,年级不大,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出来的胸襟气度却令人折服。

    “哎,无妨。如今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你我救陛下要紧,就不要在乎那么多了。”

    周瑜一听心中大喜,卢植这是要帮自己了。忙道:“谢卢大人。”

    “嗯,你我快快入宫,护卫陛下。”卢植挥挥手,表示别再行礼。

    “喏”

    有了卢植,周瑜这一趟就更加名正言顺,于是立即和卢植合兵一处,杀入宫内。

    天色渐晚,洛阳城内的喊杀声却并没有一点弱化,卢植和周瑜在北宫击杀宦官百余人,却仍旧没有找到皇帝和陈留王何太后的踪迹。

    卢植看着夜幕逐渐降临,于是道:“公瑾啊,你我现在分兵两处找寻陛下,你往北去,我往西去。若碰见陛下,立即派人联络。”

    周瑜点点头,他也知道,时间拖得越久,产生的变数就越大。况且还有一个现在不知道在何处的董卓。

    “是”周瑜爽快的答应。随即引兵向北搜寻。

    周旭,钟晟,李大勇跟在身后,三人中,李大勇言语最少,但也很受周瑜信任。周旭道:“公子,这洛阳乱成这样,我们能找到皇上吗?”

    周瑜冷静的脸庞微微有些发红,几月的牢狱生活让他的脸变得苍白无比,可只出来一天,被太阳晒红的痕迹就明显的显现出来。

    “这算什么?洛阳的大乱还在后头呢?”周瑜摇了摇头,昨晚虽然闹了一夜,但主要集中在皇宫,其他官署生活区并未受到战乱太大的影响。若等董卓进了城,那时候才真的是洛阳百年难遇的大灾难。

    “你们听着,无论发生什么,你们都要记的,我们是陈留王的侍卫,明白了吗?”

    三人点头。

    周瑜率兵在北宫外找寻了一圈,并没有发现踪迹。后来抓到一个活口的宦官,从他口中得知,张让似乎带着几十人往黄河边去了,于是,立即率兵往黄河渡口奔去。

    时间已经过了一天一夜。

    逃跑的的众人都是一口饭都没吃,走到现在,个个浑身发软,一点力气也没有。尤其是汉少帝刘辨,一下子坐倒在地上,一个劲的出长气。

    “不行???行了,我实在走不动了。”想他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天子,何时吃过这般苦头。

    陈留王在一侧不说话,只是出着长气。

    张让过来,道:“陛下,还没有到安全的地方,我们还是在走走吧。”

    张让段珪虽然劫持天子,但说的是大将军意欲谋反自立,对天子的尊敬还是没有丢。

    汉少帝干涸的嘴唇都已经起了泡泡,断断续续的道:“我实在饿的紧,实在没有力气了。”

    正说话间,只听见哒哒的马蹄踏的地都有些发抖,远远地看见一支军队朝他们奔来,众人大惊,就连没有力气的汉少帝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劲,一下子站起跟着众人就跑。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他们拐过一个山脚,奔到黄河岸边的时候,迎面又来了一支人马,却是河南中部椽闵贡率领的军队,后面的追兵也临近而来。

    汉少帝紧紧抓住张让的衣服,颤抖着道:“难道舅舅(何进)真要杀我不可?”

    张让脸上也是青一阵紫一阵,陷入绝境的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看了一眼段珪,段珪面如死灰的摇了摇头。

    不甘心,不甘心啊。

    闵贡远远地望见皇帝,喜不自胜,大叫道:“陛下勿慌,我是来救驾的。”

    而另一边疾驰而来的周瑜也大声喊道:“陛下,罪臣救驾来了。”数百士兵将剩余的十数位宦官围起来,闵贡不认识周瑜,但陈留王认识,陈留王看见周瑜来了,大喜,又看见周瑜马背上坐着的庐陵公主,更是激动,立马跑过去,将庐陵从马上抱下来,喜极而泣。

    “妹妹,你没事就好。”

    周瑜忙跪下行礼,“启禀陛下,罪臣救驾来迟,请陛下降罪。”说着又向陈留王道:“王爷,末将来的迟了。”

    陈留王一把揽过周瑜的肩膀,“不迟不迟,庐陵是你救的?”

    周瑜点点头。

    汉少帝还不认识周瑜,这时候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问刘协,“皇弟,这是?”

    陈留王忙道:“皇兄,这是先帝御赐亲封的武昌侯,安南将军,江夏太守周瑜,暂时为弟弟的护卫长。”

    汉少帝只是点点头忙又对众人道:“可有吃的?”

    闵贡和周瑜立即下令杀羊上供,众人就在这里安营,准备吃一顿再行返回皇宫。

    别说皇帝宦官了,就是周瑜等人都饿的发软,毕竟一天一夜了。

    汉少帝饱食一顿之后才渐渐有了风采,张让段珪却是半步也不敢离,现在只有皇上是他们的救命草。

    周瑜倒也没说什么,有闵贡在,还轮不着他在这里出头。他陪陈留王刘协,庐陵公主用完饭后,寸步不离他的身边,等于先保护下刘协再说。

    果然闵贡是在等待时机。

    众人酒足饭饱,闵贡忽然站起来,对皇帝道:“陛下,张让段珪辈,为乱宫廷,祸害社稷,请陛下下旨诛杀。”

    闵贡天下名士,更何况脾气耿直,忍到现在已经是很不错了。

    汉少帝回头看了看张让段珪,眼神游移道:“爱卿,莫弄错了?”

    闵贡忽然站起身,脸上的血迹未干,道:“陛下,百年帝都,千秋社稷因此二人而陷入危殆,微臣岂会弄错。”

    段珪掐着声音在一旁冷笑一声,“闵大人言重了,这么大的帽子就怕奴才带不起啊。”

    闵贡刷的抽出剑来,“哼,若不是你们祸乱朝廷,想我煌煌大汉岂会落到如今这地步,我今日就是拼了这老命,也要将你们碎尸万段。”

    双方本已经红了眼,这时候皇帝又怎么阻挡的住,周瑜忙抢身过去,一脚将张让踢翻,把汉少帝拉到陈留王身边,挥了手挥手,周旭等人便已加入战团,只片刻数十宦官便全部诛杀,只剩下张让段珪二人。

    张让段珪见今日已经难逃一死,扔下兵刃,张让跪下,向汉少帝爬过来,而汉少帝早吓得往周瑜身后躲,张让泣声道:“陛下,老臣再也没有机会侍奉陛下了,陛下保重吧。”

    说毕,便和段珪一前一后跳入了滔滔黄河,河水击打着险峻的河床,滚滚黄河,流尽了宦官最后一滴残存的生命。

    闵贡咬着嘴唇,长长不出了一口气,为今日,多少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多少人流尽了自己的鲜血。

    “周将军,你我速速护卫陛下返回宫中,如何?”

    周瑜行礼道,“一切谨遵圣命。”

    约八百将士护卫着皇帝往洛阳走去,走到小平津渡口的时候,但见旌旗满地,鼓声长鸣,如山的军阵排闼而来,走在整个军队最前面的是一对骑兵,人马皆披甲,精锐尽显,一面巨大的董字大旗迎风飘展,似不羁的猛虎,张牙舞爪。

    周瑜还是第一次在这个时代看到重甲骑兵,这威势绝对是撼天动地的。

    军队走的很慢,但每走一步,都仿若一座移动的城堡在向前移动,不由得给人心里就加上许多压力。

    关西凉州铁骑,名不虚传!

    周瑜,也为这初见的军队赞一声好!

    距离虽远,也能感觉到沉重的杀气弥漫,血腥味飘荡,只有在战场上经历无数次捶打的军队才有这般的铁血钢牙。

    不远处,鼓角声又响起来,周瑜认得旗上大字,乃尚书卢植来了。

    周瑜心下暗想,看来,小平津上是越来越热闹了。

    周瑜也不示弱,以两百骑兵居中,三百骑兵在前部成三道环形大阵,另有两百骑兵左右呈锥形布于左右两翼,刀出鞘,箭上弓,气势却也不输董卓。

    董卓远远地望见前面尘土飞扬,一对对骑兵整齐快速得布阵,大声道:“对方阵中何人?”

    女婿牛辅摇摇头,道:“主公,不曾看清。”

    董卓大声道:“哈哈,这人无论是谁,一定是一位精擅骑兵作战的名将,看他阵前调动,深谙骑战之要。难道黄甫嵩回来了?”

    这时候董卓身后有一个文弱的老头骑着马走过来,大概四旬年级,左眼有一个深深地眼槽,道:“不会是黄甫嵩,皇甫嵩为人谨慎细微,不会趟这趟浑水的。”

    说话的乃是凉州著名的谋士贾诩。

    董卓道:“哼,无论是谁,我有三千凉州铁骑在此,谁又能奈我何?”

    大声道:“儿郎们,随我去觐见陛下。”

    “哦!哦!哦!”

    三千虎狼齐声大喝,声震入云,在这边阵中的汉少帝惊的差点率下马来。

    闵贡和已经和他们汇合的卢植互看一眼,眼睛里蒙上了深深地忧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