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凤坡没死的我果然有问题
字体: 16 + -

第56章 ·进退维谷

    围城的日子是非常焦躁且乏味的,关羽率军在樊城外已经围了一个多月了。自从上次攻城冲锋中左臂中箭后关羽一直在养伤,因为久经沙场的老将都明白一支带有铁锈的箭头扎进肉中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眼前的局势在每个人眼中都还算是己方占优的,当然除了那个窝在寝帐闷着的军师之外。大家每天都敬业地一步步完成自己手上的工作,想着等将军伤愈之后再行冲锋。

    这段日子以来樊城城内零星好几次有人单骑出城,关羽自是心知这是庞德于禁在往襄阳求援报信,于是下令一一截杀了。

    久而久之樊城那边也再无动静,城内守军和城外的围城大军之间都保持着一股死一样的平静。

    这样平静的日子很快就被送进关羽营中的一封书信打破了,这是从东面来的战报。

    关羽左臂一番刮骨后手臂吊着还包了好几层绸布,此刻他正高坐在大帐之上看着传令兵送来的战报。

    他将书简平放在案几之上用右手一点一点边读边铺开,直至读到尽头时关羽将右手握拳猛地砸向桌子。

    “废物!孙策周瑜之后东吴竟再无一人丈夫!都是些废物!”关羽在营中咆哮着,巨大的叫骂声将帐外的卫兵吓得瑟瑟发抖。

    此时关羽大步走出大帐吩咐卫兵,“你二人即刻去把军师给我叫来!”

    卫兵吓得瞬时就跪倒在地,垂首听关羽交代完后应声跑开去找南宫去了。

    南宫此时还在自己的寝帐,一个多月来关羽对他不搭不理,他几番请见慰问都没得应允。

    南宫知道关羽这次对他失望之极,也对他贻误军机之事恨到了深处。

    帐外忽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瞬间让南宫抖了个机灵,他立即起身坐好心想应是军中生变,是关羽派人寻他来了。

    卫兵在帐外传令,“军师大人,关将军传你前去大帐议论军机,还请即刻动身。”

    南宫听罢赶紧收拾了一下容装强扫了多日来的霉头后走出寝帐,随着卫兵动身来到军机大帐。

    南宫来到帐前,而他身边的卫兵却放慢了脚步。南宫狐疑地转头看去,却见二人面露难色,于是他用眼色示意二人自己回岗后大步来到帐前亲自通报。

    此刻的南宫心中也颇有些忐忑,三十余日没见的主将不知道此次找他来是要一通大骂还是怎样他心里也没数。关羽的脾气他结合书中所写和这段时间的相处总结出了四个字:“敢爱敢恨”。

    爱的时候他能为南宫亲自备甲,恨的时候会怎样?南宫还没见识过。

    思前想后始终是躲不过福祸,南宫也只好在帐外报道,“军师将军庞统帐外求见。”

    帐内传来关羽洪亮的声音,“速速进来。”

    南宫听到关羽允他进账于是轻抬右手挑起帐门,侧身走进军帐之内。他看见关羽威严地高坐在上右手扶额沉思,听自己进来也没抬头看自己。

    南宫小心翼翼来到客座末席远远地对关羽行礼后正要坐下,关羽开口了,“军师坐那么远为何?上前来,我有要事相商!”

    南宫听完尴尬不已,半坐的身子只好又直起来往前走去,直至关羽身边首席才又坐了下来。此时关羽仍未抬头,右手却拿起书简扔向南宫桌上说,“军师看看吧,看完说下有何见解。”

    南宫伸手将桌上的书简慢慢铺开,看到头几行便知是合肥战报,他深深叹了一口气将书简又合了起来。

    南宫站起身向关羽深深行了一礼,这是他对攻城时没跟上关羽攻势害他受伤的赔礼。

    礼毕之后南宫抬头看向关羽说道,“合肥战事我忧心已久,出阵时我问将军如何看孙权与张辽,将军答我只言张辽神勇。濡须口渡江之后几乎一马平川,江东水兵自是难以抵挡中原铁骑。我本以为孙权能为我军争得几分时机,只是眼下合肥败局已定,我军怕是……”

    南宫说到一半关羽便抬手示意他别说了,只见关羽站起身来对南宫说,“军师神机妙算,我关羽自愧不如。我是难料那孙权兴兵十万围城八千竟能输的如此彻底,他孙权集全江东之力却溃败于逍遥津,甚至没能围得了城。真是愧为一方诸侯!我找军师来只想听君一言,荆襄之地该如何才能速取?”

    南宫也叹了口气说,“此地恐怕已无战机,西面如今曹操虽屯兵汉中却还未陷入战局,故而曹军随时可以抽身返回许都;东面合肥危局若解则襄阳再无后患,曹仁五万大军将无后顾之忧。将军在此樊城恐怕将受东西夹击,此局危矣。将军宜早作打算。”

    关羽听完恨得一把撕下了身后的战势图扔在地上,声音颤抖地对南宫说道,“我劳师远征,损兵伤己竟然寸土未得。此时撤兵你要我以何颜面传信于主公!”

    要说此时南宫心中何尝不恨,自己又何尝不是下了天大的决心才鼓起勇气随关羽来袭这樊城?眼下时机尽失,仅凭人力又能如何?他侧身走出座位来到帐中,抬头看着关羽说,“是我制计不全,樊城之前若不是我踌躇不定贻误战机致使将军获伤,眼下战局当不是这般。庞统还请将军治罪。”

    说罢南宫深深俯身行礼,静静地等关羽一个给自己一个说法。他却只听得关羽默默走下大帐来到自己身前,然后自己就已被关羽扶起身了。

    关羽双眼如炬看着自己,却未说一句话。他摇了摇头背过身去只短短说了三个字,“撤军罢。”

    然后关羽挥手示意南宫退下。南宫出帐后转头看去,只见关羽的身影映着烛光独自立在帐中。

    次日关羽正式传令下来三军准备撤离,关平的伏兵则获令于伏兵处待命等大军到后合兵。江陵发兵后大军经过伏兵、围城,几十日全靠着对胜利的渴望在支撑,如今得令撤军之后反而尽显疲态。

    南宫看着大军低落的士气,回想着关羽昨日所说的那句“劳师远征,损兵伤己,寸土未得”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一遍又一遍问自己在军中的意义是什么?他本来早在那晚庆功宴上就已经想清楚了。

    他是要指引大家走向胜利所在的人,如果方向错了自己就应该承担起战败的责任。

    关羽没有责怪他一句,他深知这是关羽为将对自己的宽容。只是看着这落寞的景象,他自己无法给自己这份宽容。

    南宫他是庞统,但他又不是庞统。他不了解庞统,因为三国演义只用了一章轻描淡写。

    他在三国中最欣赏的人是诸葛亮,书中的诸葛亮满足了南宫对这个时代策士、军师的所有幻想。

    那如果是书中的那位至圣之人,身处自己眼前的情景中又会怎么办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