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罗宰天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安身立命

    瘴泽谷轰鸣大作。



    蒲团老人已飞身半空,脚下其余长老七窍已渗出鲜血。



    堕天罗毒。



    不死不休。



    黑云压谷,旋落成风。



    只见蒲团老人化作一点寒芒,直直地冲进聚集的黑云。



    刹那时间,瘴泽谷魔气尽散。



    陈眼已破。



    万千英灵终可席地长眠,不再受着烈日灼晒,风急雨宿。



    几位长老已是灯枯油尽,被毒阵吞噬,弥留之际,交付给苍秦一盏紫月晶。



    这里,蕴藏瘴泽谷所剩不多的魔气。



    这里,树着无数墓碑,葬着万千英灵。



    墨璃早已昏厥,粉面已被泪水模糊。



    只这一日,魔修折损了全部高手。



    逝者如斯。



    苍秦强忍悲痛,手持魔军玺印,沉声说道:“大阵已破,我等势必要离谷上山,今我魔修蒙此大劫,便是要我们记住,我们的路只有一条,变强。”



    苍秦转身举起紫月晶,双膝跪地,正声道:“先辈在上,今我苍秦得承持印,将我魔修一脉易名武修,待魔修再兴,必为其正名。”



    承袭先辈遗志,为这魔修,劈山踏石,安身立命。



    搏上一条兴路。



    苍秦吩咐众人将魔族功法,灵药异草稍作收拾,瘴泽谷午时即陷,务必要在之前离开山谷。



    众人散去,只留苍秦一人在这空旷洞中,苍秦缓慢前行,竟险些倒下。可他知道他不能倒,他是魔修的脊骨,若他倒了,魔修便是垮了。



    这漫漫长路,苍秦也是不知该去往何处。



    天下之大,却是何处归宿。



    魔修所剩之数不过二百,虽是不多,但若是贸然出现,也极易引人发觉,仙修道派耳目众多,手眼通天,若是惊动了他们,以现在魔修的功力和规模,无异于自寻死路。



    怕是只能在衔月关边的百里边漠找一处落脚,再静待时机向越济城渗透。



    这边关塞外倒是比其他地方更易扎根。



    既在边漠,那便如胡杨一般,千年不倒,千年不死,千年不朽。



    苍秦心意已定,在这种情况下,苍秦必须极快极准的做出决策,稍有犹疑就是人心涣散,魔修经此一劫,心志大跌,自己又仅是筑基,修为难以服众,若不是蒲团老人临终授命,又有魔印压慑,这二百魔修又岂能听他号令。如此权衡,魔修已是经不起一丝风浪了。



    及至午时,众魔修已聚集谷前,等候苍秦施令,墨璃在旁虽是脸色苍白,却也兀自坚持。



    作为童烈之女,她需要站在苍秦身边,给他最大的威严。



    苍秦将离谷去处告知众魔修,谷中魔修从未出世,对于外世认知聊胜于无,苍秦授令也就水到渠成。



    苍秦带领众魔修飞身上山,同时告知魔修敛住气息以防被仙修人士察觉。



    瘴泽谷上山峰耸立,鲜有人过。



    众人纷纷上山,见山峰森木环绕,陡崖横生,廖无人烟,心中皆是暗松口气。



    正在这时,近处山坡竟有响动,众人俱是心惊,在魔修中威望颇高的袁振若率先而动,朝着声响而去,只一瞬间便将一少年从杂丛中扯出,一掌便要击向少年天庭。



    “且慢。”苍秦急呼。



    袁振若眼神流露不解,但还是放下了动作,看向苍秦。



    苍秦见那少年脸庞青涩,身上背着竹篓,便知少年应是附近住户,上山割草伐柴,无意碰见众人离谷上山。



    袁振若双眉紧皱,低声说道:“首领切莫妇人之仁,离谷之事关系重大,万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苍秦怎会不知其中利害,只是所擒之人年纪尚轻,又是无意为之,魔修虽处事率性随意,但也不是滥杀无辜之辈。



    正思虑时,只见袁振若手风一落,少年已经没了呼吸。



    还未等苍秦动作,墨璃已跃身上前,一掌击在袁振若前胸,袁振若倒退三步,口吐鲜血。



    墨璃从来性柔如水,可这一掌却乎凛冽。



    苍秦将那少年抱起,掌风推开沙石,把少年轻轻放下。



    一掌天净沙。



    周边树木摧折,将少年紧紧包裹。



    “若有下次,别怪我苍秦无情,我魔修行事狂荡,却不是宵小之辈,不杀手无缚鸡之人。”苍秦目中溢满霜冷之色,袁振若僭越之举便是心有不忿,魔骨桀骜,又有几人能服自己。



    如若自己止步不前,如今是可威令震慑,可日后如何,又有多少袁振若。



    只有凌云之顶,才可睥睨大千。



    将少年安置妥当,苍秦便开始着手寻地,苍秦将魔修分为三部,一部前锋军,由他号令,乔装商队,先行一步向边漠进发,寻找安身之地。



    二部中军,由墨璃统率,四散部众,于周边村镇藏身,了解世情,等待一部施令动身。



    三部后卫军,由罗崇统率,隐于山林,待一部二部全数抵达栖身之所,再行撤离。



    二百魔修分化三部,既能减轻注意,也可前后呼应。



    苍秦先率一部挺进边漠,这一步至关重要,若是顺利,那其余两部便可依循计划行事。



    事出紧急,苍秦没有丝毫停留,携一部七十余人马出山,在村镇购置了十余匹驮马便向边漠进发。



    边漠苦寒,一路吸风饮露,谷中两年,再见这边漠,依旧是圆日黄沙,苍秦一众并无歇脚,一边行进一边寻找栖身之所。



    一路上,苍秦多方打探,思量有无适处。



    两年来,边关倒无战事,只是在关外驻了一帮麻匪,不时入村掠夺资源,衔月关久年平静,关内守军早已撤离大半,只余些半老兵痞在这荒度年岁。



    这帮麻匪也非凡类,与兵痞勾结,所掠财物狼狈相分,守军既有利可图,又无需刀口舔血,这天赐的便宜怎会不占,麻匪但凡进关,驻军便佯装不敌逃窜,私下却是与麻匪称兄道弟,关系甚厚。



    苍秦得知这些消息,心中不觉已有打算。



    正愁这百里边漠无处落脚,倒是这帮麻匪成全了自己。



    若是来一个鸠占鹊巢,将这麻匪取代了去,既可换边关安定,又可安身避世,一石二鸟。



    今后在这边漠稳稳的扎下根枝。



    只待我魔修起势,黄沙裹天,让这天下道派心惊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