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仙龙劫
字体: 16 + -

004 莲花镇下

    三月十五,阴雨。

    距帽儿山五千公里之地,官道上人烟稀少。

    雨幕中,一辆马车迎合着雨水,卷起泥泞的泥土,急速奔驰而去。

    人们对于阴雨,早已习以为常,对于马车,更是毫不在意,即便是被这奔驰而去的马车泼上了满身的黄泥,也只是轻轻摇头,自顾离开。

    马车一路疾驰,走过那河边树立的莲花镇石碑处。

    莲花镇,作为山岳派管辖的第二个大镇,本应繁花似锦,车流不息。

    而此时情况截然相反。

    越是距离宗门远的小镇,反而越来越繁荣,越是这种距离宗门较近的小镇,则极为冷清。

    那马车最终在一家酒馆处停下。

    马车上走下一个丫鬟,她轻轻地撩开布帘,走进车棚内搀扶着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缓缓走进了酒馆内。

    可极为反常的一幕却出现了,本应该冷清的酒馆此刻却异常热闹,到处掺杂着喝酒划拳的吵闹声。

    那小二看到老者,顿时脸上一喜,连忙搭着白巾,躬身上前。

    “呦,老爷好。巧了,今个人多,现在没位,你看,要不拼个坐?”说着小二拉着老者来到一处角落,拿起白巾将座椅板凳象征性的打扫了一遍。

    “天气阴寒,给您来点虎骨酒和穿山肉椒怎样?”

    老者抬眼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青年人,沉吟片刻。这人头戴斗笠,不肯抬头,看其身板,倒是极为硬朗,再加之桌子上却放着一把看似普通的剑,一副剑客的打扮。但老者慧眼,自看出那剑蕴含的阴寒之气,不由暗暗吃惊。

    在这个充满杀戮的世界,剑,又成为了人类随身携带的东西。但毕竟自宗门创法之后,剑已成为人间禁制,杀伐之气,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拥有的。

    尤其是——那人注意到了老者目光,摘下了斗笠和老者的目光碰撞。

    目如苍鹰,顿时间便有一种凶兽降临感席卷而来。

    丫鬟看到此人,不禁后退到老者身后。

    老者倒是镇静,微微点头,算作对于注视后的回应。

    “也好,就按你说的来。小二,今日这人,为何这般多?”老者间不再理会对面之人,喊起了小二。

    “哎,我小声跟您说,这可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小二看了眼正在热闹的食客,慢慢低下身子。

    “无名谷下的无名镇,就在两天前发生了血案,镇中上下三千余口人全部丧命。”

    老者倒吸了口凉气,“不都迁移了吗?可这无名镇为何还有这么多人?”

    “哎,无名镇可是大镇,六十万人口迁移道只剩下三千。”小二解释道,“有些毕竟是老弱病残,和孤儿寡母无法走开。”

    “这倒也是,哎,这个乱世啊。”老者长叹道。

    “可不嘛,这三千余口显然是死于妖兽之手,怨灵无数。各大宗门毁灭后,我们早已成为遗弃之物落入了那些叛徒手中,日子岂能好过,哎,不提这个了。”小二无奈说道。

    “三千余口的亲人联名走上天清门,要求降妖。但不料天清门正在办理丧事不宜出门,随后发出悬赏,号召奇能异士前往无名谷降妖。而莲花镇,乃是前往无名镇的要道。天清门的弟子也在灌口处设下征集地点,所以,自然人就多了起来。”

    “嗯,原来出如此,愿这天下再无杀戮吧。”老者欣慰点头。

    小二感叹了一声,此刻屋内传来催菜的声音,连忙转身离开了。

    “爷爷,你不说这天清门是第一个叛徒投靠者吗?为何还会帮助人间?”丫鬟好奇的问道。

    老者连连捂着丫鬟的嘴,他警惕的看了眼对面的剑客,压低着声音,“嘘,在外可不许乱说。这天清门,我想必定内有隐情。”

    坐在对面的剑客端起的酒壶微微一顿,随后仰头喝酒口中。

    这个剑客不是他人,却是蜀山大弟子——楚云。

    楚云一路疾驰,来到这莲花镇。

    本欲直接踏上山岳派,但是也正是走到了周天公所在的莲花镇时,却发现字符的联系突然中断。

    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周天公前往无名谷方向的原因,就是到山岳派寻找化解符咒力量的法门。

    如今,这个法门被中断了,周天公已不知所踪。

    正巧在天机中看到了莲花镇将会遇到一场劫难,于是楚云便留了下来,看看能不能化解。

    “此事确实有蹊跷。”

    楚云端起酒杯暗自揣测。

    “原来这帮人是天清门召集。”

    楚云生性淡漠,自不会闲聊,所以也是刚知情。

    “这天清门本就是第一叛变的末流宗门,此刻崛起成天下第一。对于道门师兄弟非杀即伤,凡不遵者,更有性命之忧。而对于凡间,天清门根本不管不问,已是对生灵的仁慈。莫说三千亲人涌上山,即便是天下苍生都上了山,怕是也不会点头。此刻突然插手,反倒是不可信。”

    “其中隐情谁都明白,乃是仙龙人背后支持。”

    “他们岂会好心帮助?又岂会降妖?何况,又是发出召集令!”

    “正如那老者所说,此地,定是内有隐情。”

    “也罢,周天公所到之处,还是要去探一探的。看看能否寻觅到蛛丝马迹!”

    想到这里,楚云打定了注意,随即站了起来,对着老吃饭的老者一拱手,算是方才的回礼,拿起波月剑,正欲快步走出。

    那老者却突然起身,搭话道:“少侠莫不是也应召而来?”

    “不,行脚而已,偶然路过。”楚云打量着老者,却看不出老者的有哪些不凡。此时匆匆交流,便拿起蓑衣,投入了雨幕之中。

    “这人,真是好无礼貌。”丫鬟看着背影嘟囔道。

    “不,此人倒是不凡。”老者嘴角挂起了几分笑容。“我观这些人死气繁重,此人定然也看出。可他仍然前往,便可知此人有胸怀天下之志。”

    “爷爷,既然有人去了,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这彼岸花本就是子虚乌有,何处寻得?。”丫鬟惊喜道,“爷爷乃天人,天天闲着吃饭之人。既然此人不凡,定然可保太平。我们就别瞎搅和了。”

    “非也,此人只看到了别人之命,可却不知,自己头上的死气,才是最重的。”老者望着走远的楚云,不由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