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荣耀
字体: 16 + -

25.天下动(1)

    秦国,地处西方,国具崤函之险,又有关中平原之利,虽有戎狄不时之骚扰,可是国力一直稳定上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秦国凭借崤函之险亦可与天下相持,但也正是这种地理位置,让秦国虽然安全,但是东出之路完全被魏国堵死。秦魏之间早已是世仇,秦国为了东出,多次与魏国争夺河西之地,希望可以得到进攻中原的出路,可是魏国虽然没有秦国的彪悍民风,可是坐拥河西、河东等富饶之地的魏国,硬生生的凭借着优良的武器,精良的甲胄,完善的后勤将叫花子一般的秦国兵士挡在了函谷关内。



    在秦国的牵制之下,魏国的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河西之地,在河东等中原地带没有兵力支撑魏国的扩张,只好固守一隅,先解决秦国之事,稳定自己的后方,才能加入到这群雄逐鹿的中原之战。



    赵国占据山西、河北大部分,拥有强大的骑兵与步卒,在多年的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斗过程中,赵国培养了六国之中最精锐的骑兵,可是终究比不上匈奴骑兵,赵国北部时时遭受匈奴的侵扰,尤其是北部的人口、经济等受到严重破坏,大大的拖累了赵国的国力,虽然赵国军力强盛,可是也难以两面作战,在赵国大举南下之时,匈奴块狗皮膏药,总是趁虚而入,所以总的来说赵国不解决北方的问题,也是难以称霸中原。



    燕国坐拥河北一部、东北大部分,可以说是地理位置优越,只有少部分的地域受到匈奴的骚扰,可是呢,燕国地处太北,气候恶劣,人口一直是燕国的短板,尤其是冬天各种的雪灾等,严重的耗损了燕国的国力,面对恶劣的气候,大部分燕国人集中在易水一带,富饶的东北黑土地却是少有人去开发,不得不说那时的东北太原始了,而燕国又没有足够的人口与国力去开发,也只能是守土有余,开拓不足呀。



    齐国地处山东、河南、江苏一带,气候适宜,经济发达,是六国中最富饶的国家,它没有边患,没有匈奴的袭扰,也没有百越之异族反叛,可以说是得天独厚,拥有六国之中最富饶的土地,最多的人口,最强盛的土地,最开放的学风,可正是因为齐国的富饶,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齐国人是开拓进取心最差的,齐国人不需要当兵就能养活自己,还有开放的文风,盛行的外圣内王之道,国内的反战之声很是高昂,齐国真可谓拥有千钧之力,却有难用一分一毫之感。



    再加上走下坡路的楚国,六国达到了一个莫名的平衡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哪个国家也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导致六国之中谁也不敢轻启战端,因为谁也不能说自己能胜,尤其是,其它五国也不允许有一个超级强大的国家,当年楚国强盛,却有四国伐楚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其它的小国家,诸如鲁国依附齐国,维齐国马首是瞻;韩国依附赵国,作为赵、魏、秦三国的缓冲之地;郑国依附楚国,作为楚国抵挡江北诸国的前沿阵地,天下格局已然形成,各个势力如同三角一般交叉结合,牢不可破,非有外力或者自乱等重大变故,不然天下大势难有变动。



    如今林家离楚自立在天下诸国的眼中就是一个天大的变数,或许维持已久的天下和平之势将到处为止,诸国伐楚、分楚的大势将不可阻挡,诸国在楚国的探子,源源不断的将林家与楚国的详情发回各国,供上层统治者做出决断。



    秦国,咸阳城,秦君赢荡召集麾下的左、右大将军王翦、蒙恬,丞相赵高,大夫赢纪等人齐聚秦王宫,商讨出过传回来的重要情况。



    秦王赢荡的左手有规律的不停敲击这王座的扶手,心中不断的盘算着秦国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什么,以及楚国现如今的动荡是否对自己有利,秦王对楚国现如今扑朔迷离的局势有些难以看懂,思索的有些头痛。



    秦王那如鹰隼一般的眼睛猛然睁开,一道道精光扫视着下方的几人,赢荡那严肃认真的、一丝不苟的面部表情,配合他那毫无波动的言语,给下方的几人莫大的压力,“诸位都是我秦国倚重的重臣,不知你们对楚国之事有何看法?”



    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但是那种不可阻挡的气势,那种荡平一切的霸气便扑面而来,下首的几人没有直接发言,而是在心中暗暗思索,楚国目前的局势虽然表面是风平浪静,但是内部却是波涛汹涌,局势难测呀。



    秦王也不催促,只是默默看着手下的这些重臣,首先发言的是军方的蒙恬,“大王,末将认为,楚怀王与林氏早有不和,此时林氏离楚,自立于吴越之地是无可厚非的,但重要的是,林氏世代掌握军权,此一离去,其麾下的长林军、炽焰军以及一些林家附属势力,恐怕会随林氏而去,楚国将不可避免的陷入虚弱时期。



    而魏国有我大秦的威压恐怕抽不出多少兵力,赵国伐楚中间有魏、齐的阻挡,燕国恐怕更不会直接出兵伐楚,只有齐国几乎没有什么阻碍,末将认为不出意外,齐国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齐国肯定会联合燕、赵、魏甚至我秦国来共同伐楚,如若是这样,楚国危矣,而齐国会获得最大的利益。”



    蒙恬说完便抱拳退下了,旁边的王翦附和道:“蒙将军所言有理,齐国要吃掉楚国这块肥肉,单靠自己是不行的,齐国肯定会让出一些利益来,联合诸国共同伐楚,不过我秦国的立场很重要,若是放任齐国的所作所为,恐怕那时候齐国之势恐怕要大大强于诸国了。”



    王翦为人谨慎,虽然提出了一些建议,只是提供参考。秦王满意的点点头,看着一旁仍在思考的赵高,有些兴趣的看着李斯问道:“我的丞相大人可有何见解已教寡人?”



    沉思中的赵高有些惶恐的行礼道:“大王莫要玩笑了,微臣认为,蒙、王将军所言有理,可是莫忘了还有一个林氏呢,”赵高侃侃而谈,弥补着他认为的不足,“林氏自立,确实是灭楚的最好机会,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此刻林氏自立才刚刚开始,根基不稳,若是楚国被齐国所灭,那么吴越之地的林氏,齐国又怎会放任其发展呢,林、楚可以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我相信林奋是看得到的。”



    赵高顿了一下,看到众人的沉思,很是满意,“所以林氏为了自立一国,必然在楚国受攻击的时候支援楚国,维护楚国这个屏障,当楚国强大的时候,联合诸国削弱楚国,微臣认为恐怕林奋早已将楚国看作是自己碗里的肉,是不允许他人所抢夺的,林氏在楚国有很强的势力,尤其是暗处的势力。



    若是有一天林氏反攻楚国,那么凭借林氏经营楚国军队百年的势力,恐怕会是一片的献城投降,所以臣认为林氏会以自己的威望稳定楚国军队,抗击未来的灭楚联军,同时提出有些‘要求’,钝刀割肉,损楚肥林,以林家的统兵之能,在未来的灭楚之战中,楚国绝不会亡,但不可避免的会被削弱。



    那时候楚国离不开林氏,这才是林奋所想要的,大王,若是伐楚将以齐人为主,齐国国力虽强,可是其战力确属中等,虽有心思各异的诸国军队相助,恐怕难成大事,尤其是当林、楚联军强势的灭掉或重创齐国以外的他国势力,那么以齐国为首的联军恐怕顷刻间就会.....”



    赵高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在场的诸位都是明白兵事之人,当然明白其中的后果,尤其是对于赵高看好林氏有些惊讶。



    秦王心中权衡着,“丞相说的有理,殊不知世人只看到楚国这块肥肉,却只有丞相看到了这块肥肉后面还有看肉的恶狼呢,看来我秦国要好好的筹谋一番,在接下来的乱局中如何获得好处。”



    “大王圣明”。此次议事随着这声夸赞而结束。